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素养全练6化学方程式试题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6790982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素养全练6化学方程式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推荐】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素养全练6化学方程式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推荐】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素养全练6化学方程式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推荐】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素养全练6化学方程式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推荐】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素养全练6化学方程式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素养全练6化学方程式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课标通用甘肃省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素养全练6化学方程式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素养全练 6 化学方程式 一、 A组考题诊断 1.(2017 甘肃兰州 ) “84 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 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 表示为 2NaOH+Cl2NaClO+X+H 2O,则 X的化学式是 ( ) A.Na2O B.NaCl C.NaH D.NaClO3 答案 : B 解析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 可确定 X的化学式为NaCl。 2.(2015 甘肃庆阳 ) 高氯酸铵 (NH4ClO4) 可用作火箭推进剂, 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 质是 ( ) A.CO2B.Cl2C.O2D.N2 答案 : A 解析 : 根据质

2、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 NH4ClO4中不含 C元素 , 故不会生成 CO2。 3.(2018 甘肃兰州 ) 工业上使用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 经多步反应制取硫酸, 其中第一步反应为 4FeS2+11O22X+8SO2, 则 X的化学式为 ( ) A.Fe B.FeO C.Fe2O3D.Fe3O4 答案 : C 解析 : 由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 , 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2+11O2 2X+8SO2, 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8、22, 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除2X外铁、硫、氧原子 个数分别为0、8、16, 则 2X分子中含有4

3、个铁原子和6 个氧原子 ,则每个 X分子由 2 个铁原子和3 个氧原子构成 , 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Fe2O3。 4.(2015 甘肃甘南州 ) 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 5 g 的 A与 11 g 的 B恰好完全反应, 生成 7 g 的 C和一定质量的D,则 D的质量为 ( ) A.5 g B.16 g C.9 g D.23 g 答案 : C 解析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与 B的质量和等于生成C与 D的质量和 , 故 D的质量 =5g+11g-7g=9g 。 5.(2017 甘肃兰州 ) 在一密闭容器中, 有 X、O2、CO2、H2O四种物质 ,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

4、 反 应一段时间后 ,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X O2CO2H2O 反应前的质量/g 19 34 6 2 反应后的质量/g 11 待测28 20 A.表中的待测值为32 B.X 中一定含有C、H、O元素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反应中 CO2和 H2O的质量比为119 答案 : D 解析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若设待测值为x, 则有 19+34+6+2=11+x+28+20, 解得x=2; 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 可确定 X与 O2为反应物 ,CO2与 H2O为生成物 , 即 X+O2CO2+H2O,不是置换反应

5、; 再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质量都不变, 可确 定 X由 C、H元素组成 , 不含 O元素 ; 反应生成CO222g, 生成 H2O18g,质量比为119。 6.(2016 甘肃兰州 ) 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一段时间 ,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 /g 7.6 2.0 0.2 0 反应后的质量 /g 3.2 x5.8 0.4 2 A.x=0.4 B.丁一定是单质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反应中的甲、丙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1114 答案 : B 7.(2018 甘肃兰州 ) 在某密闭容

6、器中, 加入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一段时间后 , 测得 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的质量 /g 5.2 2.3 2.0 1.3 反应后的质量 /g 2.0 1.5 2.0 x A.丙一定是催化剂 B.x的值是 5.3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43 D.丁可能是单质? 导学号 58864012? 答案 : B 解析 :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 反应后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 反应后质量不变可能属于催化 剂, 进行分析判断。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5.2g-2.0g=3.2g,故是反应物 , 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3.2

7、g; 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 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2.3g-1.5g=0.8g; 丙的质量不变 , 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 丁应是生成物,生 成的丁的质量为3.2g+0.8g=4g,故 X的数值为1.3g+4g=5.3g 。 A.丙的质量不变 , 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 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故选项说法错误;B.X 的数值为 5.3g, 故选项说法正确;C.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2g 0.8g=4 1, 故选项说法错误;D. 该反应 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 , 符合“多变一”的特征, 属于化合反应 , 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 不 可能是单质

