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805780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开题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题目来源导师推荐论文类型(1) 1、专题研究报告2、企业诊断报告 3、案例分析报告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一、选题背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指出,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意见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统筹协调,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可以预见,国家对发展旅游业十分重视,我国旅游业也将会取得跨越性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业也随之不断完善,信贷水平的提高,

2、银行的健全,新的金融服务产品的不断涌现,金融业对三大产业的推动作用愈加明显。黄山市地处安徽省南部,位于皖、赣、浙三省交界处,面积9807平方公里,人口150万。黄山市最大的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群峰秀丽、江河清澈,因此该市以旅游立市,目前正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2011年,全市旅游接待3054.3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1.02亿元,其中入境游客131.36万人次,创汇3.85亿美元。然而,目前黄山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特别是融资方面的瓶颈。如一大批旅游项目需要金融部门的支持,大量旅游企业需要金融部门的“输血”,离开了金融资源的参与和支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优化调整将很难

3、实现。二、研究意义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兴带动产业异军突起,吸纳就业和扩大消费、投资的能力增强,产业链条小断延长,拉动相关产业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旅游业对于扩内需、保增长极为重要。与此同时,旅游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金融支持己经成为我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索。黄山市作为安徽省三个旅游中心城市之一和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以及南部门户,是联系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与长三角城市群的枢纽城市之一,将在未来旅游强省建设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众所周知,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2011年,

4、黄山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4.0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1.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第三产业提供的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70%,以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已经成为黄山市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作为新兴产业的金融业、房地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1.2%和21.9%;传统服务业如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在旅游业带动下也保持较快增长,年均增速也分别达到12.5%和12.4%,分别高于第三产业增速0.9和0.8个百分点。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截至2011年末,全市服务业贷款余额157.9亿元(

5、不含个人贷款),“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6.5%,服务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45.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6个百分点。其中全市旅游业贷款余额31.5亿元,增长25.7%,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增幅1.5个百分点,发放景点经营权质押贷款7.23亿元,贷款余额4.45亿元。但旅游国际化水平较低、核心景区外围扩展不够、旅游企业竞争力不强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和周边省份的竞争,也将制约和威胁着黄山旅游业的发展。本文正是借助于SWOT模型,对黄山市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黄山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制约因素(即

6、前述“劣势”及“威胁”),分析黄山市旅游产业发展中金融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从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为金融业更好地支持旅游业发展提出政策与措施方面的建议或意见,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题研究概况(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应用)近几年来,关于金融支持旅游发展方面的文献越来越多,这充分说明了关于旅游企业融资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企业融资的基本理论方面融资是资金融通的简称,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和过程。旅游企业融资,即旅游企业从各种渠道融入资金,实质上是资金优化配置的过程,包括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1.旅游企业融资成本与融资风险。旅

7、游企业融资成本是指旅游企业使用资金的代价,即指旅游企业为获得各种渠道的资金所必须支付的价格,也是旅游企业为资金供给者支付的资金报酬率。该类企业的目标等同于一般企业的目标,即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它等同于企业在具备承受一定风险的能力时,寻求投入成本最小化的融资结构。融资风险是指企业因借款而增加的风险,是筹资决策带来的风险。孙永清(2007)提出,由于涉旅企业存在项目建设时间长,经济效益产生慢,创收能力弱,旅游企业在申请贷款时又难以提供足值有效的抵押担保物等问题,融资风险大,很难获得金融企业的支持。2.旅游企业融资结构的契约理论。旅游企业的融资结构,等同于一般企业的融资结构,是指旅游企业各项资金来源

8、的组合状况,即资产负债表右边各组成部分的构成。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戴兰德于1952年提出,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按照下列三种方法建立的,即净收入法、净营运收入法和传统法,这是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现代企业融资理论是由Franco Modigliani和Merton Miller于1958年所创立,即著名的MM理论。后来的学者对MM理论的假设条件不断发展完善,引进了诸如激励理论、信息传递理论、控制权理论。张维迎认为,“一个企业的融资结构至少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该企业所在经济的制度环境,二是该企业所在行业的行业特征,三是该企业自身的特点”。叶春明(2009)也对上述三个制约因素有着一致的观点,他认为旅游企

9、业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是源于多数风景区分属于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且产权不明晰,旅游行业资产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其资产不能用于贷款抵押。二、旅游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方面1.经济学分析。国内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问题层面上,有些学者认为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信贷歧视。邹新月和施锡锉(2002)、周彩红(2004)从产权属性差异的角度对所有制歧视现象进行了分析。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国家财政在产权属性上是三位一体的,即其终结产权皆归属于中央政府,即使企业破产了,还有政府这个所有者在,因此国有银行信贷资金风险最终会由终结产权所有者中央政府承担与化解。然而,

