事故风险分析.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808920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风险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事故风险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事故风险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事故风险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事故风险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故风险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风险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故风险分析(1)雷电及静电引发的火灾危险生产装置区防雷、防静电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或未按规定定期检测,防雷、防静电设施不能覆盖应保护的区域,雷击可造成设备设施损坏,导致易燃、可燃物料泄漏进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液体在管道内流速过快可产生静电。若设备和管道无有效的导除静电措施,静电积聚产生的静电火花可能引发易燃物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在可能散发易燃蒸气的场所,作业人员未穿防静电工作服,因人体静电放电或衣物磨擦产生的静电火花也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若防雷设施不完善或避雷设施功能失效,操作人员遭遇雷击可能造成人员伤害 。(2)电气火灾的危险电气火灾爆炸事故是指在具有爆炸性气体及可燃物质的环境中因电气

2、原因产生的引燃条件导致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在以往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案例中,电气火灾爆炸事故占有的比例仅次于明火所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引发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有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漏电、灯具和电热器具引燃可燃物等。其间接原因有设备缺陷、操作失误、安装及设计施工中因考虑不周而存在的隐患等;直接原因是电气运行过程中电流产生的热量以及所发生的电弧、电火花等引燃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及可燃物质;若电气设备质量差,选型、安装不当或电缆接头不良、负荷过载,电气设备散热不良,电气设备绝缘老化、损坏,电气设备因工作原因或事故原因产生火花、电弧,均可引发电气火灾爆炸事故,继而引起装卸、储存场所易燃、可燃物质发生火灾

3、爆炸事故。低压配电系统中漏电产生的电流和电压等均可引起火灾;若因安装质量差、有酸碱腐蚀性的环境中电线明敷、设备未做保护直接安装、布线时绝缘层损伤、导线接头连接质量和绝缘包扎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原因导致低压配电系统发生漏电,可因产生火花、电弧、过热高温等而造成火灾;电缆选择不当,不匹配,运行中经常过负荷、过热等现象,使电缆绝缘老化、绝缘强度降低,引起电缆相间或相对的击穿短路,或过电压使电缆击穿短路起火。(3)管理、操作不当导致的火灾爆炸危险装卸过程中安全管理不到位或管理不当,可能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作业人员素质低或未经培训即上岗作业,对作业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不能及

4、时发现、正确处理,可能因贻误处理时机或处理不当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企业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在出现突发事故时不能、不会处理,火灾爆炸后事故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4)储罐区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的危险存在以下不安全因素,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若因罐体、管道材质有缺陷、安装及维护不当、法兰密封不严等原因导致物料泄漏;储罐未安装高液位报警,充装量过高导致冒罐;装卸车时接管意外断裂造成物料大量泄漏;罐区防火堤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致物料泄漏后漫流,遇引火源均可发生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储罐检修前未置换清洗彻底,与其它设施未有效隔离,未办理检修、动火审批手续,未经取样分析合格,在进行清洗

5、、烧焊等设备内作业时可因使用明火等原因引发火灾爆炸事故。装卸车量到位后,如无足够的停留时间、未采取防滑车及静电导除等措施,容易溜车拉断输液管线,造成液体化学品泄漏,引发中毒、灼伤、污染和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5)公用工程中火灾爆炸的危险厂区内违章进行动土作业,造成埋地敷设的电气线路、管线损坏,导致停电或使易燃物料泄漏等,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危险。本项目的配电室内设有高低压供配电设备,若供配电系统存在以下不安全因素,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发生:配电室若无避雷装置或避雷接地装置不健全,有遭雷击危险或能引发变压器发生火灾。配电室若无挡鼠板,门、窗及通气孔无防小动物网,配电室电缆入口未堵塞,电缆沟未用细砂

6、填实,可能造成供电线路因动物窜入、咬伤等引发短路、跳闸故障而引发火灾爆炸危险。直埋式地下电缆深度在冻土层以上、没有填埋细砂层进行保护,会受到冻土和鼠咬的破坏,造成停电,进而引发火灾爆炸危险。低压配电系统中漏电产生的电流和电压等均可引起火灾。若因安装质量差、有腐蚀性的环境中电线明敷、设备未做保护直接安装、布线时绝缘层损伤、导线接头连接质量和绝缘包扎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原因,导致低压配电系统发生漏电,可因产生火花、电弧、过热高温等而造成火灾。(6)中毒、窒息的危险设备及管道密闭不严、设备及管道选材不当造成腐蚀、穿透、断裂导致有毒物料泄漏;企业未为作业人员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或作业人员不按要求穿戴、使用劳

