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生态工程课堂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97333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生态工程课堂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生态工程课堂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生态工程课堂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生态工程课堂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生态工程课堂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生态工程课堂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生态工程课堂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1请仔细读图,然后指出该生态农业的优点:(1)生态农业设计的基本原理是: _,_。(2)生态农业的优越性表现在_。(3)在“农作物猪农户”这条食物链中,若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300摩尔氧气,则农作物同时产出_摩尔葡萄糖,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_摩尔的葡萄糖。答案(1)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原理(2)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3)502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设遵循的原理和优势,以及应用能力、理解分析能力等。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

2、经济协调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体系。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食物链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这样,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人们可以利用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对生物农产品的废弃物作饲料和肥料,减轻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能量和物质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按10%20%逐级递减。2下图为窦店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工程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_。(2)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_(3)蓝绿萍的代谢类型是_,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_。答案(1)物质循

3、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2)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3)自养需氧型生产者解析窦店村农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是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作物秸秆用来生产食用菌和饲料;饲料喂养家禽;人、畜粪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液用于水产养殖业;沼渣为蔬菜施肥和喂养畜禽,从而达到了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缓解了农村“三料”的缺乏问题,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同时一些加工品和农产品可以输出到市场出售。因此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该生态工程以沼气工程为核心

4、,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过程是_的_作用,具体包括_和_两种类型。(2)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_。(3)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是_过程(用图中字母代号填写)。(4)碳在无机环境中以_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形式进行循环。(5)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是通过_和_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的。答案(1)分解者分解有氧呼吸无氧呼吸(2)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到绿色植物(3)B、C(4)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的二氧化碳(5)能量流动物质

5、循环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图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箭头是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到绿色植物,因为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如果没有光合作用这一途径,碳循环便不能进行。图中A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它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与此本质相同的是B和C,它们都是细胞呼吸,而D则是燃烧释放二氧化碳,不属于生物的细胞呼吸。第(4)(5)小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4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了“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全面丰收。下图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来自_。(2)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

6、_。(3)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种类外,还必须有_等生物作为_。(4)在该生态系统内,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_率。(5)若以人为能量的最后消费者,请写出该系统中能量流动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6)若在该系统中增加一个沼气池,可以向其中添加的产气原料是_;该池中要接种的菌种是_,接种后要想产出沼气,必须采取的措施是_,理由是_。(7)人们在该系统设计时要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_。答案(1)太阳能(2)桑、稻(3)细菌和真菌分解者(4)利用(5)桑蚕鱼猪人(6)桑叶、蚕粪、猎粪尿、稻叶等产甲烷杆菌隔绝空气产甲烷杆菌为严格厌氧型生物,有氧存在对其有害(7)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以及生物之间

7、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解析这是一道很好的学科内综合题。它以生态农业为模型,考查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以及生态农业的生态学原理,并且联系生物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考查沼气发酵有关内容。既用到了书本知识又联系实际,常做这种类型的综合题对高考很有好处。5某山区小镇,近10余年来,先后建立了多种乡镇企业,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小镇污水的排放量增加。据环保部门测定:小镇街道的声响为90分贝,降水pH为6.5,河水中含氧量为2 mg/mL。请回答(1)该镇受到的污染有_。(2)为调查污染源,从某厂取得排放水水样,放置一天后,加入_经保温1 h时,水样仍为蓝色,则该厂排放水是否为污染源?_。(3

8、)治理小镇环境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_。答案(1)噪音污染、水污染(2)亚甲基蓝溶液不是(3)严格控制污染源解析从材料看该镇受到的污染是噪音污染和水污染;为调查污染源,从某厂得排放水水样,放置一天后,加入亚甲基蓝溶液,保温1 h后,水样仍为蓝色,说明该厂的排放水不是污染源。治理小镇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严格控制污染源。6(2011汕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澳洲草原广阔,天然牧草资源十分丰富。自1925年起,从印度和马来西亚引入当地没有的牛、羊等家畜,大力发展畜牧业。几年后,千万头牛的粪便覆盖了草场,牧草大量枯死,同时蝇子蔓延,使澳洲草原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后来从亚洲引进蜣螂,它们把牛粪滚成

9、团堆运到地下,既消除了牛粪又肥沃了土壤,还控制了蝇子,有效地解决了生态危机问题,使澳洲草原又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1)上述事实表明,在引进牛、羊前,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呈现_状态。(2)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人们引进牛、羊的目的是_。(3)引进牛、羊后导致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是_。(4)蜣螂是这个草原生态系统的_(功能类群)的重要成分。(5)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_。(6)引进牛、羊发生生态危机这一事实给人们的启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要_。(7)最后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_。答案(1)功能上的动态平衡(2)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导致

10、生态平衡失调(4)分解者(5)一定限度的,如外来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6)遵循生态工程建设的协调与平衡原理(7)人类活动只有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及整体性原理,在原有平衡基础上,建立新的生态平衡,才能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同发展。解析(1)引进牛、羊之前,澳洲草原广阔,牧草丰富,各种生物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处于动态平衡状态。(2)引进牛、羊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发展经济。(3)牛、羊的引进,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破坏了原有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4)蜣螂将牛粪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回归到无机环境,是分解者。(5)生态系

11、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度的,即生态环境具有环境承载力,若生物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6)人类的生产活动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如协调与平衡原理即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生物数量要与环境的承载力平衡。(7)人类活动应遵循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7(2011岳阳一模)依据生态学原理对农村家庭生活用燃料、厨余垃圾和庭院养殖进行整体设计,构建的庭院生态系统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工程设计将猪圈养在温室内的目的是: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为猪提供_;温室给猪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_环境。(2)该生态系统中的_都可以作为沼气池中发酵的原料。经过发酵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以

12、_。沼气池中菌群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3)该生态工程设计的优点是_。答案(1)氧气温度(2)人畜粪便、秸秆、厨余垃圾作为肥(饲)料分解者(3)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产生;物质(废物)再利用;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物质循环利用解析农作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猪利用,温室温度高,给猪提供了热量维持体温,减少了猪自身的能量消耗。人畜粪便、秸秆、厨余垃圾等可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渣、沼液作为肥(饲)料。沼气池中菌群属于分解者。该生态工程减少废弃物产生,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8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许多中学都开展了以环境调查为中心的系列环保活动。同学们环保意识、环境责任感和环境道德有了很大的提高,该项活动还需你的参与。(1)请你确定一个环境污染调查的课题,并简单陈述选题理由。注:注意所选课题开展调查研究的可行性,尽量选择较“小”的题目。选题范围可涉及我们生存环境的各种因素,也可涉及人们的环境意识、环境责任、环境道德等人文领域。课题名称:_。选题理由:_。(2)简要拟订出我的调查方案调查的对象(或内容):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