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49讲 海洋地理(海洋水体)湘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95216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49讲 海洋地理(海洋水体)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49讲 海洋地理(海洋水体)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49讲 海洋地理(海洋水体)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49讲 海洋地理(海洋水体)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49讲 海洋地理(海洋水体)湘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49讲 海洋地理(海洋水体)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49讲 海洋地理(海洋水体)湘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海洋地理【全书知识框架】第一章 海洋水体【本章知识框架】【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海洋水体海水的温度和盐度 海水的运动 “海气”的相互作用【基础知识梳理】一海水温度与盐度(一)海水的性质海水的性质包括海水的各种理化性质,但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标是海水的_和_,许多海洋现象都与海水的这两项有关。(二)海水温度及其分布概念是海洋热能的一种表现形式热源_是海水最主要的热源海水温度分布水平差异季节变化同一海区,一般夏季水温高于冬季纬度变化不同海区,一般低纬度水温较高,高纬度水温较低弯曲因素海水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局部地区因受_和_的影响而发生弯曲垂直变化由于海水的导热率很低,

2、海水温度还表现出向深层递_的垂直差异;其递减是上层减速大于下层,海洋深处水温趋于均匀。(三)海水盐度及其分布概念是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_,用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来量度。海洋平均盐度3.5%主要盐类物质氯化钠(味咸)和氯化镁(味苦)影响盐度因素主要因素_量与_量其他因素陆地淡水汇入、洋流性质盐度分布规律水平分布从南北半球的_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垂直分布基本趋势是随深度增加而_,即上层盐度低,下层盐度高。季节变化夏半年为盐度_期,冬半年为盐度_期二海水的运动(一)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海水运动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波浪、_和_三种形式。(二)海水运动

3、的主要形式波浪概念是出现在海洋表面及其内部的各种_现象的总称。四要素波峰、波谷、波长和波高分类风浪、海啸和潮波三种作用是影响海岸发育、演化的主要因素潮汐概念在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海水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水平运动的叫潮流(又分旋转流和往复流两种),垂直运动的叫潮汐。主要因素月球引潮力为主,太阳引潮力为次。潮汐分类因时因地而异,可分为半日潮、_潮、混合潮三种洋流概念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_和_的大规模海水运动。分类成因分类_流、_流和补偿流主要因素:世界大洋表层洋流的产生和运动方向与海洋上的_风有密切关系,其环流模式与_风系和_系统极为相似。性质分类暖流一般而言,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

4、为暖流寒流一般而言,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影响较大的洋流系统赤道流主要包括北赤道流和南赤道流,分别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动而成其次是赤道逆流,其位置与赤道无风带相吻合,为补偿流_漂流海水在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在南半球即西风漂流,在北半球为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南极绕极环流在_东风作用下形成的表层大洋环流,是世界大洋中唯一绕地球一周的洋流。三“海气”的相互作用“海气”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形式液体物质交换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多种形式。_和_是海气间水量交换的重要方式。气体、固体物质交换气体交换以二氧化碳交换最为重要固体交换主要有沙尘、枝叶和盐分影响对_运动和全球水热_具有重要的_作用

5、大气环流是洋流形成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全球水热交换、传输,最终达到动态平衡状态的最主要方式。海洋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厄尔尼诺成因太平洋中部的_减弱是导致厄尔尼诺的直接原因影响破坏了原有的水温分布格局,并引起大气环流的变,从而导致环赤道太平洋地区,甚至全球气候变化。旱变涝,涝变旱,是最主要表现。拉尼娜成因一般认为成因与厄尔尼诺基本相反,是信风过强而成。影响对环赤道太平洋地区的影响也与厄尔尼诺相反。【疑难突破】一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及原因(一)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影响因素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同一海域:夏季冬季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不同纬度:低纬高纬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同一纬度:暖

