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3-1-2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同步练习 中图版必修1.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0867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3-1-2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同步练习 中图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3-1-2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同步练习 中图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3-1-2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同步练习 中图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3-1-2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同步练习 中图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3-1-2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同步练习 中图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3-1-2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同步练习 中图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3-1-2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同步练习 中图版必修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3-1-2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同步练习 中图版必修1(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细胞内的水和无机盐1细胞的渗透吸水与失水2、3、4、6、75、10物质穿膜运输89、12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11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大豆种子在晒干的过程中和干种子在炒制可食用的“脆皮豆”的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分别是()。A结合水和自由水 B自由水和结合水C都是自由水 D都是结合水解析大豆种子在晒干过程中失去的水主要是游离态的自由水。在炒制“脆皮豆”的过程中,部分结合水摆脱了束缚而蒸发。答案B2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渗透系

2、统的构成是()。A外界溶液、原生质层、细胞液B外界溶液、细胞膜、细胞液、液泡膜C外界溶液、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外界溶液、细胞膜、液泡膜、液泡解析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系统是由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液、原生质层、外界溶液构成的。答案A3将一洋葱细胞放入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是死细胞大量吸水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大量失水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 B C D解析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应是具有大液泡的植物活细胞,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无大液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硝酸钾的K和NO最终能透过原生质层,会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3、的现象。答案B4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时,水分子依次通过的结构是()。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基质、液泡膜B细胞膜、细胞质基质、液泡膜C液泡膜、细胞质基质、细胞膜、细胞壁D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基质解析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时,水分子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基质液泡膜细胞液。答案A5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光镜下所观察到的现象是()。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浅变深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深变浅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形成球形小团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明显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是蔗糖溶液A B C D解析因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洋葱表皮细胞将不断失水,使得液泡变

4、小,而细胞液中色素不能随水透过原生质层,因此颜色加深。由于液泡和原生质层的不断收缩,可见现象出现,光镜下既看不清细胞膜、液泡膜结构,又辨不清蔗糖溶液的存在。答案A6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蔗糖在水中溶解后使水变甜B放在空气中的NaCl潮解C小麦种子浸在水中逐渐胀大D新鲜菜叶放在水中变硬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半透膜及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蔗糖在水中溶解无半透膜控制,只是扩散现象;NaCl潮解是一个简单吸收环境中水分子的过程;小麦种子是依靠亲水物质进行的吸胀吸水,新鲜菜叶是由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的,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细胞液与清水有浓度差,因而菜叶通过渗透吸水变硬

5、。答案D7一个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它的吸水能力逐渐()。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等于0解析植物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液浓度的大小。细胞液浓度越大吸水能力越强,反之越小。正在发生并继续进行质壁分离的细胞,由于不断地渗透失水,细胞液的浓度越来越大,细胞的吸水能力也将增大。答案B8浸入质量浓度为1 mol/L的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产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在此过程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先后有()。A主动运输和单纯扩散B单纯扩散和主动运输C单纯扩散、主动运输、单纯扩散D主动运输、单纯扩散、主动运输解析开始时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植物细胞渗透失水,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是单纯扩散

6、的过程;然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NO和K,使细胞液的浓度又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渗透吸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答案C9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单纯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解析人工合成的膜结构没有蛋白质,而其他的条件不变,因而不影响进行单纯扩散的甲物质,而进行协助扩散的乙物质由于没有载体蛋白的协助而被抑制,由此判断A、B、C错误,D正确。答案D10利用高浓度的盐水杀菌的原理是()。A盐水中的氯有杀菌作用B高浓度盐水中水分不足,不利于细菌生长C由于渗透作用

7、,细菌失水死亡D钠有杀菌作用解析生物细胞的生活环境需要有适宜的浓度,高于或低于此浓度,细胞就不能很好地生活。因此,用高浓度的盐水浸泡细菌,会使其因失水而死亡。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10分)按下面步骤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步骤一: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取一片藓类小叶,盖上盖玻片。步骤二:从盖玻片一侧滴入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使盖玻片下面的藓类小叶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步骤三: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上图所示。图中A、B处的颜色分别是_。如果上述实验步骤二中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的是加有伊红(植物细胞不

8、吸收的红色染料)的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则在显微镜下观察到A、B处颜色分别是 _。如果将步骤二中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的装片,放在80 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后,为更准确地判断A处颜色,对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是_、_。如果A处呈绿色,可能的原因是_。解析本题考查考纲要求的实验及相关知识。由于发生质壁分离,A处为蔗糖溶液,为无色。B处为细胞质,有叶绿体显绿色。中显微镜下要看得更清晰,需要更换高倍镜,故需要改变光圈大小,调节反光镜(电光源亮度);如果A处呈绿色,原

9、因可能是高温下使细胞死亡,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答案无色、绿色红色、绿色改变光圈大小调节反光镜(电光源亮度)高温下细胞膜、叶绿体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叶绿素等色素进入A处12(10分)物质进入细胞都要通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指出A、B、C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A是_,B是_,C是_。(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_。为什么?_。(3)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解析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3种:单纯扩散

10、、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单纯扩散是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它总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其扩散速度与物质浓度的高低成正比,表现出A图所示的曲线;协助扩散亦是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但这种扩散必须由载体来转运,当细胞膜上的载体达到饱和时,其扩散速率就会受到限制,表现为B图的曲线;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该过程需要载体和能量,例如当外界离子的浓度高于细胞内离子浓度时(顺浓度梯度),主动运输比单纯扩散和协助扩散要快得多。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时,在能量充足、载体没有达到饱和之前,运输速率随离子浓度的升高而加快,当载体饱和或能量不足时,主动运输就会减弱,表现为C图曲线。当加入呼吸抑制剂后,受影响的曲线是主动运输曲线。答案(1)单纯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3)单纯扩散单纯扩散主动运输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