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问题浅谈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806074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问题浅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问题浅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问题浅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问题浅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问题浅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问题浅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问题浅谈摘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句令人心动的口号,许多家长为此为孩子报了许多特长班,书法,美术,表演,声乐,钢琴教学成为当今幼儿教学中比较受重视的课程。幼儿学习钢琴的情况在我国已经越来越普遍,其市场前景是非常可观的。许多优秀的钢琴教师都投入其中,但是许多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不明白幼儿的心理特点,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只是一味的采用以前的教学观点,不了解幼儿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历程,所以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年纪较小,接受能力差,幼儿钢琴教学出现了许多教育心理问题,这给日常的钢琴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如果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幼儿学习刚琴的整个心理过程,从而会对孩子

2、多一份了解,多一份耐心和信心。老师和家长一起关注幼儿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并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使幼儿在各方面都能够健康的发展。本文将从现代的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着手,分析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在三方面即:教师方面,幼儿方面 和家长方面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强钢琴教学效果。关键词:教育;心理 ;幼儿钢琴教学 目 录摘要1一、幼儿学习钢琴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心理问题3(一)盲目性3(二)急躁性4(三)紧张性4二、幼儿钢琴教学中教育心理问题的产生根源4(一)家庭因素4(二)学琴幼儿自身因素5(三)教师因素6三、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建议6(一)教师方面7(二)学琴幼儿习惯的培养8(三)家长在

3、幼儿练琴方面应该注意事项8结语9参考文献10一、幼儿学习钢琴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心理问题每一个父母对孩子的未来都充满了希望,倾尽所能把想把世界上最好的事物给孩子,其中让父母最关注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不仅仅只是关心孩子道德的培养和知识的提高,对于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在幼儿时期就培养孩子的才艺,这在幼儿教育中占很大成分。因为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能够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并且增强自信心,所以现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幼儿和家长的选择对象。孩子在学习钢琴过程中,往往需要突破自我,将自身的心理状态向自我表现的方向发展,在这一

4、过程中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活泼。在现阶段幼儿钢琴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幼儿才能在学习钢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一)盲目性1.家长的盲目性在中国的音乐家里钢琴王子郎朗和李云迪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人物征服了世界乐坛,同时也征服了中国的亿万年轻家长,使其成为自己孩子未来的目标。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像朗朗一样有个钢琴童年。现在学习钢琴的孩子当中有许多人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学习钢琴。有些是因为家长赶时髦,有些是因为攀比,有些是望子成“师”的,还有些为了升学加分强迫孩子学的,还有为了考级的。因为这些原因来让孩子学习钢琴往往适得其反,是有害的。只有家长们

5、对孩子学习钢琴有科学的态度,有正确的目标,我们才能正确的引导孩子学习,才能使孩子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和乐趣。2.幼儿的盲目性在接触钢琴的开始阶段,幼儿总是新奇的,钢琴就像是一个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大玩具,让孩子在刚开始时有很浓厚的兴趣,但幼儿的自制力较差,兴趣点多又对钢琴的学习强度和难度不了解,因此很容易出现没兴趣,不想学习,半途而废的现象。这在学习钢琴的队伍中占很大一部分。(二)急躁性由于心理发育上的不成熟,幼儿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最容易产生急躁的心理问题,遇到困难时不能用合理的态度去面对,是学习的效果大大折扣。在学琴过程中,往往因为急躁而求成心切心情浮躁,只想着快点学好,不能稳定下来。不能做到精弹

6、、慢练,或死记硬背,只重数不重质。从而使孩子不能取得扎实的基本功,对音乐也缺乏感受和理解。这样只能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三)紧张性刚刚接触钢琴的孩子因为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同时又没有碰到过这样复杂技术,所以一定会产生紧张的情绪,从而不能流畅的弹琴。有两点产生紧张心理的原因:1,因为钢琴体型巨大,面对这个庞然大物,初学者难免会产生敬畏感和陌生感,而家长有没有及时的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去正确看待,就一定会导紧张心理的产生。第二,因为演奏钢琴技术太复杂,难以掌握,面对家长和老师的严格要求,无法掌握要领的孩子因为怕出错而产生紧张的心理。有的孩子在出现问题时,教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甚至是叱责和打骂,也令

7、孩子望而生畏。这会使孩子产生恐惧的心理,使孩子有失败感,心情低落,一面对钢琴就有焦虑情绪,不由自主的紧张。二、幼儿钢琴教学中教育心理问题的产生根源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具有促进作用,它可以促进学习与工作,能够产生动力,激发创造才能。因此幼儿学琴兴趣至关重要。幼儿学琴过程中产生紧张焦虑,抵触反感等心理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一)家庭因素在孩子06岁时期,接触的最多的人是父母,接触的最多的环境就是家庭,因此在幼儿学琴过程中产生问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是家庭因素,特别是家庭中主要监护人的作用更是明显。1.首先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值过高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教育影响下“望子成龙”是我国家长的最为普遍心态。

8、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这一心态更加的扩大化。但我国普遍家长的期望值并不是从实际出发的,带有强烈的盲目性,比如:经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指出不足,而从来都不重视自己孩子学琴的进步程度。使幼儿一直处于精神紧绷和恐惧的氛围中,不能得到肯定,深受家长误导,这对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成为幼儿学琴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2.其次家长对孩子的保护过多现如今的子女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是一个家庭的中心,父母过于宠爱,对孩子养育态度普遍是溺爱。有的家长高薪聘请一对一的钢琴老师,有的家长随时接送幼儿去学琴,学琴时家长时刻陪伴,并记下乐理,弹奏等的要点和技巧。因此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出现一点挫折,

