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模板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806020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模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设计(论文)题目: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行政管理 所在学院: 人文学院 指导教师: 周璐 职 称: 讲师 2011 年 12 月 30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

2、,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4月26日”或“2004-04-26”。5、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字体请按宋体、小四号书写,行间距1.5倍。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1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一、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以及全面的信

3、息共享已成为政府发展的大趋势。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电子政务建设的有效对策,对于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效率起到一定的作用。二、研究现状:已掌握的文献资料显示,理论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1、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根据文献资料掌握的情况,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起点较低,信息化基础薄弱。刘丽红(2009)指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才开始尝试和逐步推行办公自动化,许多地方政府的办公设备仍然比较陈旧落后,根本无法满足电子政务的信息化要求。李新仕(2006)也认为,我国信息基础设施落后,总体信息化水平低,目前还在进行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办公自动化

4、建设。二是发展迅速但不平衡。电子政务的不平衡现象,主要表现在地区的不平衡、行业的不平衡和城乡的不平衡。刘爱荣(2006)指出,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发展较快,如北京、上海、福建、广东等地,我国其它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迟缓。吴昊,孙宝文(2009)认为,中西部地区总体建设水平落后于东部,但差距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等硬件设施上,而不是对信息化的认识上。三是政府上网工程已初具规模,成效显著。金莲,苏国君(2008)和宋沛军(2005)都指出,我国很重视电子政务的发展,绝大部分政府部门都已建立互联网站,并且大多数政府网站都已实现了通过网络向社会、公民发布政务信息的功能。2、我国电子政务发展

5、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电子政务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的标准在国外,发展电子政务建设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要搞好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而我国至今还没有制定宏观发展规划,也没有出台统一的技术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张博(2008)指出了这一问题。李新仕(2006)同样这么认为,并指出这一问题既给国家造成大量的浪费,也给政府工作带来不必要的被动。第二,政府公务员在电子政务认识和观念上还存在问题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认识不全面。费蓉(2007)指出政府公务人员消极回避电子政务。晁育峰,张勇(2006)提出了公务员对电子

6、政务两种错误的认识: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一种是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并认为这些都是只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视政府业务流程改进的结果。而刘晓辉(2009)提出公务员保守陈腐的行政观念和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阻力之一,并强调公务员观念的转变已成为电子政务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第三,电子政务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在电子政务立法这一重要环节上极为滞后, 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已明显不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许多方面也基本上处于空白,缺少详细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欠缺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一大阻碍。刘丽红(2009)明确地指出了这一问题

7、,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刘爱荣(2006)认为法律法规缺乏,相应制约着电子政务的发展。第四,电子政务存在“信息孤岛”和“信息鸿沟”现象在我国,自电子政务发展来,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各级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各自为政、自成一体、不联不通、没有有效整合,无法进行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和交换,最终形成了众多的彼此隔离的信息孤岛。信息鸿沟也是一个很明显的现象,这是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包括区域不平衡、行业不平衡、对象不平衡。温尊平,廖文杰(2007)对这两个现象作了详细的分析。3、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针对上述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有:第一,制定统

8、一规划和统一标准娄策群,刘光容(2006)提出了注重电子政务发展的体制条件的重要性,认为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来制定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和标准体系。闵春芳,黄尚文(2008)提出这一工作需遵循的原则:首先,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其次,必须坚持先进性与合理性相统一的原则。再次,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第二,转变观念徐云祥,胡小强(2006)指出为尽快地实现政府职能的现代化转变,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我国政府必须重视宣传,加强宣传工作,使公众对电子政务有正确的认识,消除电子政务发展在观念上的障碍。闵春芳,黄尚文(2008)指出政府公务员要正确认识电子政务的本质,要把它当作一种全新的

9、治理模式来加以实现,这样才能使先进的技术为现代的政府管理服务。第三,完善和健全法律法规电子政务建设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建立起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以确保整个社会信息网络化的规范发展。程旋,董河清(2007)列举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制定和颁发了一系列专门的法律规定,并具体阐述了我国电子政务立法应考虑的内容。第四,弥合信息鸿沟陈娟,冯艳(2006)提出,电子政务的构建应当逐步弥合信息鸿沟,信息鸿沟的逐步弥合又促进电子政务更好地实现其应用的作用,从而促进两者的协与互动,真正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电子政务建设所带来的种种便利。她认为构建电子政务尤其要关注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并提出了应采取的

10、具体措施。金玉慧(2009)认为数字鸿沟是一个普遍性的世界现象,也提出了改善的对策。第五,加快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刘涌(2007)认为,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姚慧,王谦(2005)提出了信息孤岛带来的危害,以及为了克服信息孤岛这一现象,首先应实现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并有效地整合资源,其次要建立一个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电子政务系统。提出了拆除信息屏障,实现信息共享。三、评述从本课题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虽然众多学者对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

11、究,但在这些研究中也存在着互相矛盾和不足的地方。比如吴昊,孙宝文(2009)认为发展电子政务已引起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但是胡国芳,罗华文(2010)认为,我国对信息化、电子政务关注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本课题计划就此进行分析和探讨。其次,在搜集文献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对于公众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和参与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不是很全面,即使有也只是简要的一笔带过。这给本文的写作提供了一些空间和可能性,本文计划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的拓展和研究。四、参考文献:1吴昊,孙宝文.当前电子政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实证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3):123-127.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一、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基本的研究思路如下:1、2、3、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指导教师意见: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3.是否同意开题: 同意 不同意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