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易》研究.pdf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797592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山易》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连山易》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连山易》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连山易》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连山易》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山易》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山易》研究.pdf(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 怀化 学院学报 2 0 1 4年 6月 眼地 指出 :“ 连 山 、 归藏 这两个名 目是根据 山海经 虚构 出来 的。 ” _ 2 ( 刘歆 )先根 据 山海 经 的第 一部 分 山 经 即 五 藏山经拟出来个 “ 连山”的名 目,因为 五藏山经共记 载 了五千 三 百七 十 山 ,的 确是 一 山连 一 山、山 山不 断 的样 子 ,是一部真正 的 连 山 ,这 个很 直 接 ,也 很 直观 ,应该 没有什 么问题 。 刘歆 为什么要伪造 连山易呢?王宁说 : 刘歆篡改伪 作 了 “ 中古 文经 ” ,他 为 了给 自己的学 说提 供 口实 ,在 这些 经书里杜造 了不 少所谓 的古

2、书 名 目,如 左 传中的 三坟 、 五典 、 八索 、 九丘之 类 ,也包括 周礼 中的 连 山和 归藏 。 按王宁等人 的观 点 , 连 山易并 归 藏易是 刘歆 伪 造 的 ,连最早记载此 “ 二易” 的 周礼 以及 左传 ( 左 传 也涉及 连 山 )等也 是刘 歆伪 造 的。这就 等 于全 盘否 定 了中华上古文化 ,否定 了古 连 山易存在 的基础 。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 。 从引文可看 出,王宁对 刘歆假作 连 山易的 “ 指 证” , 多为主观臆测 ,难让 人信服 。郭老怀 疑刘 歆假 造 连 山易 的理 由,是 连 山易一 书在 汉 书 文 艺志 中没有记 载 ; 郭老虽是大

3、家 ,但在 这一 点上却有 点思维混乱 :涉嫌造 假 的 刘歆公元 前 2 3年辞 世 ,公 元 3 0年桓 谭作 新 论 还提 到 : “ 连山八万言” ,“ 藏于 兰台” ;而固班之 汉书成 书在 桓谭之 后 ( 公元 8 0年左右 ) ,所 以 汉 书 是否有 连山易 篇 目和刘歆是否造假毫无关系 。 关于 周礼是伪书 ,在王宁 等看来似 乎早有 公论 。实 则并非如此 。据相关史料 ,此 书是西汉景 帝之 际 ,献王刘 德 从 民间所 征 集 到 一 批 古 籍 中发 现 的,原 名 周 官 。王 莽 “ 新朝”期 间 ,刘 歆 奏 请 将 周 官 列 为 官 学 ,并 更 名 为 周

4、礼 。后著名经学大师 郑玄为 周 礼作注 ,认 为它 是文 王之子周公旦所作 。因为刘歆 更改过 书名的原 故 ,因此 宋代 有人怀疑此 书是王莽 串通刘歆 为达到某 种政治 目的假造 出来 的 。但是经过近百年来众 多学者 ( 包括郭 沫若 、钱 穆、杨 向 奎 、顾 颉刚、徐 复观、彭林、金春峰 等)参与 的 周 礼真 伪大辩论 ,当今 学术 界 总体上 否认 了 “ 刘 歆伪 造说 ” ,但也 否认 了 “ 周公 说” ,认 为其成 书年代 最大 可能 是春 秋战 国时 期 ( 因为所记 “ 官制 ”含 有春 秋 时期 的 内容 ) J 。既 然 周 礼不是伪 造之书 ,就不能否定 古

5、连 山易 的存 在 ,反 而 说 明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古 连 山易仍未佚失 。 除了 周礼的记载 ,我们还找 到多方 面材料 ,证明上 古 时期 连山易的存在 : 一 是在其他先 秦史册 中可找到 连 山易 存在 的佐 证 。 如 汉上易传 的引文中就提到 :“ 山海经 日: 伏羲 氏 得 河图 ,夏后 因之日 连山 ” ( 今本 山海经无此 语 ) 。另 易传 系辞下载 : 古包羲氏之王 天下 也 ,仰则 观象 于天 ,俯则 观法 于地 , 观鸟兽之文与 地 之 宜 ,近 取 诸 身 ,远 取 诸 物 ,于是 始 作 八 卦 ,以通神 明之德 ,以类万 物之情 ;作 结绳 而为 罔罟 ,以佃

