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三与必修的衔接关系及其教学研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97355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选修三与必修的衔接关系及其教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选修三与必修的衔接关系及其教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选修三与必修的衔接关系及其教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选修三与必修的衔接关系及其教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选修三与必修的衔接关系及其教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选修三与必修的衔接关系及其教学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教学问题,而教学知识的联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首先,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更难教。教材中必修化学教材新课程改革后,教学的概念主要是总结分析,不涉及实质性的问题,在选修课程中,很多课程都比较复杂,有些比知识化学竞赛的难度更大,知识水平跨度大,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更困难的热情,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下降。第二,教学中知识内容的重复。大部分必修课都是基础知识,选修课对基础知识有深刻的认识,但大部分仍讲解基本知识,知识重复严重。本文分析了高中化学选修3与必修的衔接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教学衔接策略。关键词:高中化学 选修三 必修 衔接 教学ABSTRACT

2、In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there are many teaching problems, and the connection of teaching knowledge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irst, compared with the required courses, the elective courses are more difficult to teach. Aft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chemistry textbook in compulsory text

3、books, mostly th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teaching, does not involve substantive issues, in elective courses, many courses are more complex, some even more than the difficulty of chemistry contest of knowledge, knowledge level span large lead students to grasp the knowledge more diffi

4、cult enthusiasm, make students learn chemistry knowledge decline. Secondly, there is also a repetition of knowledge content in teaching. Most of the compulsory courses are basic knowledge, and elective courses have deep knowledge of basic knowledge, but most of them still explain basic knowledge, an

5、d knowledge repetition is seriou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our and the compulsory in High School Elective Elective chemistry,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connection strategy of the required module and the elective module.Key words: high school chemistry; elect

6、ive three; compulsory; cohesion; teaching目 录普洱学院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2一、引言1二、相关概念1(一)化学必修模块1(二)化学选修模块1(三)教学衔接2三、普通高中化学选修3与必修的衔接点2(一)原子结构21、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22、高中化学选修教科书23、衔接性分析2(二)分子结构31、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32、高中化学选修教科书33、衔接性分析4(三)晶体结构51、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52、高中化学选修教科书53、衔接性分析5四、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教学衔接策略5(一)有效处理统一性和选择性之间的关系5(二)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整

7、合6(三)有效把握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分层要求6五、结语6参考文献6一、引言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必修课,文理分科后,学生需要学习化学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很大的差异和学习方法,很多学生无法迅速转变思维方式,很难迅速把化学选修课程学习。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做好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选修课,这样对新课程的教学实施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利于个别学生的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二、相关概念(一)化学必修模块根据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简称为课程标准),新课程教材(人教版)把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其中必修模块包括化学必修1和化学必修2。必修模

8、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知识获取的基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和价值观,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模块和学科打下基础。必修教材重点选择模块来反映现代化学研究和现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反映的内容,积极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程的时代。所需的模块主要是学生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和常用化学品。所需模块的主题由6个主题组成,它们是:1、化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即物质测量的基本单位,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改善中的重要作用。2、化学实验基础。让学生掌握基本化学实验技能,了解实验探究过程。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9、让学生了解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4、材料结构基础。让学生了解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特征,了解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和性质。5、化学反应与能量。理解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6、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了解化学在海水资源和金属矿产综合利用中的作用,了解化学在自然资源利用中的重要意义。必修课程注重对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的全面培养,使学生对化学知识模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学生后续的选择和学习打下基础。(二)化学选修模块课程标准中高中化学选修模块包括6个课程模块,分别是:1、化学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不仅是理论知识,而且与人类的生活和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能够体验生

10、命中的化学,产生对化学的兴趣。2、化学与技术。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3、材料结构与性能。从微观世界解释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助于学生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4、化学反应原理。在了解所需模块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化学反应的知识,如能量变化、化学反应、极限和离子平衡等,从而加深对化学反应原理和规律的理解。5、有机化学基础。在该模块中,对有机化合物的名称、组成和结构以及有机物的性质进行了分类,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知识。6、化学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进

11、一步掌握化学实验的技能和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选修模块在必修模块知识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了化学知识模块,使学生能够系统、深入地了解未来感兴趣或需要开发的化学知识模块。(三)教学衔接现代汉语词典对“衔接”一词的解释是“事物之间相互连接”。“教学衔接”有多种的诠释。一是教学内容的衔接。一个班的教学内容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不同的部分以前是连贯的,把一个类连接成一个整体。”教学衔接可以理解为不同部分之间的良好过渡。二是教育阶段,同一学科知识的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三是同一学科在不同教育阶段的联系和发展,如初中化学教学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教学衔接的研究应属于第二种情况。三、普通高中化

12、学选修3与必修的衔接点(一)原子结构1、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高中化学 1 必修氧化还原反应(P36)的学习中,以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为例,从微观角度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在化学 1 必修1金属的化学性质(P49)中,用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最外层电子容易失去,来解释金属原子的还原性;在化学2 必修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碱金属元素与卤族元素的性质(P5)中,指出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使学生初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道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的化学性质表现出相似性

13、和递变性。 2、高中化学选修教科书高中化学选修 3 (P412)则从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电子排布式、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电子云、原子轨道、泡利原理与洪特规则等方面更全面、更深入地解释原子的内部结构;并根据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认识到元素周期系形成的原因,通过分析元素的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了解元素周期律,丰富学生物质结构的知识,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衔接性分析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则在初中的基础上,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来解释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并进一步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使学生根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来了解元素周期律

14、,从而认识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的关系;而高中选修教科书是在必修教科书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对原子结构模型和核外电子排布的认识,并在这种新的起点下更深刻地、定量化地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4。高中必修教科书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加深原子结构知识的认识,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化学反应原理,了解核外电子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旨在多元化的认识原子结构知识,侧重于原子结构知识的广度;高中选修教科书是在高中必修基础上,解释原子结构的本质,侧重于原子结构知识的深度,并在了解电离能和电负性的前提下,用新的观点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原子结构知识的应用,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是原子结构知识的本质内

15、容,既注重其深度,又注重其广度,体现出原子结构知识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成螺旋式发展,衔接到位。(二)分子结构1、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对化学键这部分知识,在化学 2 必修2化学键(P2122)主题中,以钠原子和氯原子得失电子已达到稳定结构形成氯化钠的过程为例,并用电子式以图示的方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总结出离子键的概念。化学 2 必修2(P22)以氯原子为例分析氯分子的形成过程,总结得出共价键的概念,并列举出部分常见共价化合物。化学 2 必修2(P23)以 H2、N2、Cl2等单质分子为例,简单介绍了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总结出化学键的定义,并提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反应物分子内化学键的断裂和产物分子中化学键的形成。而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对于键能、键长、键角相关知识则没有涉及。 对于分子间作用力这部分知识,化学 2 必修2(P23)出现在科学视野模块,介绍了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熔点、沸点的影响。化学 2 必修2(P24)科学视野模块介绍了氢键的定义,及氢键对分子的影响。但在必修教科书中,这部分知识不要求学生掌握,只为让学生知道更多的化学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 对于分子的立体构型这部分知识,化学 2 必修有机化合物章节中,通常只是给出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在化学 2 必修2(P64)中,以正丁烷和异丁烷为例,总结出同分异构现象及同分异构体的定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