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说明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805110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说明(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皖 西 学 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 文 题 目 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 (学号) 系 别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导 师 姓 名 目 录1、毕业论文正文2、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3、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4、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5、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意见表6、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意见表7、皖西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 . 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作 者贺指导教师勇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容为用模具生产消音器端盖的坯件,制定出相关的工艺路线,设计出生产所用模具。工艺路线主要包括落

2、料、拉深两道工序,设计为落料拉深复合模。冲压工艺的选择是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和对产品外形成尺寸进行了仔细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的;冲压模具的设计综合考虑了经济性、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和复杂程度等诸多因素;产品毛坯的展开尺寸计算是在方便计算又不影响零件成型的前提下转化为熟悉的模型进行的。模具主要部分零件给出了相应的尺寸计算,同时给出了详细的零件结构设计,并附有相应的零件图,最后根据零件结构设计和生产零件的要求生成了总装配图。关键词: 落料 拉深 复合模 Blanking and deep drawing composite mold design Abstract: The graduation projec

3、t contents of the billet muffler end cap mold t,develop a process route, design production molds. The process route is mainly two processes include blanking, drawing, design drawing composite blanking mode. The choice of the stamping process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analysis; stamping di

4、e design took into account the economy, parts stamping process as well as the complexity of many factors; rough dimensions of access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products formation commencement size calculation is convenient without affecting the parts forming the premise of the model into the famili

5、ar. Mold some parts are given the appropriate size calculation gives a detailed part structure design, together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arts diagram,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art structural design and production parts to generate the final assembly drawing.Keywords: Blanking deep drawing co

6、mposite mold 目录序言11 冲压成形工艺分析21.1 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21.2冲压工艺性分析22 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及模具结构类型22.1工序性质和数量22.2冲压工艺方案33 确定毛坯的形状,尺寸和主要参数33.1毛坯尺寸和主要参数的计算34 确定排样裁板方式及材料利用率94.1排样方式94.2 搭边与料宽94.3 裁板方法104.4材料的利用率105 确定冲模类型及结构形式115.1确定冲模类型及结构形式116 工序压力、压力中心的计算和压力机的选择116.1工序压力的计算116.2 计算模具压力中心136.3压力机的选择137 计算模具主要工作部分的刃口尺寸147.

7、1刃口尺寸的计算原则:147.2 刃口尺寸的计算及公差的确定148 模具的主要工作部分及结构设计168.1模具主要工作部分的设计168.2 模架的选用238.3其他零部件的说明249 压力机的校核259.1闭合高度的校核259.2 工作台面尺寸的校核259.3滑块行程的校核2510 模具的装配和工作2510.1冲裁间隙的调整2510.2模架的装配2510.3模具总装2610.4模具的总装配图2610.5模具的调试27设计总结28致28参考文献29 序言 模具是机械制造术先进、影响深远的重要工艺装备,它具有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制件质量优良、工艺适应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航天、

8、航空、轻工、电子、电器等行业,更是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之一。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受到国家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有“模具工业是进入富裕社会的源动力”的说法,由此可见其受重视的程度。在当代,“模具就是经济效益”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模具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的整体水平,而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又决定着产品的质量、经济效益以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因此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冷冲压是在常温条件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板料或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零件所需的形状、尺寸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利用冲压模具生产能够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

9、,使产品质量稳定,而且在加工中不会破坏产品表面。用模具生产零部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重量轻、成本低以及节约能源和材料等一系列优点。而模具则是大批量生产同形状产品的工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冲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方向: (1) 精密冲裁:普通冲裁件有断面粗糙、精度低等缺点,而精密冲裁可以使零件有光洁的断面和较高的精度。 (2) 快速经济模具技术的推广应用:快速模具制造及快速成型技术是在近两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并正向着高精度、更快捷的方向发展。 (3) 应用先进工艺:气体、液体、橡胶、超塑性成型等先进工艺,对某些复杂零件的成型有明显的效果,要深入研究其变形机理,确定合理工艺参数,提高

10、成型效能和实用性(4) 提高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模具标准件的使用率。(5) 冲压成形技术将更加科学化、数字化,可控化。 (6) 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技术会在实用化方向取得很大发展,并与自动化制造系统很好的集成。 (7) 冲压技术在未来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或柔性,以适应未来小批量多品种混流生产模式和市场多样化、修改化需求的发展趋势,加强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1 冲压成形工艺分析1.1 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 冲压工艺设计应在研究设计任务,分析设计题目,了解原始数据和工作条件,明确设计容和要求的条件下,收集调查研究并掌握有关设计设计的原始资料的基础上的基础上进行,做到有目的的设计,避免盲目性。

11、工艺设计的原始资料主要包括如下容: (1)冲压件的产品图及技术要求零件图如设计任务书中所示的零件图。技术条件应明确合理。由此可对拉深件的结构,尺寸大小,精度要求以及装配关系,实用性能等有全面了解,以便制定工艺方案,选择模具类型和确定模具精度。 (2)生产类型生产类型是企业生产产业程度的分类,一般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小批量生产,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3)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类型不相同,零件和产品的组织形式,采用的技术措施和达到的技术经济效果会不同。 (4)工艺装备大批量的的采用专用夹具,标准附件,标准刀具和万能量具,靠划线和试切法达到精度要求。1.2冲压工艺性分析 (1)材料:选取端

12、盖所用的材料为碳素结构钢Q235,其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 (2)结构形状:冲裁件,外形要尽量避免尖锐清角。该工件为圆筒形带凸缘拉深件,拉深高度较大。 (3)尺寸精度:零件图上孔翻边属于IT13级,外缘翻边属于IT11级工件外轮廓所有未注公差尺寸按IT14级。一般冲压均能满足精度要求。2 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及模具结构类型2.1工序性质和数量2.1.1工序性质的确定在冲压加工中,工序性质指的是冲压件所需的工序种类,落料,冲孔,切边等使材料分离的工序。弯曲拉深局部成形等使材料发生变形的工序。冲压工序性质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冲压变形规律及某些具体条件的限制。通常在

13、确定工序性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零件图上直观的确定工序性质,平板件冲压加工时常采用剪裁,落料,冲孔等冲裁工序。 (2)对零件图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后确定合理的工序性质。 (3)为改善冲压变形条件,方便工序定位,适当增加附加工序。2.1.2 工序数量的确定 确定工序数量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工件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效益的前提下,工序数量应尽可能地减少。 该零件精度要求较高,故采用复合模。2.2冲压工艺方案 该零件加工需先落料,然后拉深,在拉深后的底部进行冲孔翻孔,然后进行外缘翻边,最后冲槽。现要求设计该零件加工的第一副落料拉深模具,所以只需要考虑落料和拉深工序,工序组合比较简单,设计为落料拉深复合模。3 确定毛坯的形状,尺寸和主要参数3.1毛坯尺寸和主要参数的计算 零件图如下图所示, 该零件加工需先落料,然后拉深,在拉深后的底部进行冲孔翻孔,然后进行外缘翻边,最后冲槽。现要求设计该零件加工的第一副落料拉深模具,工序组合比较简单,设计为落料拉深复合模。该零件可以假想为有凸缘圆筒形件,根据等面积原则采用解析法求毛坯直径。 图1 零件图(1)首先计算翻孔高度为: = (1) = (2) =30(1-0.60)+0.57(3+1) =14.28mm K极限翻孔系数(查1表6-4) 取实际翻孔高度 h=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