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及缓解措施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94039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及缓解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及缓解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及缓解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及缓解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及缓解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及缓解措施(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及缓解措施摘 要幼儿入园焦虑是幼儿无法自行度过入园适应期的必然产物,在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定阶段中对幼儿生理、心理具有极大考验。如今许多家长以及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时常常慌不择路,多数时候只是倾向于从表面减少幼儿哭闹不适等外显行为,而忽略幼儿内心潜在的严重问题,由此导致幼儿入园焦虑问题逐渐加剧并长期缺乏具体可行的有效缓解措施。本文以全方位分析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并针对具体现象提出有效缓解措施为研究核心。基于焦虑相关理论概述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幼儿入园焦虑现象进行高度总结梳理,阐述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形式为哭闹抵抗和异常平静,

2、从教师、幼儿园、家庭三方面着手,具体提出缓解因幼儿个体差异产生不同焦虑表现的措施,主要包括:教师提高专业能力水平,教师重视幼儿焦虑现象,教师关注个别幼儿情绪,幼儿园为幼儿创设温馨舒适环境,家园合作调整幼儿作息规律,加强家园有效沟通,家庭教养模式向民主型转变,家长保持自身情绪稳定。本研究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获取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有效措施,进而保障家园共育的有效性得以切实提高。关键词: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小班幼儿入园焦虑原因及缓解措施1 绪论1.1 研究背景入园焦虑是幼儿在入园阶段出现最多的情绪障碍,也是影响其在园学习生活质量的首要因素。经研究表明,幼儿入园焦虑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幼儿生

3、理、心理造成不良后果。在生理上长时间以焦虑情绪为主要情感,导致幼儿抵抗力下降,因此很多幼儿在入园一周左右会生病,如感冒、发烧、腹泻、呕吐等,更严重者会降低幼儿智力活动的效果。在心理上焦虑不安情绪不利于幼儿良好性格的养成,反而会促使幼儿自卑、胆小甚至暴力倾向等,严重影响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解决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是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大环境的驱使下所必须完成的任务。基于此,本文从教师、幼儿园和家庭三方面进行实证探究,旨在为缓解幼儿入园焦虑寻找最切实有效的实施策略。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2.1 研究目的幼儿入园焦虑是每年九月份幼儿园老师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也是新入园幼儿家长为之头疼的问题。

4、幼儿入园焦虑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必经的一次考验,其实属正常现象。它是焦虑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导致的心理情绪和外在行为的不适应。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会对幼儿今后的身心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尽管目前在幼儿入园焦虑的问题上已经受到众多幼儿教师以及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但是幼儿教师、幼儿园以及家庭各方在处理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现象时仍出现较多不妥当的行为和问题。由此本文以缓解小班幼儿入园焦虑行为为出发点,通过对小班幼儿在焦虑时表现形式的分析,探究在教师、幼儿园和家庭三个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并相应的提出缓解措施。在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实现高质高效的家园

5、共育。1.2.2 研究意义适当的焦虑会促使幼儿更出色的完成任务,而过度的焦虑则会导致幼儿产生心理障碍使幼儿变得退缩,同时对今后的人格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一直以来人们都将幼儿看作是一群快乐的小天使,却未曾注意到潜伏于他们内心紧张和恐惧不安的情绪,甚至有一些家长和幼儿教师完全忽视幼儿在入园时焦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落实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目标,完善建立幼儿社会性行为的体系,这对于新形势发展下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从实践方面着手,依据在幼儿园实习期间的调查分析,总结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从教师、幼儿园以及家庭的角度出发,为合理妥善的处理焦虑行为提供缓解措施。同时为幼儿更快的适应集体生活

6、提供路径,推动交往沟通能力的不断深入,保障家园合作的紧密衔接。1.3 研究现状1.3.1 国外研究现状由于国内外教育理念的不同,国外幼儿从小的自理能力较强,善于与大自然、与周边陌生的环境接触,因此幼儿在入园时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太大的不适应,也就是说幼儿入园时的焦虑问题较国内相应的有所减少。即便如此,国外的教育研究者依然注意到个别幼儿入园焦虑的问题并对此展开研究。国外对于影响幼儿入园焦虑因素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幼儿入园时,而是在幼儿身处家庭教养中就已开始。2018年在新生入园教师应对策略中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指出,父母对待幼儿的态度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幼儿的入园适应起着不

