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80392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考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考试题项目一:化工装置总体开车运行1、 有机化工产品三大来源(石油、天然气、煤)2、 化工装置总体试车标准程序(p.3)1单机试车阶段2中间交接阶段3联动试车阶段4化工投料阶段5装置考核阶段3、三酸两碱、三烯三苯、合成气分别是什么?HCL、HNO3、H2SO4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由氢和一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称为合成气3、 试压包括强度试验和严密性实验,简要说明水压试压过程试压操作:将水缓慢充满容器和管道系统,打开系统最高阀门,容器和管道外表面保持干燥,待壁温与水温接近时缓慢升压至设计压力,确认无泄漏后继续升到规定压力,保压1030 min,然后降至设计压力

2、,保压30 min ,检查。放水:试验结束后,打开系统的最低阀门降压放水。容器顶部的阀门一定要打开,以防薄壁容器抽瘪。吹干:水放净后,用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将表面吹干试验用压力表:不得少于两个,其精度不低于1.5级,分别装在最高处和最低处,并以最高处压力读数为准.4、 吹扫、清洗的目的及方法(p.15)使用水、空气、蒸汽及有关化学溶剂等流体介质,清除施工安装过程中残留在设备和工艺管道内壁的泥沙、油脂、焊渣和锈蚀物等杂物,防止开车时堵塞管道、设备,损坏机器、阀门和仪表,玷污催化剂及化学溶液,影响产品质量,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等。5、 生产能力、生产强度、空间速度、停留时间的定义6、 1 化工装置在单

3、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量或处理的原料量。其中原料的处理量也称加工能力千克/时(kg/h)吨 /天 (t/d) 万吨/年 (10kt/a)2、设备的单位体积或单位面积的生产能力.单位kg(mh)。t(mh)3、定义 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催化剂上所通过反应物的体积(在标准状态下)单位为标准米3/(米3催化剂小时),简写成h-1。空间速度简称空速,常用SV表示 :4、定义 是指反应物料(蒸汽或气体)在催化剂上的停留时间,又称为停留时间单位s。7、 题a:以乙烷为原料裂解生产乙烯,通入反应器的乙烷为7000 kg/h ,参加反应的乙烷量为4550 kg/h,没有参加反应的乙烷的5%损失掉,其余都循环

4、回裂解炉。得到乙烯3332kg/h,求乙烯的原料消耗定额。题b:某低压法合成甲醇装置,操作压力为5MPa,温度为523K,铜基催化剂装填量为44.9m3,进塔合成气为280 000 Nm3/h。计算空速和接触时间。项目二:乙烯的生产1、 采用的方法是管式炉裂解技术2、 族组成、氢含量、芳烃指数的定义及各数据对产品乙烯含量的影响3、 族组成PAON值,PONA值指各族烃的质量百分含量。适用于表征石脑油、轻柴油等轻质馏分油。烷烃P (paraffin)、烯烃O (olefin)、环烷烃N (naphthene)芳烃A (aromatics)4、 同条件下,P 越大,乙烯收率越高;5、 分子量愈大,

5、(N+A)量愈大,乙烯收率愈小,液态产物量愈大。 乙烯收率:PNA6、 氢含量,原料中氢的质量百分含量。氢含量高,则乙烯收率越高。7、 3.芳烃指数BMCI。 烃原料的BMCI值越小,则乙烯潜在产率越高;8、 BMCI值愈大,结焦的倾向性愈大。附加:原料烃组成与裂解结果,原料烃组成与裂解结果1原料由轻到重,裂解产物中液体燃料油增加,产气量减少。2原料由轻到重,联产物量增大,而回收联产物以降低乙烯生产成本的措施,又造成装置投资的增加。9、 一次反应、二次反应(p.56)10、 裂解乙烯、丙烯的规律(p.56)11、 结焦:927经过芳烃中间阶段;生碳:927经过炔烃中间阶段12、 烃类裂解制乙烯