6、 以渔 ,盖取 诸 离 。包 羲 氏没 ,神 农 氏作 ,斫 木为 耜 ,揉 木为耒 ,未 耨 之 利 ,以教 天 下 ,盖取 诸 益 ; 日 中为 市 , 致天 下 之 民 ,聚 天下 之 货 ,交 易 而退 ,各得 其 所 ,盖取 诸 噬嗑 ;神农 氏没 ,黄帝 、尧舜 氏作 ,通其 变 ,使 民不 倦 , 神而化之 ,使 民宜之 ;易 ,穷则变 ,变则通 ,通 则久 ,是 以 白天佑 之 ,吉 无不 利 。黄 帝尧 舜 垂 衣 裳 而 天 下 治 ,盖 取 诸 乾坤 引文 中的 离 、 益 、 噬嗑 、 乾坤 等都是 易 之卦名。此引文虽然没有 提及 “ 连 山易”三字 ,却等 于说 出

7、 了 “ 连山易” 。因为 古史传 说 中易之 发展 过程 是 :伏 羲 首创 八 卦 ,之后有 连 山易 ,再 之后 才有 归藏易 ( 归藏 易 即 乾坤 易 ) ;而引文 明确 “ 伏 羲八卦 ”的继 承者是 “ 神农 氏” ,神农 氏之后才 有黄帝及 “ 尧 舜 氏”的 乾坤 易 。就是 说 “ 神农 氏”对应 的应该 是 、也 只能是 连山 易 。 易传 一 书 出自孔子及其 门徒 ,可见古 “ 三易 ”在春秋 战 国时期是 有 定 论 的 。 二是 1 9 5 0年河南 安阳四磐磨殷 墟遗址 出土 的 卜骨上 ,有 研究者发现三组 契数卦文 ”,兹 录如下 : A:十 X十 曰魁 B

8、:口 口 X口 口十 C:十口十 十 日隗 契数 A后面有 “ 日魁” ,契数 c后面有 “ 日隗 ” ,二 者明 显呈 对应 关系。这 “ 魁隗”二字让 人联想 到炎帝 神农 氏 史记 - 正义引 帝 王世 纪云 : “ 神农 氏 ,姜 姓也 ,号炎 帝 ,又日魁 隗氏 ,又 日连 山 氏。 ”魁 隗犹 崔 嵬 ,神 农 日连 山 氏 ,连山崔巍 ,故又称魁 隗氏。这 一发现说 明在殷 商 时期 即 有 连山易存在。 三是 2 0 0 8年清华大学得到一批校 友从 境外买来的楚 国竹 简 ,这批书简经古文字学 鉴定和 1 4 C测 定 ,年 代为 “ 战国 中 晚期” ,即公元前 3 0 0

9、年左 右。因 为这是 “ 白起伐 楚”之 前 、 未受秦 “ 焚 书”影 响 的楚 简 ,其 所 记 内容 应该 是 真 实 可信 的 。就是在这批 书简 中 ,发现 了弥足珍 贵 的、与易经传 承有 关 的周文王 临终 遗嘱 保训 j : 惟王五十年 王若 日 : “ 发 ,朕 疾壹 甚 ,恐 不 汝 及训 今朕疾允病 ,恐 弗念终 ,汝 以书受之 昔舜 旧作 小人 ,亲耕于历丘 ,恐 ,求 中 ,自稽厥 志 ,不 违于庶 万姓之 多欲 。厥有施于上下 远迩 ,乃易位 迩稽 ,测 阴 阳之 物 ,咸顺 不逆 。舜 既得中 ,言不 易 实变 名 ,身 兹备 惟 允 ,翼 翼 不懈 , 用作 三

10、降之德。帝尧嘉之 ,用受厥绪 保训 中 “ 汝 以书 受 之” 的 “ 书 ”字 ,多数 专家 认 为 是 指周文王在 狱 中所作 的 周 易 。结 合 “ 测 阴阳之 物 ”等 语境分析 ,文 中关 于舜 “ 求 中” 、“ 得 中”的 “ 中”字显然 是 指 “ 易书”或 “ 易术 ” ;正 因 为舜 传承 易术 有 功 ,才 “ 帝 尧 嘉之” ,把天 下 让 位 给 了 舜。过 去 学 术 界 认 为 周 文 王 根 据 “ 先天八 卦”推演 周 易 只 是一 种传 说 ,不足 可 信 , 保 训的发现确证 了此事 ,而且将易经历史上推到 了尧舜 时 代 。而据历代诸 家对 连 山易