7、可忽视的作用1。由此可见,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入园焦虑有着一定的影响2。家庭环境是幼儿最早接触的环境,对幼儿的情绪发展有着最直接的感染,进而在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相关情绪经验上起着主导作用。2018年,学龄前儿童焦虑心理与行为问题关系的探讨一文中Mc Donald、Spence学者写到,学龄前儿童入园焦虑情绪与其认知水平有限、高估外界环境的危险密切相关3。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采取不同措施使幼儿渐渐产生对幼儿园的良好表象,有利于幼儿产生入园的良好情绪。以上研究表明,国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幼儿入园焦虑的影响因素,以幼儿情绪发展为主线,重点着力于家庭教育,从根本上探究幼儿入

8、园焦虑问题。1.3.2 国内研究现状国家之兴衰,在乎人材;人材之盛衰,在乎教育。显然教育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首位的幼儿教育更是占据了不容小觑的地位。在重视幼儿教育的同时各种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幼儿顺利入园学习是幼儿教育得以开展最基本的保障,但幼儿在入园时产生的焦虑却是最容易出现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随着幼儿园入园率被引起重视,入园焦虑问题也正在不断的引起关注。由于以往对幼儿入园焦虑问题的研究并不全面且趋于理论,导致教师、幼儿园以及家庭方面在实际面对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时束手无策。2013年,张晓艳在有效应对幼儿入园焦虑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指出,入园焦虑是很多家长和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适当的焦虑对

9、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而过度焦虑则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帮助幼儿摆脱入园焦虑顺利入园是当下幼儿教育的重点问题4。而现如今的幼儿园大多存在对幼儿入园焦虑问题有认识视但无计可施现象。2016年,陈露菲,童小青在让幼儿成功迈向幼儿园的第一步一文中,通过对幼儿入园焦虑现象的研究,提出采用家园沟通、创设环境、亲子活动、家长工作相互配合来缓解幼儿入园焦虑5。就目前对幼儿入园焦虑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来看,虽然幼儿入园焦虑问题已经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幼儿入园这一问题仍有待落实。2017年,郁倩倩在如何让幼儿爱上幼儿园一文中,以新入园幼儿悦悦为观察对象,通过对其入园前能力了解

10、和入园后焦虑表现的深入研究,提出以家园共育为主导,教师、环境共同参与的方法来缓解幼儿入园焦虑6。从以上国内研究中,可以看到由于我国对于幼儿入园焦虑问题的不够重视,导致很多缓解入园焦虑的研究流于理论形式,与实践结合并不完善。因此全方位重视幼儿入园焦虑,并在研究的不断深入中提出更具体可行的缓解措施,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长期探索的重要领域。1.4 研究内容本论文针对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原因及缓解措施进行研究,根据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小班幼儿入园时焦虑现象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缓解措施。首先对目前小班幼儿入园焦虑情况的研究背景进行阐述,结合相关方面的其他研究,陈述幼儿在入园时

11、的心理情绪与外在行为对后续园中一日活动的重要影响作用。该研究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将进一步阐述缓解幼儿的焦虑现象对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国外的此类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吸取与借鉴。其次通过与相关幼儿焦虑现象内容的结合,针对论文的理论研究明确幼儿园、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概念。接下来论述小班幼儿在入园时的焦虑表现形式,采用观察法与访谈法对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在处理此类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行深入了解,并结合幼儿的表现进行系统分析。然后重点阐述从教师、幼儿园、家庭三方角度分析小班幼儿在入园时产生焦虑的原因,对其进行分类总结。最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三方面因素产生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缓解措施。

