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92773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绪论11.1问题的提出11.2名词解释31.3研究假设4(1)男女性别的不同影响着这种行为。4(2)这种行为没有年级(小班,中班,大班)差异。4(3)祖父母教养中的心理压力能有有效预测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42 文献综述42.1 关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42.2 关于祖父母教养的研究92.3祖父母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143研究方法163.1研究对象163.2研究工具173.2.1 祖父母教养方式问卷173.2.2 Conners 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量表(TRS)183.3实施过程18一、选题目的和意义19二研究工具222.1研究对象222.2研究方法232.3研究工具232.4研究步骤

2、242.5研究假设252.6数据的收集与处理25(1)施测程序25三参考文献:251绪论1.1问题的提出所谓问题行为,也就是行为问题或者是行为上的困扰现象,它的含义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利的异常行为现象。这些不同于正常行为的现象经常出现在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并且这种行为会对儿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同时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造成恶性影响,严重的还可能会引起精神上问题。笔者在实习期间观察到年龄段不同的孩子或多或少有问题行为。例如说谎、避免惩罚、及逃避责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制造噪音或表现激烈,他们通过这些异常行为来吸引他人的关注,渴望得到爱护。针对这一问题的

3、研究始于1928年,威克漫(E.K.Wakeman)将这一现象提出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使更多的专家学者也投入了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因此得到了很多重要结论。20世纪80年代,问题行为开始在我国也开始备受重视起来,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结上,大多数学者对问题行为的检出率、问题行为概念、类型、发展和机制、以及它的发展状况、相关解决措施等方面开展了探索。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我国的专家学者并没有局限于孩童,对于青少年也进行了相关研究,甚至还对一些特殊群体像留守儿童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患有问题行为的孩子不在少数,在成长过程中发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较高。忻仁娥和郭茹分别在1992年和2012年提供

4、了更加详细的数据,数据显示在我国儿童问题行为调查中,4-16岁的孩子患有相关问题的比例是10.81%15.16%1。长沙市3-5岁的孩子们患有该种行为的比例是20.4%2。针对多种数据的提供和对数据的详细分析可以发现在经济水平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下,这种行为现象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孩子正常的身心发展和融入社会的进程。祖父母教养下的隔代教育在我国十分常见。而这种隔代教育与儿童的早期行为问题息息相关,通过调查可得在隔代养育下孩童出现该种现象的可能性更高。相关专家学者也指出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在成长发展即不断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更容易产生不适应3。祖父母对隔代儿的态度,容易出现两极状况.

5、其一是有补偿心理而流於溺爱,用物质来满足孩子;另外则是被迫照顾,孩子容易产生被抛弃感. 两者都不是合宜的教养模式,爱护孩子本没有错,但过分溺爱孩子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后续发展,它会使孩子太过于自我,并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带到日常的生活交际中去,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社交,也不利于孩子形成善解人意、宽容大方的品性,同时还会使孩子的内心变得敏感,不愿意接受负面评价,以及更容易产生偏激的性格特征等不良情况,祖辈带养孙辈目前的确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会导致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祖辈所处的时代生活条件普遍不好,贫困的家庭条件没办法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养环境,现在情况有所转变,

6、便想把对孩子的缺失转至孙辈身上,这就导致了隔代教育经常产生溺爱孩子的现象。第一是祖父母教容易忽视了孩子的心教。第二就是包办代替。第三是纵容护短。在这种过分保护下,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受其束缚,没有办法更好的与外界接触与他人交际,这将严重影响孩子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进程,还会导致其不适应性,也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自信的人格特证。再加上祖辈有很多老旧的思想观念没有革新,在这样的思维引导下,隔代教育的孩子会在行为方式、思想等方面与被父母直接教养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问题行为是主客观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个体自身因素,也包括了影响了个体发展外部因素,即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Barranti(1995)认

7、为其中祖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同时还有一些因素同时作用于祖辈对孙辈教育养护的程度,这些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生育情况、家庭是否和睦、家庭经济状况和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等,而内部因素则与年龄、性别、对待社会的态度以及社会参与度、自身的婚配情况和自身知足程度、对待幸福的看法等本研究旨在探讨祖辈的教养具体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运用问卷法调查祖父母的教养现状。从而了解隔代教育下孩童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关于祖辈教育的影响因素。为祖父母提出相对应的改善对策,以改善儿童问题行为。1.2名词解释1.2.1问题行为:有关问题行为的定义有着多方面的诠释,

8、最为大众所认可和接受的是林格伦所提到的,即“问题行为是指会引出麻烦结果的行为,也就是说只要通过行为有麻烦产生,就称其为问题行为” 4。而有关于这一名词的提出却是通过1928年威克曼(Wickman.E.K)的研究报告得出。儿童慢慢的适应社会与孩子幼时的问题行为息息相关,它深刻影响着孩子未来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发展,包括学习、人际交往、工作等各种方面。正是因为它对人的塑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问题行为备受西方国家的重视。即使有很多西方学者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调查,仍然没有准确完整的认定标准。1.2.2祖父母教养:关于隔代教育的定义问题一直有一些争论,通俗认为是祖辈对孙辈的教养。很多学者将其进行更

