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讨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92778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讨(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大学生的数量也在每年剧增,成为了一个不容小看的经济群体。学生消费群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大学生的消费观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其过度消费,有的甚至为了消费负债累累,这就对大学生的正常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并对其的家庭也是一个经济负担。此外,当代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多元价值导向对校园文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直接在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差异上能够反映出来。本文以M大学为例,基于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首先阐述了大学生消费的现状,其次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再次对大学生消费进行经济学分析

2、,最后提出了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的建议。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行为 调查1 绪论1.1 研究背景大学生消费观的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大学生成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成才不能缺少的要素。但是,帮助大学生,让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却不是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的努力。一直以来,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地位就比较特殊,也属于特殊的消费群体。在社会大背景之下,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大学生的消费日益多元化、超前化、现代化的发展。当然,如果大学生消费的主流十分理性,那么他们的消费就科学合理的。虽然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消费行为,但是造成的影响有限。同时,高校对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的引导在当今社会十

3、分重要,这也是大学生形成科学理财能力的重要基础。此外,大学生的家长也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督促孩子积极成长,让他们自尊、自立、自强。要求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承担家庭责任,勇于参与社会实践;要求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用良好的生活习惯约束自己。对此,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的认识与研究都不可缺少。我们需要运用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来进行科学地探索,了解大学生消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带有什么样的规律,对社会影响因素产生的影响力怎么看?在明确这些问题之后,将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基本状况弄清楚,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2.1 国外研究综述在西方国家,对于消费行为学和心

4、理学的发展,众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研究工作。最早在19世纪开始,有已经有人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进行了相关探讨。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出了炫耀性消费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具体的解释,突出强调了它的社会含义。他指出,人们在日常消费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过度消费的现象,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虚荣心理在作怪,人们想要炫耀自己,产生一种优越感,从而获取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最终导致过度消费。对于以往大家普遍接受和承认的“消费者是理性的”观点,凡勃伦提出的这个概念对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具有颠覆性意义。迈克费瑟斯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中,以消费文化的发展为切入点,以比较综合性的语言描述介绍

5、了后现代社会的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反映出消费文化对其的影响程度。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非常直接的表达了自己对于资本主义过度消费的反对态度,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占据了主导地位,是一个非常不健康的社会状态。他指出,只有合理的消费行为才能有效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两者之间密不可分。这对于我们从宏观把握消费,从而更加深入的探究大学生消费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2.2 国内研究综述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相较国外而言起步较晚,但是目前也有诸多丰富的研究成果。专家与学者观点并非完全相同,有学者认为目前大学生消费行为趋于合理性,如:朱志珍(2009)指出,即使就当前现状来看,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还具有较好的合理

6、性,但是仍然需要加强引导,避免出现冲动消费情况。刘志伟(2012)指出,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出现冲动消费的情况,大体上还比较合理,其中有一些学生通过打工、兼职等方式获取了一定收入,同时自身具有较好的节约观念,并没有出现冲动消费、铺张浪费的情况。卢思峰、何耐铭(2013)指出,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他们的消费去向仍然集中在学习生活方面,大致上还属于正常的消费行为。但也有相关学者指出,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存在问题,社会各方面应提起注意。王英民(2015)指出,由于一些差异性效果影响,在社会中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非理性消费行为。肖艳(2016)认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父母给孩子的零花钱和生活费也

7、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消费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和过去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截然不同,对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施应玲(2014)认为,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上追求独立自主,但是本身又不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同时对于社会的认识不清,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最终导致冲动消费行为的产生。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大部分在生活中还是可以进行理性消费的,但也有少部分的消费行为存在一定问题:茶利强(2014)、王玺(2015)等以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为切入点,进行了具体分析,最终得出这一群体消费行为的各种问题,如消费心理有所缺陷、理财能力差等。陈瑜玲(2015)、黄海霞(2016)等指出,目前大学

8、生的消费问题大多仍然还是集中于消费观念上,虚荣心理影响较为严重,有待进一步改正;在文化消费方面,大学生群体缺少足够的关注和参与,大部分人更喜欢在娱乐休闲上进行消费。张志祥(2017)指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比较多样化,随着当前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升高,以后必然会更加关注于生活质量的提升这一方面,所以未来会向质量型生活消费发展;在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花费也会慢慢增多。学者们普遍认为,导致大学生消费行为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吴素双(2015)认为,之所以当前大学生群体消费行为出现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观念应该是“功不可没”的,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理念,这属于社会原因;家庭作为大学生成长