9、家长就会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怀疑和挑剔。有的家长溺爱孩子,任意迁就孩子,如果孩子以不学琴为要挟,家长就千方百计的讨好孩子,一味地从物质、行为上满足孩子的要求,从而致使孩子不能自我约束,不懂规矩不修道德,变得任性蛮横不讲道理,也不懂得谦虚,尊重他人,以自我为中心。(二)学琴幼儿自身因素 关于幼儿初学钢琴的年龄,钢琴教育家但昭义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数据:第三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大赛中33位钢琴家学钢琴的年龄分别是:有1位从两岁开始的,有3位从三岁开始,有6位从五岁开始,有8位从六岁开始,有7位从七岁开始,从八、九、十岁开始的各1位。在这一年龄段中个体发展有很大的差别,在生理上相对于成人来说,这一阶段的

10、孩子明显存在“个头小,手掌小,手臂短,手掌和手指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软弱,力气小”的特征。在心理上处于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因此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生理上,心理上和技术上的问题。 首先幼儿的自制力通常都是比较弱的,需要过度的依赖家长和老师。练琴时没人监督的话,会出现如练琴时间安排不合理、练琴不良习惯的养成等等。其次如果家长不能不断的鼓励和帮助孩子的话,孩子的兴趣就会不断减少,因此家长必须要营造出适合孩子的学习氛围,监督孩子练习钢琴,尤其是在专门陪练老师的监督下练琴,对孩子的心理会产生强大的支持作用,让孩子感到受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一点,在幼儿刚开始学钢琴的时候,是否可以最快速度

11、的学好一首曲子关键因素在于他的识谱能力。一般学钢琴的孩子都会遇到以下这样的情况:拿到新谱子不按节奏弹,甚至找不到音,要不就是错音太多,他们总是看键盘和手,而不是去数拍子,只是看完谱子凭着自己的记忆弹奏。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对学好钢琴的信心,影响学习的进度,所以加强幼儿的识谱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三)教师因素幼儿钢琴教学中的教育心理问题虽然表现在学生身上,但实际上许多问题的产生与教师有直接关系。1.教师的教育理念失当钢琴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会直接影响教师在钢琴教学中的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导致幼儿在钢琴学习中产生负面情绪。有的老师在教孩子学习钢琴的时候,会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觉得幼儿必须都得

12、听从自己的话,幼儿做的一旦与自己说的不一样,就会被称为是“不听话”“故意捣乱”的行为,甚至以此断言孩子无音乐天赋,从而让孩子弃失了学习钢琴的自信心和蓬勃的兴趣,再者,有的钢琴老师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他们学习钢琴时方法单一、古板,枯燥无味,没有创新,没有吸引力,提不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不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没有根据幼儿掌握钢琴知识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讲课速度过快或过慢;语言表达能力不足,说不清楚,幼儿也听不明白等等。这些现象会严重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严,导致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因此钢琴教师要善于作自我反省,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而不能只从孩子身上找问题。2.教师对幼

13、儿缺乏足够的关爱如果钢琴老师不够喜爱幼儿,孩子上课的气氛和自己温馨的家庭氛围反差太大,那么这个孩子就不可能对态度冷漠的老师有任何的感情,这就使得幼儿与老师之间只是纯粹的教与学的关系,而不会有一点儿的师生情谊,幼儿会对自己的钢琴老师产生惧怕的心理,甚至不愿意和害怕上钢琴课。所以,每一位教钢琴的老师都要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来对待自己的学生。如果一个钢琴教师的教育方式是以鼓励为主,对幼儿在钢琴学习的道路上的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能够看到并给与及时的表扬,那么幼儿就会感觉到老师是关心自己的,是喜欢自己的。这样一来,幼儿对于学习钢琴的热情和动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非常乐意和轻松的去学习钢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

14、业。三、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建议针对上边所说的幼儿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来自于学生自己,有的是来自于家长,还有的是来自于教学的老师身上,以下本文将从教师,学琴幼儿,家长等三方面提出解决方法的建议。(一)教师方面1.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因为幼儿还不具备很好的自我表达能力,而作为孩子的家长,肯定是对孩子的喜怒哀乐非常了解,所以,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就是非常关键的了。老师要让家长明白,钢琴时一门专业的艺术,在幼儿学习钢琴的时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才是最主要的。老师与家长及时沟通,才能对幼儿的性格特点和习惯爱好有更好的了解和把握,在以后的教学中才能针对他们的喜好

15、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而且,老师要让家长们明白虽然每个孩子都是可以学钢琴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每个孩子都是喜欢学的,如果老师能把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及时的告诉家长,这也是对孩子和自己教育工作的一种负责任的表现。2.教师与学琴幼儿的和谐相处作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上发育期的幼儿来说,这个时期也是他们最开始掌握钢琴弹奏方法和技巧的关键时期。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达到很好的效果,就要根据幼儿当时的心理和语言特点,运用通俗易懂、简单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讲课。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都存在着差异性,老师要对在学习中取得进步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也要对他们的不对之处进行更正,这样孩子们就会容易接受,很快的把错

16、误改掉。总之,钢琴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针对不同性格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能调动每一个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进行乐理知识方面的教学的时候,对于那些经常弹错的学生,老师往往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纠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耽误很长的上课时间,影响教学的进程。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进行一段时间的错误练习之后,要想改正回来,可是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很长的时间,所以,钢琴老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应对那些识谱能力较弱的学生。就拿让孩子学习五线谱来说吧,老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来学习。比如,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五个手指头当做五线谱的五条线,另一只手点中其中的线,让孩子说出相应的音名和唱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