6、流区寒流区洋流的性质垂直水温分布规律1 000米以内: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海水导热率低,太阳辐射集中在表层1 000米以下:变化很小,经常保持低温(二)盐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及原因1盐度、海洋表层温度、蒸发量、降水量等地理因素的纬度变化规律比较2盐度随纬度变化的原因海域AB、CD、E盐度低高低纬度带赤道附近副热带海域副极地海域太阳辐射较强强较弱气温高较高低蒸发量较大大小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上升下沉上升降水多少较多蒸发量比降水量小大小备注(1)由于热赤道位于北半球,加上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汇入海洋的地表径流多,赤道以北的盐度更低。(2)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汇入海洋的地表径

7、流多,D海域的盐度更低。(三)海洋表面平均盐度的分布规律南北方向变化东西方向变化特殊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逐渐递减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图示原因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量降水量,盐度高。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蒸发量,盐度偏低。副热带向高纬度:温度逐渐降低,蒸发逐渐减弱,盐度逐渐降低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蒸发较强,寒流经过的海区蒸发较弱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常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几乎没有淡水汇入;红海比较闭塞,与大洋海水的交换少纬度较高,气温较低

8、;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区较闭塞,又有大量淡水汇入二列表对比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东南信风强弱赤道逆流弱强太平洋水温大洋东岸降低增加大洋西岸增加降低沃克环流增强减弱或消失气候大洋东岸降水更加减少降水增加大洋西岸降水增加降水减少对全球的影响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广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关联性拉尼娜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年之后三图示法理解海水温度分布规律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典型例题精讲】例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附近的海域。(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

9、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_附近海域。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 _。(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_、_、_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及读图析图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蒸发量变化曲线比较接近,在南北回归线附近,海水盐度出现最高值,因为这里蒸发旺盛,降水稀少。第(2)题,赤道附近由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因而海水盐度较低,海水盐度曲线呈波谷状。第(3)题,南纬60附近几乎全部是海洋,而北纬60附近

10、陆地面积大,有大量淡水注入,对海水起了稀释作用,故盐度较南纬60附近低。第(4)题,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影响海水盐度高低的因素有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等因素。【答案】(1)蒸发量 回归线 (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 (3)34 南纬60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海区基本上全是海洋 (4)蒸发量 降水量 入海径流量。例2(2010年上海卷文综)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海底原油向外泄漏。借助大风和洋流,浮油“魔爪”不断伸展,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下图(洋流模式示意图)中表示墨西哥湾暖流的是 ( )A BC D【解析】墨西哥湾暖流属于北半球中低

11、纬度(顺时针)大洋环流部分,位于大洋西部自南向北流。【答案】B 【课堂训练】1当圣诞节前后,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分布如下图所示时,秘鲁渔场一片萧条,海面上满是烂鱼死鸟,成为一片毫无生气的“死海”。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1)分析图甲中AB间的风向及成因。(2)指出图乙中A、B间的水流运动方向(用箭头表示)。(3)为什么此时秘鲁渔场会成为一片“死海”?(4)当出现上述现象时,我国冬半年天气将会怎样?为什么?2(2010江苏盐城调研)读“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图中甲处盐度等值线的数值是_。甲、乙、丙三处盐度变化的原因是_。(2)B、C两处盐度相比,B处盐度_ (大

12、于、小于)C处盐度,原因是什么?(3)A海区重要的海洋资源是_,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4)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_ (填字母)海区的水温升高有关,该现象对澳大利亚气候产生的影响是_。32009年7月16日上午,中国第三批海军护航舰艇编队从浙江舟山某军港起航,经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到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总航程五千余海里。读右图回答问题。(12分)(1)A港是_,位于北极圈内,却成为不冻港,试分析原因。(2)中国海军舰艇进入红海后,舰艇的吃水深度减小,为什么?(3)护航舰艇编队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后会逆水逆风,试分析其原因。4(2011重庆月考)下图示意为南极大陆和周边海区缓慢的水循环与洋流运动,其中图中序号表示的是冰体的流动。据此并读图完成(1)(3)题。(6分)(1)图中序号分别代表水循环蒸发和升华环节的是 ( )A B C D (2)图中与示意的是洋流运动,引起此海区海水大规模运动的首要因素为 ( )A盐度差异 B热量差异 C密度差异 D风力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