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六套汇编(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学无****5 文档编号:136794098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六套汇编(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六套汇编(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六套汇编(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六套汇编(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六套汇编(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六套汇编(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六套汇编(附答案解析)(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六套汇编(附答案解析)2020年广东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一)(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1、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A棉纺织品B景德镇的瓷器C刻有文字的甲骨D圆形方孔半两钱【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殷墟青铜器的考古发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商朝迁都到殷以后的社会状况,尤其是青铜器制造业得到了发展,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可以为研究殷商的历史提供确凿的证据。所以C符合题意,ABD项均不是商

2、朝时期的,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记听课笔记是历史学习的好习惯,小张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A齐桓公首霸B商鞅变法C郡县制确立D百家争鸣【答案】B【解析】依据关键词“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门立木取信”为商鞅南门立木的历史典故,商鞅推行革新时,为了取信于民的故事;“建立县制”、“奖励军功”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3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下列措施能在根本上体现中央集权的是A建立皇帝制度B地方推行郡县制C在中央设立承相、太尉、御史大夫D统一

3、文字、货币、度量衡【答案】B【解析】郡县制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B正确;AC属于秦朝的中央制度,排除;D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不能从根本上体现中央集权,排除。故选B。4公元前112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明年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了标准货币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表述错误;C项汉武帝采用了推恩令的方式,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项汉

4、武帝采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式,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A项符合题意,故选A。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经济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三国鼎立局面出现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海外贸易发达D丝绸之路开辟【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北方战乱,北人南迁,南迁的北方人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所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B项项符合题意;三国鼎立局面出现是在东汉末年,排除A;海外贸易发达是在宋朝时期,排除C;丝绸之路开辟是在西汉时期,排除D。故选B。6某校开展以“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示活动,某班的手抄报内容是:毕昇与活字印刷术、关汉卿与窦娥冤。与此科技文化成果对应

5、的历史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宋朝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书,关汉卿是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所以这些科技文化成果是宋元时期的成果。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7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郑和小名“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爪哇有“三宝庙”“三宝洞”,新加坡有“三宝山”。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推断出最合理的结论是A这些国家和地区对郑和充满着爱戴和敬意B郑和威名远播致四方拜服,对其奉若神明C郑和下西洋最远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落后,特别

6、喜欢宝藏【答案】A【解析】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马六甲有“三宝庙”,印度尼西亚爪哇有“三宝庙”“三宝井”三宝洞”,新加坡有“三宝山”等,这表明当地人民对郑和充满了爱戴和敬意,说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过这些地方,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是从题干材料中可以推断出的最合理的结论,不符合

7、题意;故选A。8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A设立关卡、禁绝贸易B抑制商业、实行海禁C重农抑商、打击海运D征收重税、限制商贸【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对清朝的闭关锁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及理解文言文题干材料的能力。材料前者是通过增收关税来限制商业,后者是严格限制出海的海禁政策,结合题体现了清朝后期抑制商业发展,实行海禁政策。ACD都概括内容不全面,具有片面性。所以答案选B9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大一个国家开放贸易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

8、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年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列强为改变这一“奇怪的结局”,发动了()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英国与法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马神甫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B项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是1840年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与题意不符;甲午战争是1894年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是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由此分析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历史图示是对历史进程直观而简明的表述。下面的示意图有

9、助于我们了解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答案】B【解析】依据示意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地主阶级为巩固统治,进行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但甲午战争威海卫溃败,宣告洋务运动失败。先进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但也未成功。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与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关,题干没有体现出来,排除;C项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题干没有体现,排除;D项

10、是五四运动,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故选B。11下图檄文中出现“万户涕泪”的原因是A二次革命B袁世凯复辟帝制C护国战争D军阀割据【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复辟帝制,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积极反抗,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2“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信息“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

11、航迹”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由于敌人的搜查,大会转移到浙江嘉兴的一条游船是举行。故A符合题意;中共二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13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采访所得到的资料,于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详尽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这反映出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建立B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C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D长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红星照

12、耀中国一书,详尽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看出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建立于194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排除;D项在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C。14对下列四副图片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全民族抗战B敌后战场的抗战C正面战场的抗战D第一次国共合作【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东北抗日武装、血战台儿庄、冀中抗日武装回民支队、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前线、都是中国人民抗战的史实,其中有敌后战场的抗战、正面战场的抗战

13、,因而主题为全民族抗战。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北伐战争时期,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5下表所列内容为20世纪中国某一历史事件具有的意义。据此推断该事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C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D抗美援朝【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

14、主人,所以A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与表中所列内容不符,排除。故选A。16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实是一场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整合运动,这场运动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有效整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该“运动”的第二阶段是( )A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B全行业公私合营C农业互助组D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农业合作后运动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因此该“运动”的第二阶段是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D。17“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是哪次会议的主题A中共十九大B中共十八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二大【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A符合题意;中共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B排除;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排除;中共十二大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排除。故选择A。18下图是1972年2月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Nixons China Odyssey(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签署中美联合公报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