6、的最适宜温度一般在750900之间,停留时间一般为0.150.25秒,较低的烃分压13、 为什么要加入水蒸气作为稀释剂?水蒸汽作为稀释剂的优点用加入水蒸气稀释剂的方法降低反应产物的分压,从而达到与减压操作同样的目的;1水蒸气作为稀释剂,还能供给脱氢反应所需部分热量;2可使产物尤其是氢气迅速脱离催化剂表面,有利于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3可抑制并消除催化剂表面上的积焦,保证催化剂的活性;14、 深冷分离是在-100左右的低温下,将裂解气中除了氢和甲烷以外的其它烃类全部冷凝下来。然后利用裂解气中各种烃类的相对挥发度不同,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以精馏的方法将各组分分离开来,达到分离的目的。实际上,此法

7、为冷凝精馏过程。 冷冻温度高于-50称为浅度冷冻(简称浅冷);在-50-l00之间称为中度冷冻(简称中冷);等于或低于-100称为深度冷冻(简称深冷)9、深冷操作的系统组成包括压缩冷冻系统、气体净化系统、低温精馏分离系统10、氨蒸汽压缩制冷(蒸发 压缩 冷凝 节流膨胀) (1)蒸发:在低压下液氨的沸点很低,如压力为O.12MPa时沸点为-30。液氨在此条件下,在蒸发器中蒸发变成氨蒸气,则必须从通入液氨蒸发器的被冷物料(或载冷体)中吸取热量,产生制冷效果,使被冷物料(或载冷体)冷却到接近-30。(2)压缩:蒸发器中所得的是低温、低压的氨蒸气。为了使其液化,首先通过氨压缩机压缩,使氨蒸气压力升高,

8、则冷凝点也随之升高。(3)冷凝:高压下的氨蒸气的冷凝点是比较高的。例如把氨蒸气加压到1.55MPa时,其冷凝点是40,此时,氨蒸气在冷凝器中变为液氨,由普通冷水将所放出的热量带走。(4)节流膨胀:若液氨在1.55MPa压力下汽化,由于沸点为40,不能得到低温,为此,必须把高压下的液氨,通过膨胀阀降压到0.12MPa,若在此压力下汽化,温度可降到-30。由于此过程进行的很快,汽化热量来不及从周围环境吸取,全部取自液氨本身。节流后形成低压,低温的汽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在此液氨又重新开始下一次低温蒸发吸热。反复进行,形成一个闭合循环操作过程。11、会说明乙烯丙烯复迭制冷循环4)乙烯丙烯复迭制冷循环冷

9、水在换热器(2)中向丙烯供冷,带走丙烯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丙烯被冷凝为液体,然后,经节流膨胀降温,在复迭换热器中汽化,此时向乙烯气供冷,带走乙烯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乙烯气变为液态乙烯,液态乙烯经膨胀阀降压到换热器(1)中汽化,向被冷物料供冷,可使被冷物料冷却到-100左右。在图中可以看出,复迭换热器既是丙烯的蒸发器(向乙烯供冷),又是乙烯的冷凝器(向丙烯供热)。当然,在复迭换热器中一定要有温差存在,即丙烯的蒸发温度一定要比乙烯的冷凝温度低,才能组成复迭制冷循环。12、乙烯裂解中气体净化包括:脱酸性气体、脱水、脱炔、脱一氧化碳。说明各成分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是指CO2和H2S。此

10、外尚含有少量的有机硫化物,如氧硫化碳(COS)、二硫化碳(CS2)、硫醚(RSR)、硫醇(RSH)、噻吩等.H2S能腐蚀设备管道,使干燥用的分子筛寿命缩短,还能使加氢脱炔用的催化剂中毒;CO2则在深冷操作中会结成干冰,堵塞设备和管道,影响正常生产。酸性气体杂质对于乙烯或丙烯的进一步利用也有危害.3. 脱除方法(1)碱洗法2)乙醇胺法(3)脱除方法的选择酸性气含量不高时 ,用碱洗法。裂解气中酸性气体含量高时,先用醇胺法脱去大量酸性气,然后用碱洗法脱净。水的危害:脱水方法吸附:利用一种多孔性固体物质去吸取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中的某种组分,使该组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常用吸附剂:分子筛、硅胶、活性

