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以南京市S幼儿园为例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92888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以南京市S幼儿园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以南京市S幼儿园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以南京市S幼儿园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以南京市S幼儿园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以南京市S幼儿园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以南京市S幼儿园为例(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摘要 ABSTRACT一、绪论 1(一)选题缘由 1(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三)文献综述 2二、混龄教育与同伴交往 2(一)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 2(二)混龄教育对幼儿同伴交往的益处 7三、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8(一)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 8(二)问题成因分析 8四、混龄教育中对幼儿同伴交往的指导策略11(一)家庭方面 11(二)幼儿园方面 11(三)幼儿教师方面 12参考文献14致谢15附录16摘 要所谓混龄教育,是指将不同年龄的儿童(主要是3-6岁)随机分配到一个班级,使这些儿童在同一环境中发展、共同游戏、生活和学习。笔者以南京市S幼儿园的

2、混龄班为观察对象进行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在实习期间观察记录混龄教育中幼儿与同龄、异龄同伴进行交往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交往的方式以语言为主,主要类型是生活活动,并且同伴交往的发起者多集中于中大班。研究显示混龄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是有益处的,例如有利于幼儿语言、社会性和合作观念的发展,但同时,混龄教育中的同伴交往也存在一定问题,如年幼幼儿在交往中缺乏主动性、年长幼儿更愿意与同龄幼儿交往以及年幼幼儿在与年长幼儿交往中常处于被支配地位。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外部环境因素和幼儿自身因素,包括了家庭、幼儿园和幼儿教师,以及幼儿的外貌性格和幼儿间的熟悉程度,这些因素对于混龄教育中的幼儿同伴交

3、往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笔者分别对家庭、幼儿园及幼儿教师提出了建议,合作共育,帮助幼儿建立更全面的同伴交往关系,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关键词:混龄教育;幼儿;同伴交往;异龄交往ABSTRACTThe so-called mixed age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allocation of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s (mainly 3-6 years of age) randomly to a class, so that these children in the same environment develo

4、pment, common game, life and learning.The author takes the mixed age class of the Nanjing S Kindergarten to study the peer intercourse of the children, and observes the process of associating the young children with their peers and different ages in the practice period. Through observation, the way

5、of childrens peer intercourse in mixed-age education is mainly language, the main types are life activities, and the sponsors of peer exchanges are concentrated in large and middle classes. Research shows that mixed-age educ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for example, the d

6、evelopment of child language, sociality and cooperative concept,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mpanion intercourse in the mixed-age education also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initiative in young children, older children are more willing to interact with their peers and young children in the

7、 association with older children often at the dominant position.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re mainly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childrens own factors, including family, kindergarten and preschool teachers, as well as the appearance of young children and the degree of familiarity between

8、young children, these factors for the mixed-age education of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 has varying degrees of influence. Therefore, the author of the family, kindergarten and preschool teachers put forward the proposal, cooperative education, to help young children to establish a more comprehensive

9、 peer relationship,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hildrens peer interaction, so as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Key Words:Mixed-age education; children; peer interac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agesII一、绪论(一)选题缘由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施后,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虽然这个生育政策为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做出了一定贡献,

10、但同时也逐渐地露出了它的弊端,例如独生子女作为家中的独苗,备受家人宠爱,谦让和互相照顾在这些独苗们在与同龄人交往时都不是很懂。而2016年,“二胎”政策开始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二胎,与独生子女不同,越来越多的幼儿将拥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他们更需要学会如何和异龄的同伴相处,因此混龄教育逐渐显得重要了起来。笔者作为独生子女,对于混龄教育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正巧,大四时笔者就在南京市S幼儿园的混龄班实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选择了混龄教育中同伴交往这一方面作为选题,借助实习之便,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通过自然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幼儿园的混龄教育进行研究。观

11、察并记录幼儿与同龄同伴和异龄同伴交往的真实表现,掌握混合年龄班级交往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找出混龄班中幼儿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尝试分析问题成因及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是本次研究的核心。2.研究意义同龄以及不同龄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混龄教育中获得了更多的同伴交往的机会,因此发现现今混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策略,可以充分发挥混龄教育的独特作用,提高幼儿同伴交往的能力,让幼儿建立更健康更全面的同伴关系,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本选题的理论意义在于研究混合年龄教育中的同伴互动不仅有助于深化幼儿教育理论,也为课程目标的开发和课程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因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

12、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本选题的实践意义在于,混龄教育现在在国内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进行了许多相关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而研究混龄教育中的同伴交往,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提高混龄教育的质量,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三) 文献综述1.相关概念解析幼儿园混龄教育是指,在幼儿园中打破年龄限制,将3-6岁幼儿中处于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按一定人数比例进行编班,这些幼

13、儿在一起共同生活学习,可分为连续性和间断性混龄。华爱华.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学前教育研究J.2005,2本研究中的混龄教育是连续性的混龄教育模式。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共同活动或相互作用的过程。柳斌.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异龄交往是指,在幼儿园的混龄班中,年龄跨度为一岁或两岁的不同龄幼儿之间的交往行为,包括用语言、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交往意图。张更立.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2.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幼儿的混龄交往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当前关于混龄教育中同伴交往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异龄同伴交往的

14、特点。学者们分别从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和交往方式对异龄同伴交往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混龄交往对于各年龄段的儿童来说都有一种新奇感,都有想要与异龄同伴交往的愿望;在混龄交往中,女孩比男孩更容易扮演照顾幼儿的角色。(2)异龄同伴交往的作用,如异龄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性、情感、认知能力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异龄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包括幼儿自身因素、教师对幼儿的态度、物质环境和材料因素都影响异龄同伴交往的频率和质量。(4)异龄同伴交往的指导策略,如创设异龄交往的环境、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鼓励家长尽可能提供丰富的环境让幼儿多与异龄同伴交往等。二、混龄教育与同伴交往混龄教育独特的编班方式,对幼儿同伴交往具有一定的影响,笔者对此进行了以下观察研究。(一)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笔者所实习班中共33名幼儿,男生17名,女生16名。小班有11名幼儿,其中男生6名,女生5名;中班有12名幼儿,其中男生6名,女生6名;大班有10名幼儿,其中男生5名,女生5名。本研究共获得幼儿同伴交往行为事件325起,其中异龄交往行为事件占96起,笔者将在下文中给出研究结论并通过一系列图表来显示统计数据。1. 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交往方式分布情况混龄教育中幼儿同伴交往的方式主要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