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鱼台一中10-1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802194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鱼台一中10-1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鱼台一中10-1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鱼台一中10-1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鱼台一中10-1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鱼台一中10-1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鱼台一中10-1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鱼台一中10-1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新人教版【会员独享】.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鱼台一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第卷 (共78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决(ju)起而飞 蓬蒿(ho) 加沮(j) 恶()乎待哉B、东隅(y) 请缨(yng) 遄飞(tun) 衡阳之浦(f)C、削(xio)足适履 咬文嚼(jio)字 斗拱(du) 数(shu)见不鲜 D、精髓(su) 迤逦(yl) 央浼(yngmi) 歇憩(q)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校座落在紫蓬山北麓,风景秀丽,文化底韵深厚,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B、中学生要学会自强自立,做一只遨翔于蓝天的雄鹰。C、湘西的端午节热闹极了,尤其是赛龙舟,

2、捉鸭子比赛,锣鼓喧阗,真的很给力。D、做人不能好高鹜远,应脚踏实地,才能成大器。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小李认为差生一无是处,其实社会需要各方面人才,不能唯成绩论,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目无全牛。B、非诚勿扰2的那首见与不见的小诗最近可火了一把,关注媒体的人都耳熟能详。C、最近媒体称高考要改革,有的科目一年可考两次,这个消息真是大快人心。D、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吊。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是一致的。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的关注。B、联

3、合国秘书长安南离职后,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日内瓦定居并安度晚年,从而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夙愿。 C、11月份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的一些地区遭到了雨雪的袭击,温度下降得非常快,这给当地民众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D、关于11月10日朝韩海军舰艇在西海北方界线海域发生交火的事件,必将导致目前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朝韩两国发生军事冲突乃至战争的威胁正持续上升。5、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异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郡县逼迫,催臣上道C、阮籍猖狂 D、将有事于西畴6、古典诗词中,诗人都热衷于用“木”而很少用“树”,试看下列横线处填“木”还是“树”( )高 多悲风,

4、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叶下九歌删繁就简三秋 ,标新立异二月花。 无边落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A、树木树木 B、木树木木C、树木木木 D、木木树木 二、论述文阅读 (7-9每题3分,共9分)建筑审美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隐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寨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

5、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舒畅、别扭、恐怖、惊讶、幽静、轻松、肃穆这是视觉反应的直觉情绪;质朴、刚健、柔和、雍容、华贵、纤秀、端庄这就进入了初步的审美判断。所有这些主观的感受,无不是建筑的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等外在形式的反映。但是这些感受又不是抽象的,其中往往包含着某些特定的内容,因而使得建筑的美感有可能突破单纯的形式美的法则而深化发挥。像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傲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

6、峨眉山寺,安宁幽静的四合院住宅,端庄高雅的希拉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炫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所有这些具体感觉形式,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以及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无不包含着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等主观因素。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是无声的空间凝聚,但又可以是有声有色的时间的延伸。目前对建筑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甚至给建筑美学下一个定义也是困难的。但是,把建筑作为一项艺术门类,从它的艺术特征、它的艺术风格和它的形式美法则入手加以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探索更为深入广阔的课题。例如,建筑美的组成因素,特别是它的心理

7、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等等。7、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原因是( )A、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合作劳动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B、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C、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也服务于物质的生活,两者都包含了历史审美因素。D、建筑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们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8、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美的研究历史悠久,虽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体系,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为一门艺术性

8、较强的新兴学科。B、建筑美学研究应该作为一项艺术门类,它必定有助于课题空间的拓展、深入探索和建筑学的健康发展。C、建筑美感终会明确具体,并成为有声有色的时间延伸,从流动到稳定,从单纯到复杂。D、建筑美感源于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所有美感必将突破单纯的形式美法则而得以升华。9、下列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布局谋篇,叙议结合,有的放矢,充分阐述了当今建筑美学的课题缺陷。B、文章的第一段从建筑美感的来源、具体内容、演变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C、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在内容表达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说明了人们对建筑的感受是具体的。

9、D、文章结尾提出了作者的主张,要从建筑艺术特征、艺术风格和形式美学法则入手来研究建筑美学。三、文言文阅读(共18分,10-12每题3分)武昌九曲亭记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坡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

10、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

11、,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释】齐安,即黄州。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州。陂陁(tu):高低起伏。不平坦。褰(qin)裳:提起衣服。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庐:结庐,居住 B、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 绝:隔绝C、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姑:姑且,暂且D、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 效:模仿,效法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 子瞻于是最乐B、好客而喜游 而以适意为悦C、不知其久也 子瞻每至其下 D、拔去其一,斥其所据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12、是( )A、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经常游历西山,和山中的几个朋友开心自在地游玩,互相娱乐,朋友们并不觉得子瞻到齐安已经很久了。B、作者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山,可以游泳的水流,子瞻总是撩起衣服走在前面,尽显适意快乐之情。C、文章叙写了九曲亭的扩建情况,表达了子瞻着意建亭的愿望,也表达了九曲亭建成后子瞻极为高兴的心情。D、文章以“武昌九曲亭记”为题,着力描写了西山的胜景,展现了子瞻“游于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特点。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1)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4分) (2)一旦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

13、据,亭得以广(3分) 14、用竖线()给下面文中画波浪线的文言文断句(2分)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四、 现代文阅读(20分) 灯影书香许寿裳在一篇记述鲁迅居京生活的文字里,提到西三条胡同寓所的壁上,挂着一副乔大壮所书的离骚句对联,文云:“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他说这是鲁迅先生“表明格外及时努力,用以自励之意”。 这对联挂得很有意思,但要像鲁迅那样的人挂起来才能名副其实,如果让我辈来用,就不免僭妄了。 多年前我也动过一会心念,拟请能写好字的朋友给我写一副对联。当时选定的联语是这么说的:“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这好像是陆剑南的诗句吧!但那意境

14、的确是完全符合自己当时的生活趣味。斗室中,书刊杂乱,上下堆积。每到天黑,就埋头书堆,对着不怎样明亮的灯光,常常一泡就泡到了深夜里。要说一灯如豆。当然是极其夸张的,但由于夜深了,灯色也深了,日间浮动的心境,至此也显得分外的深沉。临案读书,那灯豆的情味,拟之红豆的惹人相思,恐怕也不为过。就这样,自己觉得个中天地异常广阔,毫不遗憾地安于一段相当长久的时间。 后来呢,虽然终于给现实轰了出来,不再困守于昔日的书堆了,但对那深灯之下,一卷在手的情思,仿佛总有点“剪不断”的余绪似的。 本来,只要还有时间的余裕,广读点书也是好事。问题在对书籍必须知所取舍。黄山谷云:“擘书覆瓿,裂史黏窗,谁不惜之?”我看未必尽然,天下有许多坏书,劣史,擘以覆瓿,裂以黏窗,可惜的是在瓿在窗,而不在书在史。因为它其实是玷污了瓿,亵渎了窗的。至于如赵季仁所持的平生三愿: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只要他对“好”字义下的允当,则陈眉公所称“读书者当作此观”云云,也还是可加首肯的。 正因为世界上好书甚多,读之难尽,而劳生有涯,便觉得有时偷得一时半刻,局促在斗室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