10、非公有制经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与国有银行在产权属性上是存在差异的,银行放贷产生的风险无法转移。牛建高(2006)等则从产权缺陷的角度分析认为中小企业融资双方的产权不明晰和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助长了小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加剧了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少贷甚至拒贷。笔者认为,这也同样是众多旅游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2.制度因素分析。制度因素,主要影响旅游企业的外源融资,制度上的供给不足是造成旅游企业融资困境的主要外部条件。李庚寅、周显志(2003)认为,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制度约束主要有金融抑制、外生性金融成长和信贷紧缩。蔡青青(2011)认为,咸宁金融业支持旅游业发展

11、在现实层面存在制度性缺陷,主要表现为: 政府指导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思路不清晰、政策性金融步履艰难、商业性金融缺乏活力、合作性金融发展缓慢、非正规金融发育不规范。在咸宁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着的显著制度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与束缚了咸宁旅游经济的发展。3、旅游企业自身障碍分析。旅游企业自身的条件及缺陷是造成其融资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张孟秋、李金亮(2011)通过对秦皇岛旅游企业的调查分析,认为“旅游企业的先天性缺陷无形中削弱了金融的支持力度”。我国多数旅游企业规模小、经营和财务管理上的随意性很大,抗风险能力较差,核心竞争力也弱,这种企业能力的不足导致了旅游产业的投资效率低下。综合

12、其他学者的观点,从旅游企业自身素质来看,以下因素对其融资有负面影响:(1)旅游企业的性质;(2)旅游企业资金管理粗放,使用效率低,内部漏洞大;(3)旅游企业财务制度不够健全;(4)旅游业季节性强,旅游设施使用率低;(5)投资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三、金融支持旅游企业具体措施方面 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企业的具体措施,理论界和实务界主要从以下方面研究:1.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宫舒影(2011)提出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改进:一是优化信贷结构,扩大基层行信贷审批权限,逐步把一部分资金投向旅游扩建改造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二是开发新的贷款品种,尝试推出门票收益权质押、景区设施抵押等担保贷款产品。2

13、. 设立基金。叶春明(2009)提出设立两个基金:一是设立旅游业发展基金,推动银行和企业对旅游的投资。由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设立旅游业发展基金,实行专户储存、滚存使用,专项用于旅游规划编制、宣传营销、资源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投入。二是设立中国旅游开放基金,适时推进旅游企业国际化发展。国家要创造条件,在信贷、税收、外汇管理等方面制定旅游企业海外投资优惠政策,引导和支持国内大型旅游企业走出国门,通过并购、参股等手段参与更高层次的跨国旅游经营。3.资产证券化。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证券产品的开发力度,为投资者提供储蓄替代

14、型证券投资品种,积极探索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杨晨光、鄢斗(2006)建议通过与各种专业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将海南省旅游业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模式。4.民间金融介入模式。民营资本投资旅游业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旅游导入型,即进入经济领域第一步是从旅游开始的;二是旅游主导型,即以旅游为主导业务;三是旅游附加型,即旅游只是企业经营业务附加的一部分。一些早期进入旅游业的民营企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呈现出进一步扩张的趋势。如我国最大的民营旅游开发投资集团之宋城集团在继宋城、杭州乐园的成功开发之后,又斥巨资开发龙泉山国家原始森林公园。李冬(2011)认为,在努力建设好投资软环境的基础上,在政策配套、政府

15、投资的引导下,实现旅游的广义融资,允许和鼓励以项目融资、经营权转让等形式,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领域的开发建设。调动社会方方面面办旅游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政府资金、民间资金、境外资金,增强旅游的投资规模,尽快形成旅游投资多元化的新格局。四、黄山旅游业发展及金融支持方面黄山旅游不断发展,离不开各种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始终是黄山旅游研究的侧重点之一。张建春(1993)通过分析黄山市旅游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构建了能够促进黄山旅游发展和提升旅游接待能力的旅游基地战略决策模型;汪德根等(2003)通过个案比较分析了“两山一湖”旅游区的旅游经济效益,得出了“两山一

16、湖”旅游区文化资源丰富但未充分开发,日前处于旅游资源优势与经济效益劣势共存的结论。通过对期刊网的搜索,虽然关于黄山旅游产业发展的文献很多,但是对金融支持黄山旅游业发展的文献较少。胡永政(2007)利用相关的经济发展理论分析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侧重于通过黄山市旅游收入增长和金融(信贷)支持关系的相关性研究,说明金融服务支持对于旅游收入增长的意义。但该文献并没有对旅游部门的信贷需求结构展开分析,在一定的意义上是基于总量分析的基础上而得出的一些结论,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附:参考文献1 张璐. 低碳经济时代金融支持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思考J.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0(10)2 孙永清. 金融支持青海旅游业发展思考J. 青海金融,2007(10)3 叶春明,赵宇华. 金融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