7、动保护用品,可能造成人员中毒。进入储罐清洗、检修作业,如未清洗置换合格,没有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未办理设备内作业的安全许可手续,作业时无人监护,有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的危险。(7)灼伤的危险主要指酸碱类腐蚀性物质对人体的灼伤。液体泄漏时作业人员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直接接触,或直接喷溅到作业人员身上,会造成人体灼伤。(8)触电的危险若使用的电气设备接地接零不良、绝缘保护层或保护接地 (零)失效、设备外壳没有接地或接地电阻过大、开关损坏漏电、线头外露、开关柜防护功能不全导致误动作、人与电气设备带电部位安全距离不足、人体过分接近带电设备、低压配电系统漏电,作业人员未按照电气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缺乏安全用

8、电常识等,可能造成人身触电事故发生。使用的电气设备若因线路老化、进水受潮、绝缘不好等造成电气设备及线路漏电或短路,易引发触电伤害;检修及操作人员若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品、检修时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检修结束人员未撤离即误送电或安全措施有误引起反送电、私自拆装电器设备、电路、乱拉、乱扯电线,潮湿手脚触动电器设备开关或用湿的物体去接触电器设备,都有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电器设备设施过载极易发生短路击穿绝缘保护材料造成触电事故。(9)淹溺的危险厂区内有应急水池等,若无安全警示标志,作业环境差,当照明不足,人员巡逻、检修或清理水中杂物时,有掉入水中淹溺的危险。(10)人为因素造成的

9、危险人的失误包括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操作失误、生理、心理缺陷等,以及管理中存在缺陷都会诱发事故的发生,它不但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而且可以促成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原因。(11)装卸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装卸过程中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擅离岗位或罐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可能发生火灾、中毒等事故;装卸过程中若装卸软接管意外断裂或装卸现场无人监护,可造成火灾爆炸、中毒及人员灼伤、严重污染环境。(12)高处坠落与物体打击装置区有高出地面2m以上的爬梯、操作平台及走梯,在操作、值班巡检和设备检修时,若存在平台及护栏不规范、平台无防滑措施、设备与操作面的间隙过大、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或安全

10、绳、作业时精力不集中、不良气候条件下作业等情况,有发生高空坠落危险。登高作业无安全防护措施(安全带、安全绳),或攀沿物强度不符合要求而造成坠落。在阴雨天气或冬天因结冰造成钢梯、扶手、检修平台湿滑的条件下,作业人员登高作业,有滑倒摔伤或高处坠落的可能。如果上下交叉作业,工具或其他物件不慎落下,会对下部人员造成落物打击伤害。(13)车辆伤害车辆在运输作业过程中,若作业环境不良、车行道转弯半径过小、车辆自身缺陷、违章行驶等,有发生车辆伤害的危险。车和人混行也是造成车辆伤害的重要原因。(14)检(维)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设备、管道检(维)修时不执行动火检修制度,未办理动火证、检修证、未清洗置换彻底、

11、违章检修,可能因违章动火引发火灾爆炸事故。设备、管道检(维)修时,若被检修的设备、管道未加盲板与系统进行隔绝,在密闭空间内从事检修作业,存在缺氧、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等危险有害因素,若未按规定办理相关作业证即进行检修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作业时无人监护,极易发生火灾、爆炸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在检修过程中,作业人员误操作打开了阀门或阀门内漏,有毒物料泄漏,极易造成人员中毒。进行高处检(维)修作业时,若存在平台及护栏不规范、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或安全绳、作业时精力不集中、不良气候条件下作业等情况,有发生高空坠落危险。检修操作时,上下交叉作业,平台无挡脚板,工具或其他物件不慎落下,会对下部人员造成高空落物打击伤害,检修转动设备时,因误操作电气产生误转动,可对作业人员造成机械伤害。检(维)修作业时,操作人员若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品、检修时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检修结束人员未撤离即误送电或安全措施有误引起反送电、电工违章作业或由非电工进行作业,可能造成人员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