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化学 考点复习讲析(41)羧酸和酯.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05640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化学 考点复习讲析(41)羧酸和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高考化学 考点复习讲析(41)羧酸和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高考化学 考点复习讲析(41)羧酸和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高考化学 考点复习讲析(41)羧酸和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高考化学 考点复习讲析(41)羧酸和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高考化学 考点复习讲析(41)羧酸和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化学 考点复习讲析(41)羧酸和酯.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高考化学考点复习讲析考点41 羧酸 酯考点聚焦1.认识羧酸和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了解羧酸的简单分类和酯的物理性质及酯的存在;3.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4.掌握酯水解反应的机理,并了解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是一对可逆反应。知识梳理一、乙酸1.结构:分子式 最简式 结构简式: 2.物理性质:乙酸俗称 ,它是一种无色 气味的 体,易挥发,熔、沸点较 ,其熔点为16.6时,因此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就凝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故无水乙酸又称 。它易溶于水和乙醚等溶剂。化学性质: 酸性:CH3COOHH2CO3C6H5OH 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的实验装置,验证

2、乙酸、碳酸和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酯化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 C2H5H2O思考:你能设计实验方案证明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吗? 试剂加入顺序: 加热目的: 饱和Na2CO3的作用: 现象: 二、羧酸的基础知识 定义:由烃基或H与羧基相连的一类化合物,官能团为 COOH 分类: C原子数目:低级,高级脂肪酸脂肪酸 烃基种类 烃基的饱和情况:饱和,不饱和羧酸 芳香酸 一元羧酸 羧基数目 多元羧酸 饱和一元羧酸:CnH2nO2酸CnH2nO2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看RCOOH中R的异构体数目与C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酯异构物性:熔沸点:随n而升高 溶解性:随n而减小(低级脂肪酸易溶,高级脂

3、肪酸不溶) 二、酯定义:酸( 、 )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举例:CH3COOC2H5、C2H5ONO2、硝化甘油、油脂(脂肪、油)、涤纶树脂、有机玻璃 苹果、菠萝、香蕉中的香味物质 组成、结构、通式 有机酸酯的结构通式: 官能团: 饱和一元酯:CnH2nO2 酸的种类分类: 有机酸酯酯 无机酸酯酸中C数目 普通酯 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命名:某酸某酯 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乙二酸二乙酯、乙二酸乙二酯、二乙酸乙二酯、乙二酸乙二酯物性:低级酯具有芳香气味,可作香料; 一般是比水 , 溶于水的中性油状液体,可作有机溶剂。化性: 酯的重要性质:水解反应 水解条件: 水解方程式:与酯

4、化反应的关系:互为可逆反应 RCOOHHOR RCOOR H2O 思考:分析酯化反应正向和逆向进行的措施。特殊的酯甲酸酯:HCOOR水解;氧化反应:能被银氨溶液、新制Cu(OH)2碱性浊液氧化成HOCOOR(碳酸酯)(酯中只有甲酸酯才能发生银镜反应)试题枚举【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与醇反应生成水,与中和反应相似B. 醇与所有酸的反应都是酯化反应C. 有水生成的醇与酸的反应并非都是酯化反应D. 两个羟基去掉一分子水的反应就是酯化反应解析:酯化反应是指酸与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该反应是分子之间的反应,与中和反应(离子间的反应)有明显的差异性,选项A不正确。无机含氧酸

5、与醇也能发生酯化反应,但无氧酸与醇作用的产物是卤代烃和水,并非酯和水,所以选项B错,C正确。乙醇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也非酯化反应,可见D也错误。答案:C【例2】有机物A的分子结构为, 写出A实现下列转变所需的药品(1)A转变为, (2)A转变为, (3)A转变为, 解析:A中所含羟基有三类 酚羟基 醇羟基 羧基中羟基。三者的酸碱性是不同的,羧基酸性比碳酸强,比无机强酸的酸性弱,酚羟基酸性比碳酸弱,但比碳酸氢根离子酸性强,醇羟基不电离,呈中性。三者与Na、NaOH、Na2CO3、NaHCO3反应情况如下表:NaNaHCO3Na2CO3NaOH醇羟基反应不反应不反应不反应酚羟基反应不反应反应反应羧

6、基反应反应反应反应据此可分析实现不同转化时所需的药品。答案:(1)NaHCO3 (2)NaOH或Na2CO3 (3)Na【例3】某中性有机物在稀硫酸作用下加热得到M和N两种物质,N经氧化最终可得M,则该中性有机物的结构可能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解析:中性有机物在稀酸作用下可生成两种物质,可见该中性有机物为酯类。由“N经氧化最终可得M”,说明N与M中碳原子数相等,碳架结构相同,且N应为羟基在碳链端位的醇,M则为羧酸,从而推知中性有机物的结构只有和两种。答案:见解析【例4】有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产品上的高分子涂料,是按下列流程生产的,图中的M(C3H4O)和A都

7、可以发生银镜反应,N和M的分子中碳原子数相等,A的烃基上一氯取代位置有三种。试写出:(1)物质的结构简式:A ,M ;物质A的同类别的同分异构体为 。(2)N+B D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类型:x ,y: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M的结构简式的确定。题给条件中M的信息较为丰富:M能发生银镜反应,表明其分子中含有CHO;又M的化学式为C3H4O,除去CHO外,其烃基为C2H3,只可能为CH2=CH;再加上M是丙烯催化氧化的产物,且还可以继续氧化为N。因此M一定是CH2=CHCHO,它氧化后的产物N为CH2=CHCOOH。根据D的化学式及生成它的反应条件,B与N生成D的反应只能属于酯化反应;即,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推得B的分子式应为:C4H10O,即B为丁醇,故A为丁醛。根据A的烃基上一氯取代物有三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O,它的同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为:。D的结构简式为:CH2=。答案:(1)CH3CH2CH2CHO,CH2=CHCHO,(2) (3)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