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学分析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93036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学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学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学分析摘要: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物价持续上涨,房价不断飙升,经济逐渐过热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中央银行近期频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本文通过分析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使用原因,对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经济后果进行详细阐述,并作出合理建议。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频繁提高;经济后果;对策建议1 引言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投资需求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增势显著,由此也带动了通货膨胀现象的逐渐加重以及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不断突显。因此,经济学家不断对经济政策进行分析,力求找出最有效果的经济对策。实践证明,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在

2、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调整利率水平,影响银行的运营成本及利润,还能够确保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现金对付能力,控制货币供应量。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作为中央银行的重要货币政策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广泛研究与关注。 在部分西方国家,由于经济运行背景不同,法定准备金率普遍偏低甚至为零。而在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被频繁调整,其中隐藏的实质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差异。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做具体分析。 2 存款准备金制度介绍2.1 存款准备金政策简介 存款准备金主要用于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满足资金清算需要以及保证客户存取款等工作中,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

3、存款准备金率做出具体规定,并严格按照规定强制要求其按照规定计提并上缴存款准备金,这部分资金必须按期上缴,不能被肆意动用。而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央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限制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数额,有力的保证了客户在银行中的提款需要。当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所需上缴的准备金数额增加,用于投放贷款的数额减少,导致社会信贷总额的减少;当中央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时,则商业银行所需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减少,投放社会的贷款数额增加,使社会可运用的资金来源增多。存款准备金政策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随着金融制度的不断完善,法定存款准备

4、金制度越来越成为货币政策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共同构成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2.2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特点 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会直接引起货币乘数的变化,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货币银行的业务规模以及派生存款的水平。除此之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规模,超额准备金与法定准备金的比例等也会受到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影响。归结起来,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存款准备金政策能够有效的保证商业银行等的资金流动性。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保留一部分资金以便客户取款的需要,规范了银行的业务行为,避免银行受利益诱惑而将大量资金贷出,

5、确保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有利于银行业务的开展,从制度上避免了由于银行过渡放贷而导致的资金流动性与清偿性减弱情况的发生。第二,存款准备金政策可以帮助中央银行集中信贷资金。中央银行通过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来履行职能和办理清算,并向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支持,以此来贴补不同地区和银行的短期资金不足。第三,存款准备金政策能够有效调节货币供给量。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直接影响货币乘数,进而会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派生存款的能力。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时,商业银行派生存款能力降低,反之升高。因此,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量,实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2.3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局限性存款准备

6、金制度在其发挥对经济宏观调控的重大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局限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金融创新使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减弱。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依靠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实现的。只有在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比较稳定的基础上,存款准备金制度才能发挥其经济作用,从而使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做出调整。如今,金融创新改变了这一条件,它使得商业银行可以较容易的通过货币市场改变其超额准备,削弱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第二,政策的时滞削弱了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中央银行对国内经济形势的认识到采取措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立刻达到目标,这就产生了政策的时滞,这种时滞严重的影响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果。第三,国际贸易

7、顺差使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减弱。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面临着贸易顺差数额巨大的问题,这也使得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严重。由于外汇占款数额的庞大,使存款准备金政策效果大大减弱。3央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原因3.1 我国经济的运行受流动性过剩压力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领域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并引起了总体价格水平居高不下,流动性富余等经济现象。更加值得人们人们注意的是流动性过剩问题正在从银行部门向资产部门逐渐蔓延,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势在必行。因此,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做出调整,以此宏观经济手段来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3.2 我国经济增长率持续升高 我国的GDP增长居

8、高不下,全年的经济运行持续升温,国家必须采取相关政策使国家经济平稳运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手段之一,能够有效的控制我国经济的过热增长。3.3 投资增长率高速增长2007年,我国总投资额达到140000亿美元,投资总额增长幅度连续多年超过GDP增长幅度,预计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将占GDP的57%。投资过热会导致一系列经济问题的发生,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必须适当的抑制投资增长势头,防止投资增长率的过渡涨幅。3.4 信贷投放量不断增加由于贷款利率的提高,新增贷款额不断增加,这会直接造成资金的流动性过剩,导致经济运行的持续升温以及投资总额的进一步增加。为防止这一现象愈演愈烈,需