12、1.5 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方面的论文、著作、期刊等资料,进行收集、阅读与分析关于小班幼儿在入园时的不同焦虑表现,根据需求合理有效的分类研究资料,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在幼儿园小班实习期间,就幼儿教师、幼儿园、幼儿家庭三个方面对解决幼儿入园焦虑时的缓解方式进行观察,记录总结幼儿在此过程中心理以及外在身体方面出现的问题。着手在观察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对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如何应对幼儿的焦虑现象以及家长怎样看待幼儿入园焦虑的问题,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本文的措施提出提供有利的现实依据。2 相关概念界定2.1 幼儿园幼儿园旧称蒙养园、幼稚园,是对幼儿进行集中保育和教

13、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作用在于对幼儿进行预备教育,其课程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家庭接触的第一社会环境,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培养其与同伴分享合作的意识,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性格,最终促使幼儿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幼儿得以顺利入园,是幼儿园开展工作的前提,也是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关键一步。2.2 小班幼儿小班幼儿是指一群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即年龄在4岁之前,刚刚升入幼儿园的幼儿。年龄特点上爱模仿,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极易出现反抗现象;身体行为上肢体动作发展速度较快,已能实现坐、走、爬、钻等基本动作,并具有在保障看护的情况下

14、扶着栏杆完成上下楼梯的能力;心理情感上处于敏感期,情绪不稳定,有积极的情感表现:依恋、快乐、自豪和兴奋,这有助于幼儿积极人格、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还有消极的表现:紧张、恐惧、忧郁和烦恼等往往会使幼儿处于压力的不安中7。小班幼儿时期是其心理健康成长的黄金期,独立自信的良好品格、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社会性行为的养成皆在此重要时期完成8。2.3 入园焦虑入园焦虑是一种情绪障碍,指幼儿在初入幼儿园这个陌生环境时,因害怕与亲人分离而产生的担心、忧虑情绪9。其表现为哭闹、恐惧同时还可能伴随不正常进餐、午睡,甚至出现烦躁不安、发呆静坐等现象10。这种现象在新生入园时十分常见,幼儿入园总是要经历哭闹、破灭和超

15、脱三个环节,从而适应幼儿园生活11。也有学者将入园焦虑定义为陌生人焦虑,相关研究表明:在多种多样引发幼儿产生焦虑的原因中最为常见就是来源于对陌生人的恐惧,幼儿园的新生在面对全新的人际关系及陌生环境时产生的焦虑,同时也是幼儿入园焦虑问题的源泉12。综合以上定义,本文将幼儿入园焦虑界定为: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因与依恋对象分离,周围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在心理情绪和外在行为上的一种不正常反应。3 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形式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形式因幼儿个体差异而大不相同,通过对小班入园焦虑幼儿的长期观察总结出其主要表现为哭闹抵抗和异常平静。哭闹抵抗是小班幼儿在开学之初,为表达与亲密家人分离的伤心痛苦

16、而经常采取的方式13。在进入幼儿园与家人分离之时,幼儿本能表现为抱紧家人并大声哭闹,当教师强行接过时,有的幼儿反抗、挣脱,有的可以顺从但依旧哭闹。因幼儿自身性格特点及家庭环境等各方影响因素不同,幼儿的入园焦虑程度、表现也大不相同,经实际观察将幼儿哭闹表现总结为以下四点:分离哭闹型、感染哭闹型、间歇哭闹型、持续哭闹型14。分离哭闹型幼儿只在与家人分离时因不舍而哭闹,家人走后在老师的安抚下即可停止哭闹,并且对幼儿园生活充满好奇,能很快适应新环境,这是小班幼儿入园初期最为常见的的一种焦虑表现,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入园焦虑现象;感染哭闹型幼儿性格温和,情绪易被他人带动,由于对陌生环境的暂时不了解,对幼儿园生活仍有戒备心理,只要有哭声出现,在不良情绪的感染下,很快哭成一片15。但这类跟随哭闹的幼儿很快会对新鲜事物提起兴趣,停止哭闹;间歇哭闹型幼儿会在进餐或午睡等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