8、 , 故选项说法错误。 8.(2016 甘肃天水 )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此反应中乙物质和丁物质的质量比为32 D.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 倍 答案 : C 9.(2018 甘肃 )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O22H2O B.2NaOH+H2SO4Na2SO4+H2O C.2Fe+6HCl2FeCl3+3H2 D.2KMnO4K2MnO4+MnO2+O2 答案 : D 10.(2017 甘肃兰州 )“少一些烟

9、尘, 多一片蓝天 , 建设文明城市 , 人人有责”。 (1) 汽车尾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净化器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3 该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 可用 pH试纸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 请你 提出一条防止酸雨发生的建议: 。 答案 : (1) 原子2NO+2CON2+2CO2(2) 使用清洁能源 11.(2016 甘肃天水 )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 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 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 微观示意图 ,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

10、1) 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2)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3) 由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 导学号 58864013? 答案 : (1)1 1 (2) 置换反应(3) 化合物 12.(2016 甘肃兰州 )实验室有一瓶硫酸溶液, 老师请小明同学设计方案测定该溶液的溶质的质量 分数。小明先取一只洁净的小烧杯, 称其质量为16.4 g,然后往其中倒入少量硫酸溶液后称量, 总质 量为 30.2 g,之后 , 将一枚质量为11.8 g的铁钉 ( 已用砂纸打磨去掉铁锈) 放入该小烧杯中, 待铁钉 表面不再有气泡产生后, 再次称量 , 总质量为 41.9 g

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3) 计算该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 : (1)Fe+H2SO4FeSO4+H2 (2)0.1 g (3)35.5% 13.(2017 甘肃 )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 g 的铜锌合金中的铜, 将该合金放入烧 杯中 , 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 恰好用去稀硫酸100 g, 烧杯内剩余固体27 g 。请完成下 列分析及计算 : (1)40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 g; (2) 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 (1)13 (2)

12、19.6% 二、 B组模拟预测 1.(2018 山东威海 ) 在化学变化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B.C.D. 答案 : C 解析 : 在化学变化中, 五个“不变”:从宏观上看 , 物质总质量、元素种类不变; 从微观上看 , 原子种 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一定不会变化。 两个“一定变”: 从宏观上看 , 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从微观上看 , 分子的种类一定变。 一个“可能变”: 分子的数目可能变。 2.(2018 青海 ) 现有反应 :2Cu

13、(NO3)22CuO+O2+4X, 则 X的化学式为 ( ) A.NO B.NO2 4 C.NH3D.N2O3 答案 : B 3.(2018 辽宁抚顺 ) 氢氟酸 (HF) 对玻璃有腐蚀作用, 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 反应原理 为 SiO2+4HFX+2H2O,则 X为( ) A.F2B.SiH4C.O2D.SiF4 答案 : D 4.(2017 浙江宁波 ) 如图是物质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和乙属于单质,丙属于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1 个丙分子由1 个甲分子和2 个乙分子构成 答案 :

14、 A 5.(2018 青海西宁 ) 已知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 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 下列结论正 确的是 ( ) A.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 g B.乙物质为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724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改变 答案 : C 解析 :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硫化氢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和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 2SO2+2H2O 。 A.由上述分析可知, 甲的化学式应是H2S,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2=34, 没有单位 g, 故错 误;B. 由方程式可知, 乙是氧气 , 属于单质 , 故错误 ;C. 由方程式可知, 反应中甲和

15、乙的质量比为 21 2+32 (3 162)=17 24, 故正确 ;D. 由方程式可知,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 变, 故错误。 6.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对该物质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乙醇 答案 : C 解析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可能含有 氧元素。 7.(2017 四川达州 ) 某纯净物3 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生成 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16、 ) A.该纯净物中含有C 、 H元素 , 不含 O元素 B.该反应中O2和 CO2的质量比为1411 C.该反应中O2和 H2O的分子数之比为7 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答案 : D 8.(2017 山东泰安 ) 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 所示 , 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5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答案 : C 9.从 2H2+O22H2O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在反应前后 , 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 g 氢气与 32 g 氧气完全反应, 可以生成36 g 水 D.在反应前后 , 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