9、的环境,它的消费观念是否合理也十分重要,这属于家庭原因;当前社互联网高速发展,媒体传播的也愈发便捷快速,由于长期以来大众传媒对于消费社会的宣扬和错误引导,导致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的不良变化,这属于传媒原因。郑爱龙(2016)认为出现消费问题的原因可分为三点,即错误的消费心态,无法准确判断消费行为是否正确;不良的社会消费环境;社会中欠缺积极正确的消费观教育。肖明、柯惠新(2016)通过抽样调查指出,青年消费观之所以会出现问题,收到很多因素的影响。1.3 研究目标及意义理论意义:本文极为看着理论分析,结合运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运用了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等理论,对文章的论题展开研究,对大学

10、生消费引发的消费问题加以全面探析,结合实际的问题分析原因,从而引出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必要性,要求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之下,督促大学生以正确的消费观作为自身消费行为的主导。实践意义:大学生所代表的是发展的希望,是民族进步的动力,甚至一个国家的兴衰都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对于大学生的消费问题,往小里说,影响到自身人生观的形成、价值观的形成,往大里说,影响到国家的兴亡。这是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我成长、未来发展,还关系到国家未来进步的大事情,不可忽视。同时,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加以研究,还可以积极的发现大学生的消费动态、国家经济的活跃点等积极信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十分大。因

11、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深入的研究这些,对他们进行健康消费意识的引导,督促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价值都是非常大的。这些工作的持续性推进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非常有益,对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有益,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社会的和谐都是十分有益的。1.4 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将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改善与优化策略。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前期图书馆、互联网以及知网数据库等多种途径查阅了大量与大学生消费相关的文献资料,将这些文献资料进行了汇总与整理,从中提炼出不同的观点,为论文的写作打下理论基础。 问卷调查法:本文设计“M大学学生消费情况调

12、查”问卷,在M大学进行发放与回收,对问卷结果数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从而为论文的写作准备充分的论据。案例研究法:本文选择M大学为实际案例展开研究,分析该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分析大学生消费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令论文的论述更加充分。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也是本文的难点重点:(1)调查了解目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习惯。(2)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目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3)从调查问卷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消费行为问题的原因(4)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消费行业的优化策略1.6 主要创新点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就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来看,

13、大多数都是在大学生消费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作为切入点进行探讨,研究的角度过于宏观,不够具体化,缺乏实证分析,研究成果无法有效的应用于实践中去。本文以M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探究的方式,较为深入的探究大学生消费观念与行为,找到该群体消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针对目前大学生消费现状,提出合理性对策,为培养积极健康消费观,促使大学生理性消费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2 概念2.1 90后大学生“90后大学生”,是指1990年到1999年年底为止出生的进入大学的中国公民。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总体上个性张扬、乐于表现,目标明确、意识客观。但是他们的有些思想意识需要引起高校德育工作者重视。9

14、0后大学生可以说是改革成果的完全受益者;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和谐社会建设的亲历者。2.2 消费观念消费观念(Consumption Concept)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变革是与一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人们逐渐摒弃了自给自足、万事不求人等传统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节约时间、注重消费效益、注重从消费中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2.3 消费能力学界对消费力的解释为数不少

15、。一般认为消费力有自然消费力、社会消费力、绝对消费力和知识与技能的消费能力之分。自然消费力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消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这种能力虽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也在不断增长与提高,但是它的基本属性是由人的生理功能决定的,不同人的生理功能有差别,自然消费力也有差别。对于大学生来说消费能力是指消费者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3 M大学学生消费现状调查分析3.1 调查目的与方法3.1.1 调查目的(1)调查大学生消费行为和自身实际情况之间的关系;(2)调查大学生在日常消费中,是否具有一定的规划;(3)调查大学生主要消费项目、消费心态和理想的消费状况。(4)最终完成调查后,通过对数据的总结

16、和分析进行总结,为大学生消费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案。3.1.2 调查问卷设计为了能够更加详细具体的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情况,保证最终结果的合理性,在本次调查问卷中共设计了23道题。内容涵盖两方面:1、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级、恋爱状况等,从而达成一个区分度;2、消费状况,包括收入支出对比、消费项目等信息。3.1.3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本次调查在M大学内进行,调查对象为本科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477份,占比为95.4%。3.2 调查数据整理及分析3.2.1 基本信息调查表1 受众基本信息调查统计表项目人数比例性别男26154.72%女21645.28%年级大一17937.53%大二13227.67%大三108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