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95293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材料所述现象,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中央集权 B官僚政治 C家国一体 D君主专制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 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 B平民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 C门第观念在民间消失 D科举成为入位的唯一途径3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

2、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4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被迫交出权力。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A.法律至上 B分权制衡的原则 C.两党政治 D联邦制5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这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3、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6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炮火中飘扬!飘扬!”歌词所反映的事件A出现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B发生在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反映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情况7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飞过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了“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阴影,此“阴影”是指A1961年柏林危机

4、 B苏伊士运河战争 C 1964年越南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8中美建交公报公布当天,美国政府声明:“今后,美国人民和台湾人民将在没有官方代表机构,也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保持商务、文化和其他关系本政府将寻求调整我们的法律和规章,以便在正常化以后的新情况下得以保持商务、文化和其他非政府的关系。”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美国与台湾交往属民间交流美国政府仍将插手台湾问题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 B C D9巴黎公社用革命方式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所有公社职员的工资不得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等等。这些做法给我们留

5、下的经验主要有 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人民公仆工农联盟 A B C D10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该条款体现了A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B 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 C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D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11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世界 B.世界多极化格局

6、的最终形成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2.1948年,在一批运往希腊的物资上印有这样的标志(如右图),标志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正中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现象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相关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3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一书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群雄竞起”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权力真空B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新

7、一轮扩张C美国失去对全球事务主导作用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4五行大义(隋朝)社会等级排序:仕 庶 农 商 工;二十五等人图(唐朝)社会等级排序:士 工 庶 农 商.对以上两文献社会等级的排序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反映了所属时代社会观念的变迁;仍然受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影响;工匠身份在唐代发生了明显变化;唐朝放弃了农本政策A. B. C. D.16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17.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

8、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B.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A以欧洲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英国爆发C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D工业革命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9.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也发明了耕作的机器,使用了更好的耕作方法,但是看来也够奇怪的,这些也同样使许多穷苦的人民更加穷苦,并把成千上万的家庭从英国较小的农场中赶了出来。”( 英国通史)这一材料表明英国工业革命推动农业生产

9、的革命性变化加速了农民与土地的分离 加剧了农村的贫富分化 加快了农村人口的流动AB C D20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第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周恩

10、来向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布送达了新中国成立的建国公告,表示新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10月3日,美国务院发言人宣称:中共政府在公告中没有作出承担国际义务的保证,美国在目前情况下不会予以承认。1950年4月30日以前,美国官方人员全部离开中国大陆,并从此失去了直接对话的所有渠道。刘成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材料二 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讲话材料三 据报道,2012年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近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就经贸、人权、军事安全等问题批评中国,并声称若其

11、当选总统将对华采取强硬立场。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答问时表示,维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是两国共同利益所在,是双方共同的责任。“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才是负责任的政治家。一些既不负责任,也毫无根据的论调不值一驳。”他说。对抗的原因:美国霸权主义的推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共同利益”是什么?“走到一起” 在国际上有什么积极作用?“走到一起”对中国有什么积极作用?(3)据材料三,概括当今中美两国的关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从中美两国关系发展变化中,你有什么认识?22(13分

12、)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 材料一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13、。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2分)“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2分)(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