9、要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控制信贷投放量。4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经济后果4.1 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对银行业的影响第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必然会引起银行盈利状况的改变。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相比市场利率,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的支付利率要低得多。存款准备金对于银行信贷以及债券资产而言属于低收益资产,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影响银行业的赢利能力,使其盈利状况发生恶化。但是,以客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对银行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大。虽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造成银行贷款规模的减小以及资产流动性的削弱,但是依据目前的利差情况,对其影响程度是非常小的。另一方面,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如果只是对冲了由于外汇

10、流入增加而被动扩张的流动性,并未削弱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话,并不会减少银行原有的净利息收入,只是银行新增的盈利能力会有略为下降。第二,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不对称。由于存款准备金制度对所有的金融机构一视同仁,这就使原本不存在信贷扩张问题的中小银行也要受到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强制紧缩其并不过剩的流动性,导致其盈利能力的下降,使中小企业与农村贷款难问题进一步加深。在认识到这一问题后,我国对货币政策进行改进,调整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央行决定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对于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是中西部地区涉农金融机构差别对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避免了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对金融机构的影响不

11、对称的问题,从制度上兼顾了效率与公平。4.2 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对流动性管理的影响虽然存款准备金制度在对经济调控的灵活性方面略显不足,而且其政策效果受到超额准备金的制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近些年的实践操作中,存款准备金政策在资金流动性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只是在现有基础上为经济结构调整营造出相对稳定的金融货币环境。这是因为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国际贸易顺差导致的大量资金的流入,中央银行被迫加大基础货币的投放量,追其本质,它是一种内外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只有加强存款准备金政策与其他货币政策的配合,调整货币政策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

12、决流动性过剩问题。4.3 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货膨胀现象,却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尤其是中小企业。企业如果在银行贷不到款,就会向民间筹集资金,这导致了银行行存款的大幅减少。再加上近些年来股市萎靡,银行存款利息过低,民间借贷逐渐兴起。虽然民间借贷利息高,风险大,但却仍然有大量银行资金流入民间贷款业。论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银行利率非市场化。居民和企业等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主要是由于银行存款利率过低,导致存款实际价值贬值。为了存款的保值,增值,人们更愿意将钱作为房地产,股市等的投资,从而导致存款资金从银行流入民间。第二,投资渠道单一

13、。由于银行存款利率低,人们为了对资金进行保值,纷纷进行投资。先是对股市的投资,然后转向房地产业,之后转向民间借款行业,刮起了一股“赚钱风”,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加入其中。5 提高货币政策使用效果的对策及建议 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想要提高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使用效果,就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具体内容,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传导机制。下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提高货币使用效果提出几点建议。5.1 建立有效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避免“一刀切”问题的出现,货币政策应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

14、改革金融货币体制。只有这样,存款准备金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5.2 加强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协调与配合 对于以后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我们必须加强沟通,理顺关系,不断建立健全系统的、科学的宏观调控机制,加强政策与政策之间的配合,确保货币政策的连续性、有效性。并且要做好预案准备,避免经济失控现象发生。5.3 不断完善外汇占款的冲销策略与手段货币政策应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加强货币政策的创新与其他政策的配合,与时俱进,才能够使货币政策发挥其最大的使用效果。因此,不断完善外汇占款的冲销战略与手段是建立健全货币政策机制的重要内容。5.4 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 存款准备金

15、率政策的使用必须兼顾国家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利益,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既要抑制中央银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又要避免商业银行成本的过度增加。因此,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对于央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意义重大。5.5 利用税收及价格等经济手段 为了增强我国经济的独立性,营造出一个内外资公平竞争的金融货币环境,我国必须优化产业结构,规范产业政策,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的投资与出口,合理改进外资投资的优惠政策。合理利用税收及价格等经济手段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6 结语通过以上分析,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

16、济平稳运行,但是如果频繁使用,就会给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显现出其较大的杠杆效应及灵活性的缺乏。所以,央行在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时,要遵循适时,适度的原则。在实行货币政策的同时,要注意适当加强政策的透明度,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加以引导,加强经济的宏观调控效果。除此之外,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制度,促进各地区经济平衡发展。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中的重要内容,其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不容忽视。相信在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存款准备金制度必将更加完善,我国经济结构定会更加健全。参考文献:1 周启宏.央行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J.中国金融、银行.2011,4(4):87-89.2 刘冰华,冯宝玲等.浅析央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产生的影响J.金融组织,银行.2009,19(1):32-32.3 刘亦文,黄静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