11、氧化铝炔烃的危害:1影响乙烯、丙烯的质量和用途2 使合成或聚合用催化剂中毒3 形成不安全因素.2. 脱除方法催化加氢法。脱一氧化碳裂解气中的一氧化碳是在裂解过程中由如下反应生成的:焦碳与稀释水蒸汽反应:C十H2OCO十H2烃类与稀释水蒸汽反应:CH4十H2OCO十3H2 C2H6十2H2O2CO十5H2方法:乙烯装置中采用的脱除CO的方法是甲烷化法,甲烷化法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使裂解气中的一氧化碳催化加氢生成甲烷和水,从而达到脱除CO的目的。其主反应方程为: CO十H2 CH4十H2O 项目四:甲醇的生产1、 空分分离的方法和原理:深冷法(也称低温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空气分离装置是节流

12、和膨胀制冷结合使用深冷法(也称低温法):先将混合物空气通过压缩、膨胀和降温,直至空气液化,然后利用氧、氮汽化温度(沸点)的不同(在标准大气压下,氧的沸点为;氮的沸点为 ,沸点低的氮相对于氧要容易汽化这个特性,在精馏塔内让温度较高的蒸气与温度较低的液体不断相互接触,低沸点组分氮较多的蒸发,高沸点组分氧较多的冷凝的原理,使上升蒸气氮含量不断提高,下流液体中的氧含量不断增大,从而实现氧、氮的分离。要将空气液化,需将空气冷却到 以下的温度,这种制冷叫深度冷冻(深冷);而利用沸点差将液态空气分离为氧、氮、氩的过程称之为精馏过程。深冷与精馏的组合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空气分离方法;2吸附法:利用多孔性物

13、质分子筛对不同的气体分子具有选择性咐附的特点,对气体分子不同组分有选择性的进行吸附,达到单高纯度的产品。吸附法分离空气流程简章,操作方便运行成本较低,但不能获得高纯度的的双高产品。)膜分离法:利用一些有机聚合膜的潜在选择性,当空气通过薄膜或中空纤维膜时,氧气穿过膜的速度比氮快的多的特点,实现氧、氮的分离。这种分离方法得到的产品纯度不高,规模也较小,目前只适用于生产富氧产品。2、 节流膨胀是一个不可逆过程,焓不变。膨胀机的理想膨胀过程是一可逆过程,熵不变。 膨胀机的理想膨胀的降温效果强于节流膨胀3、 深冷循环(描述循环过程):林德循环(节流为基础) 克劳特循环(等熵膨胀和节流为基础) 林德采用逆

14、流换热器,利用所谓冷量回收原理解决这个问题即使已经节流膨胀的低压冷气体返回,通过逆流换热器冷却随后去节流膨胀的新压缩气体,使其温度降低,然后再去节流膨胀,这次节流将比前一次节流获得更低的温度。这样,节流前及节流后的温度均不断降低,直至节流后达到液化温度,进入湿蒸气区,并使整个系统处于稳定工况,取出液空为止。 克劳特循环中,空气P1=1/cm2被压缩机等温压缩到P2ata,经换热器被冷却,然后分为二部份,一部份为Mkg进入换热器继续冷却,经换热器后在节流阀中节流到1ata,其中Zkg气体变成液体,(M一Z)的气体变成饱和蒸气返回,经各换热器冷却正向高压热气流,另一部分为(1一M)kg(设总气流为1),进入膨胀机,由P2ata膨胀到P1ata。降低了温度并输出功,膨胀后的(1一M)气体在换热器的冷端与返回的冷气流汇合,通过换热器冷却去节流的M高压气流,然后通过换热器I冷却从压缩机出来的全部高压气流。 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