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08193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西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西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西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西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4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50分)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1,回答1-4题。甲乙丙丁图11.乙河段位于A. 四川盆地 B. 黄土高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青藏高原2.丙河段是该河洪涝最严重的河段,下列叙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 该河段河道弯曲,洪水下泄速度较慢B. 该河段为地上河,堤坝承受压力大C. 该河段洪水期,径流量大D. 该河段湖泊较少,调蓄能力差3. 甲、乙、丙、丁四河段中河面最为开阔的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4. 甲、乙、丙、丁四河段中夏季水位最高的是图2A. 甲 B. 乙 C. 丙 D. 丁读图2,回答57

2、题。5四地中如果只考虑纬度及海陆分布因素,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A. B. C. D. 6若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B. 巴西高原上动物数量减少C.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播种期D. 驯鹿正忙着向南迁徙7地被称为沙漠带上的唯一绿洲,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地形地势 B. 临近海洋C. 大气环流 D. 人类活动图3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回答89题。图38下列河流中,发源于该区域的是A塔里木河 B雅鲁藏布江C淮河 D长江9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该省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A种植柑橘、荔枝等为主的林业 B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业C饲养猪、鸡、

3、鸭为的畜牧业 D放养羊、马、牛为主的畜牧业比较图4中五个亚洲国家,完成1011题。图410位于东南亚的一组国家是 A B C D11国家与其他四个国家的气候特征相比,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地形以高原为主,周围山脉环绕,地形闭塞 B远离海洋,缺湿润气流 C沙漠广布,缺乏植被 D地处热带,蒸发量大读“沿16纬线某大洲的地形剖面图5”,回答12-15题。图512.C山脉的成因是A.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B.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D. 岩层断裂抬升形成13. B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A. 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

4、性湿润气候 D. 热带荒漠气候14. 某人从A处先向南,后转向北沿海岸线一直走到B处,沿途没有经过的自然带有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荒漠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15.当D地区动物数量增加的时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南极科考的好季节 B.珠江口不易发生咸潮灾害C.台风在我国海南登陆 D. 从我国去往欧洲的船只在印度洋逆风逆水受地势高低和离海远近的影响,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读海南岛地形结构示意图6,回答16-18题。图616.a、b、c三地年降水量的比较,正确的是A.abc B.abac D.bca17.开发海南岛的资源,需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图

5、中甲地带,在产业布局上的首要任务是A.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B.利用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C.建设山区热带农业 D.利用热带山区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18.下述旅游资源类型海南岛丰富的是喀斯特地貌 热带海滨和岛屿 热带季雨林景观 少数民族风情A. B. C. D.读下列“四个半岛略图7”,回答1920题。图7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C.半岛河流汛期出现在夏季D.半岛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20.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半岛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

6、丰富C.半岛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半岛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读“沿赤道的地形剖面示意图8”,回答2122题。图821.有关剖面沿线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A处为热带草原景观 BB处为热带草原景观CA处自然带谱比较复杂 DB处自然带谱比较单一22.导致A、B两处景观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经度差异读某区域图9,回答23-25题。400N900800甲图923. 影响该区域湖泊的形成因素是A. 流水作用 B. 风力作用 C. 冰川作用 D. 内力作用24. 甲地区的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混合农业 D. 热带

7、种植园农业25. 甲地区主要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 温带荒漠带二、综合题(50分)26.读图10,回答:(13分)甲乙丙丁图10(1)描述甲乙两地的气候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7分)(2)甲丙两地1月风向相似,主要吹什么方向的风?产生的原因有何不同?(3分)(3)甲丁两地地震活动都较频繁,试分析产生原因的异同。(3分)27阅读材料和图11,回答问题。(13分)材料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平均海拔400米,是一个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城市依山而建,人谓“山城”;冬春雨轻雾重,又号“雾都”。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制造业基地,是长

8、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图11 (1)分析四川盆地自然资源组合方面的主要优势。(6分)(2)分析重庆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的优势条件。(7分)28.读“某湖泊沼泽示意图12”,回答下列问题。(12分)图12(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湖泊的主要水文特征。(2分)(2)根据图中信息,比较湖泊南北部湖底坡度差异,并从外力作用方面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3)乙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并分析乙地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29、下图为我国某省的轮廓图13,读图后回答:(12分)图13(1)该省东南部与西北部在降雨的雨量、PH值上有何区别?为什么?(7分)(2)A地

9、有被称为“天下奇观”的月牙泉,近年来月牙泉水位大幅度下降,水面缩小了2/3,试分析月牙泉水位下降、水量减少的原因(5分)。南昌二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三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50分)12345678910111213ADDAADCDDCAA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DADAADABACBA二综合题(50分)26.(1)、不同之处:甲为季风气候,(1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1分)乙为热带沙漠气候(1分),全年高温少雨。(1分)原因:甲-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分)乙-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1分)再加上洋流的影响(1分)(2

10、)、西北风(1分) 甲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分)丙为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1分)(3)、相同:都是板块的消亡边界(1分) 不同:甲为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边界处,(1分)丁为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边界处(1分)27(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组合好(1分);多为肥沃的紫色土,(1分)地势较平缓(1分),河流众多,(1分);铁、有色金属等金属矿产丰富(1分),煤、天然气、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1分)两者形成良好的组合。(2)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1分);位于两江汇合处,淡水资源丰富,工业用水便利(1分);既是重要的钢铁工业中心,又是电力

11、工业中心,原料、动力充足(1分);是长江上游城市群的中心,市场广阔(1分);工业基础好,设施完善(1分);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水、陆交通便利(1分);劳动力丰富而廉价(1分)。28.(1)水位季节变化大(1分);冬季北部有结冰现象,南部无结冰现象(1分)(2)北部湖底坡度缓(1分),南部陡(1分);原因:北部有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多(1分);南部几乎无大河注入,泥沙沉积少(1分)(3)商品谷物农业(1分);位于河流沿岸平原,地势平坦(1分)、土壤肥沃(1分);灌溉水源充足(1分);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1分),热量相对丰富(1分)29.(1)东南部的降水量大于西北部。(1分)东南部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大(1分),西北部深居内陆,降水较少(1分),东南部降水量呈酸性,PH值较小,(1分)西北部降水量呈碱性,PH值大(1分),东南部受四川盆地吹来的酸性雨影响(1分),西北部受附近沙漠吹来的碱性颗粒的影响(1分)(2)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加剧(1分);冰川萎缩、融水、来水减少(1分);降水量稀少,气候干燥(1分)人为原因:灌溉打井,严重超采地下水(1分);城市用水量过大,水源减少(1分)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