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核心与关键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806574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核心与关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核心与关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核心与关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核心与关键(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摘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贯彻和执行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从而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创新体制机制并促进科学发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理念进行了思考,并结合自身实际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了相关阐述。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 以人为本 指导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哲学的角度理解“以人

2、为本”的内涵与意义,可以为我国坚定不移地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内容,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类解放发挥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首先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进行思考。1 “以人为本”中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提出了三种观点:一是“劳动是人的本质”,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人的需要即为人的本质”。(1)劳动是人的标志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推动了人类的产生,所以人有劳动的需要。通过劳动,

3、人类社会才会发展,而当社会发展到了高级阶段,劳动也会成为人类的最高需求。所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和社会应该为人民提供平等的劳动机会,但也要保障人民获得公平的劳动报酬的权利。(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在自然属性方面,人同动物一样,分别都是单独的生物个体。但是从社会属性的角度来看,人类就要比动物复杂和高级许多。每一个个人从产生到消亡都要处于人类社会之中,而这中间的过程,这个人必然要与社会中的其它因素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其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等等。所以,处在社会中的人具有交往的需要,尤其是在一切社会关系中得到平等地位的需求。促使人类社会

4、健康稳定发展,满足人的这一需求是势在必行的趋势。(3)人的需要即为人的本质从人类本质的第二个命题来看,由于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使得人既有自然需求也有社会需求。关于自然需求:为了延续生命,人类首先要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这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关于社会需求:人类不仅有对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还包括归属感,被认同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另外,人的需要除了个体需要,还有群体需要和总体需要,而每个个体不仅有自身需要,还有相互交往的需要,不仅有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等等。总而言之,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就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而人的各方面需要如果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满足,也会促进经济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能够达到这

5、样一个良性循环,是一个国家发展与壮大的重要推动力。2.“以人为本”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的明确体现。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党对于中国古代哲学进行扬弃的结果,避免了阶级局限性与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以人为本”的哲学解释“人”在哲学上是相对于物而言的。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通常强调人贵于物。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思想可以解释为“以民为本”,是相对于“官本位”思想而提出。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人是

6、最重要、最根本、最应该受到关注的。(2)“以人为本”有利于对人民正当需要的满足因为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使得人拥有不同层次的需求,而人类社会由人构成,所以对人类需求的满足即成为保证人类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以人为本”恰恰强调了“人”的重要性,把人作为根本,作为最值得关注的因素,这样一来,人的正当需要就会在最大程度上被重视,被满足,从而保障社会的良好发展和安定团结。(3)“以人为本”的根本任务由于党对于我国社会的根本因素是“人”这一事实的准确把握,确定了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承认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强调经济社会的一切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

7、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的解放,人类社会的发展即为“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提出的根本任务。3.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指导意义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创新体制机制并最终促进发展。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安系统工作人员,我通过学习深刻理解并掌握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基础,并一直努力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指导我的日常工作。我认为要在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时时刻刻牢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工作中多位人民考虑、简化办事程序并提高服务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出做好出入境管理工作。 (1) 服务多样化首先从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角度出发,不断思考“如何使得服务更

8、到位、如何服务能让群众更方便、如何让群众更满意”等问题。不断创新自身服务理念与服务模方式,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全方位地实现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服务多样化。(2) 坚持公开与公正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开办事程序与办事制度,一切警务活动严格遵循法律,规范行事并始终维护法律的尊严。此外,还可制作警民联系卡于监督卡,让人民群众监督、管理自己,保证自身工作中的公平性,不徇私舞弊,所有服务一视同仁,坚决遏制一切不正之风,维护国家工作人员在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3) 简化办事手续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广大群众,简化办事手续与相应的中间环节,其目的是尽量缩短办事时限,尽最大可能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出

9、入境服务。为群众办实事,提高出入境服务工作的群众满意度。(4) 社会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建立涉外单位外管联络员,实现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经常开展外管培训,内容涉及入境人员证件的识别和查验、入境人员住宿登记管理、入境人员临时住宿登记单的填写和录入、临时住宿登记的相关要求以及涉外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充分调动各涉外单位积极参与、配合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真正把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做好做实。4.结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理解和贯彻好其中的各项要求,尤其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对于更好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

10、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出从事入境管理与服务人员,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工作中时时谨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把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放在第一位,此外,还要创新服务理念,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不断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最后还要严于律己,加强自身管理与约束,这样才是真正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才符合一名出入境管理与服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求。参考文献:1 刘中兴,论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思想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0.2 杨玲玲,伦理学视角下“以人为本”的内涵发展与实践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08:231.3 十七大报告R,2007年10月.4 教育部社政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5 孙德林关,于“以人为本”的哲学思考J.理论观察,2007(2):15-16.6 毛锋,郑洋,试论科学发展观J.世界科学界,2007,37 周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J.党政干部论文,2005,(05)8 李君如,以科学的态度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J.党史文苑,2005,(02)9 袁卫东,顺应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8,(04)10 梁政纲,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J.琼州大学学报。2004,(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