11、的评 论 ,夏代 之 前施 行 的 易 就是 连 山易 。如三 国姚信说 “ 连 山氏得 河 图 ,夏人 因 之 日 连山 ” ;梁 元 帝按 礼 记 说 “ 归 藏 既 系殷 制 , 连 山理 是夏 书 ” ;宋 代郭 雍说 “ 夏 易 日 连 山 ,商 易 日 归 藏 ” ;元 代朱 隐 老 还说 : “ 连 山 ,神 农 之 易也 ,以艮为首 虽唐虞亦然 ,不独夏后 氏为然也 。 ” 接下来 讨论第二个 问题 :连 山易为何人 首创。 对 连山易的发明者历代有 四种说法 : ( 一 )古 山海经 说 : “ 伏 羲 氏得 河 图 ,夏后 因 之 日 连 山 ;黄帝氏得河 图,商人因之 日

12、 归 藏 。 ”意 即连 第 3 3卷第 6期 阳国胜 ,曾惠燕 : 连 山易研 究 3 山易 由伏羲氏首创 ,其使用年代 延至夏代 ;归藏易 由黄帝 首 创 ,使用 年代延至商代 。 ( 二 )王充 论衡说 : “ 连 山氏得河 图 ,夏后 因之 ,日 连 山 ;归藏 氏得 河图 ,殷人 因之 ,曰 归 藏 。 ” 提 出 连山易为连山氏首创 , “ 连 山氏”即炎 帝 ;归 藏易 为 “ 归 藏 氏”首创 ,归藏氏即黄帝。 ( 三 ) 汉 魏从 书 古三 坟 载 :“ 山坟为天 皇伏羲 氏 之 连山 , 气坟 为人皇神农 氏之 归藏 , 形 坟为地 皇黄帝 之 乾 坤 。 ” 意 即伏 羲

13、 创 连 山易 ,神 农创 归 藏 易 ,黄帝 创乾坤易。 ( 四)皇甫谧称 :“ 庖牺 氏作八卦 ,神 农重 之为六 十 四卦 夏人 因炎帝 日 连 山 ,殷 人 因黄 帝 日 归 藏 。 ” 伏羲创八卦 ,炎帝创连 山易 ,黄帝创归藏易 。 对上述四种说法作简单 分析 得知 : 归藏 之于黄 帝意 见 比较统一 ,并且是早有公论 的 ;伏 羲创八 卦 ,历史 上也是 早有公论的。现在争论 的焦点是 连山易究竟 出 自谁 之手 ,是 炎帝连山 氏还是伏羲 氏?笔者认 为皇甫谧 之说最 为可信 ,即 伏羲氏发明八卦 ,炎帝连山 氏在伏羲 八卦 的基 础上首 创连 山 易 ,而黄帝又在连 山易

14、的基础上首创归藏易 。其理 由有 二 : 其一, 易名 与姓 氏 同,炎帝 号 “ 连 山氏”故 其易 当 为 连山 。黄帝 号 “ 归藏 氏”其 易称为 归藏 ,就 是一个 证例。 其二 ,有些易书将 “ 连 山 易”称 为 “ 神农 易” ,如 朱 隐 老说 :“ 连 山 ,神农之易也。 ”然史书 中 “ 神农 ”或 指一个 氏族 、或指一个部落亦或指一个 自然人 ,意见不统 一 ;笔者 曾有研究 ,认 为在 对应 某一具 体事 件时 ,多数 情况 “ 神农 ” 是指一个 自然人 即炎帝 。即是 连 山易是一个 氏族 、 一 个部落 的集 体成 果 ( 实际的 情况很 可 能是集 体成 果) ,通 常也应归结到炎 帝名 下。伏羲 与神农 是两 个不 同 时代 的人 , 说伏羲创连 山易不合 。 易汉学 考 卷二 载 : “ 杜子春 言 连山伏 羲 ,当作 连 山 神农 。盖炎 帝 神 农 号 连 山 氏,亦作 厉 山、列 山 氏, 列 、厉与连 ,古音近 。今作 连 山 伏羲 者 ,后人所 改 以合 已说 。京房 、邓玄之徒 以为 神农 氏 重卦 连 山 ,为 千载 定 论 ” 。 关 于第 三个 问题古 连 山易 的形 成和 使用 年代 。 我们 已确定连 山易 为炎帝首 创 ,其首创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