9、细致的划分,比如有的学者认为隔代教育是祖父母养护教育孩子;有的则认为隔代教育并非是一种单向的仅有祖辈对孙辈进行传输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可以反馈的双向教育模式;还有一种研究是觉得隔代教育是祖辈替代孩子父母对孩子进行养育看护的养育方式5。本文主要认定的研究观点更偏向于第一种,所谓隔代教育即祖父母教养是祖辈承担孩子的养育教育工作,对孩子的养护起着主导作用,其中这种养育包括着对孩子一系列的教育、看护、指引等,这些皆由祖父母进行。祖父母教养中有养育和心理压力两个维度。养育维度代表祖父母对学前儿童的温暖和关爱;心理压力代表祖父母对学前儿童使用心理压力的技术6。1.3研究假设本研究探讨的是祖父母的教养方式具

10、体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由此我得出以下三点假设:(1)男女性别的不同影响着这种行为。(2)这种行为没有年级(小班,中班,大班)差异。(3)祖父母教养中的心理压力能有有效预测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2 文献综述2.1 关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等同于行为问题,同时也可以称之为行为困扰、不良。针对问题行为这一概念是由威克曼(Wickman.E.K)提出的,他作为一名美国的心理学家于1928年对其进行了钻研探索。儿童的问题行为一直都是西方国家的重点关注对象,而早期的行为不良会对孩童以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以及它是孩童接触社会的一个承接环节,因此颇受西方国家重

11、视。虽然概念已经提出多年,但对于这一行为并未有明确的划分标准,虽没有具体的划分标准,但它拥有多方面的界定方式,例如行为障碍(Behavior Disorder)这一标签是临川心理学对其的划分标准,同时这一概念也受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同,同时它还对其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解释,即认为这种可定义为行为障碍的行为会多次持久的产生,并且会有强烈反抗意识的特征有关心理学家的研究中,美国的林格伦则从教育方面出发,于1975年阐述了问题行为与孩子的受教育经历息息相关,是儿童在其中发生的种种有问题的行径。以及由这种行为引起的麻烦。研究人员Liu.J认为这种行为并不少见,甚至在多数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这种行为现象

12、,同时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类行为,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所谓隐性的问题行为是指由过度自我控制引起的焦虑、社会退缩、抑郁等行为障碍。这些行为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它们不会对他人造成明显的伤害;而显性则是指身体反应上的障碍行为,像我们所熟知的多动症、违反纪律和多数具有强烈攻击性的行为等,这些行为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它们可以表现出明显的我们妨碍别人7。国外对于问题行为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国内也不例外,其界定标准也是多方面的。1991年关于孩童问题行为的研究有两大方面,一个是关于道德方面的车文博的论述,即这种多出现在孩子成长阶段的行为将对孩子的体魄和品性的修养产生不良的影响;另一个是左其沛的研究,他

13、从问题行为的严重性出发,论述了问题行为持续时间长、复杂程度高的特征,并指出其治疗方式应以心理治疗为主。结合以上关于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可以得出问题行为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危害性的行为方式,它的出现意味着孩子对于逐渐社会化的不适应,同时它也反作用于孩子再次对社会的融入过程。2.1.2问题行为的特点有关儿童行为问题进行的相关规律和深入研究一直是我国的科学家致力探索的方向,本文也从儿童的行为检出率、内外问题的方向特性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结合有关的数据资料显示,国外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大概位于5.6%到3.7%这个范围间,一位丹麦学家Bilenberg也对于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调查了1

14、300名年龄在4-17岁的儿童的问题行为,其检出率也在8.8%左右。而我国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在6%-16%间王益文(2002)在山东省进行了数量为765,年龄位于6-11岁的儿童进行了调查,得到的结果是12%。赵金琦(2012)在北京进行了6-12岁的问题检查,问题检出率为18.2%。郭茹(2012)调查了长沙市3-5岁儿童问题检出率为20.4%。经过了解阅读国内外相关的问题行为发生率的资料,得出,问题行为的产生有着很总是出现跨文化的情况。在我国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也越来越大。这样的行为问题也经常产生在学龄前儿童上面,并且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发生着不一样的行为

15、结果。外化问题主要是指外化的、和社会行为违背的、对社会外环境又不积极的反应,例如攻击、破坏的行为产生的。全球在儿童外部化的研究的核心是在儿童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和稳定性上开展的。根据国外的攻击性研究发现,男孩子的攻击程度是女孩子的两倍,可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一样。Keiley等等研究者针对400个在5-12岁的儿童开展了8年的相关研究,得出,在儿童年龄越来愈大时,他们的攻击行为是有所降低的。张光珍(2008)通过对儿童问题行为的长久研究,得出从2到11岁这种外化和内化的问题都会产生形影的降低的现象,这对于幼儿的外化问题有着一定的影响,举个例子,Loeber(1993)认为对于幼儿的孩子他的攻击行为再行被不同的幼儿有着明显的不同,并且男孩多于女孩。儿童由于内化产生的问题是因为在儿童时期有着不好的经历所产生的,所造成的结果有社会退缩、焦虑和抑郁。我国在儿童内化问题上有着相对较少的研究,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是上述的三个现象。首先焦虑主要是情绪上的阻碍,是一种很不好的心理力状态,是对于人来说经常会发生的情绪和心理问题。王美芳、王玉廷(2008)在学龄前儿童的焦虑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焦虑在儿童身上的性质相对稳定,这种度的焦虑对于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很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还会遍及青春期和成年时期。并且儿童的焦虑产生原因很大程度上和父母的教育有关系,Mruis等(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