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练习题答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790697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心理学练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心理学练习题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心理学一、填空1.额外变量是使实验结果发生混淆的主要根源。对额外变量的控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排除法、恒定法、匹配法、随机化法、抵消平衡法、统计控制法2.被试内设计是每个被试须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的处理。3. 斯珀灵(Sperling)针对传统的感觉记忆方法的某些缺点,设计了部分报告法,它弥补了以前那些用全部报告方式研究感觉记忆的缺陷,结果他首次发现了被试感觉记忆量为平均9.1个项目4.多自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的实验。它具有三个明显的优点:效率高、实验控制较好和可以获得交互作用5.在刺激变量中,对反应时间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有:刺激强度、复杂程度等。6.阿特

2、金森和希夫林提出了记忆的多存贮模型。该模型把记忆看作是一个系统,按照信息在系统内储存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7、变量是指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产生影响的变量称为自变量;由操纵而引起的被试者的某种特定反应称为因变量。8.科学的探索,大致可分为两阶段或两个类型。第一阶段是探明规定某个行为的条件,第二个阶段是探明哪些条件与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与这两个阶段相对应,可以把实验分为两种类型:_因素型实验、函数型实验9.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时,就发生了交互作用。10. 反应时

3、(reaction time,简称RT),它是一个专门的术语,不是指反应_的时间,而是指刺激_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11.基于感觉阈限的操作定义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传统心理物理法12.由于信号检测论在感觉敏感性与反应偏向之间作出区分,因此,它能够分析不同被试、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反应敏感性;同时,还能够分析操作的恶化是因为敏感性下降,还是因为反应偏向的变化,并根据这些分析的资料对操作进行改进13.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简称ROC曲线,在心理学上又称为感受性曲线,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

4、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14.从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有无绝对零点来分,心理量表可分为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15.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16.心理实验的基本程序:课题确定、被试选择、实验控制、数据整合、研究报告撰写。17.排除法是把_额外变量从实验中排除出去。18.一个完整的实验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摘要、题目、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及附录。19.实验的外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它同类现象中去的程度,即实验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20.对偶比较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

5、然后一对一地呈现,让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这种特性的两个刺激中哪一个更为明显。21.实验,是指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环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对之进行观察、记录、解释的科学方法。22.实验设计乃是进行科学实验前做的具体计划。它主要是控制实验条件和安排实验程序的计划。23.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先驱之一费希纳,在1860年发表了巨著心理物理学纲要,他在这部著作中探讨了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24.差别阈限法(或差异阈限法)是制作等距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通过在不同强度的基础上测量_差别阈限(或最小可觉差)来实现。25.心理学实验涉及的自变量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作

6、业变量、环境变量和被试变量。26.极限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它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27.在实验尚未正式开始前先行着手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称为实验前控制。但有时候由于条件限制,在实验前,难以完全控制额外变量的影响,这时必须使用实验后控制,又称为统计控制。28.反应时实验中有二个基本因变量,即速度和准确性。因此,反应时间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权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9.心理学上关于反应时间的研究可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称减数法时期,它是由唐德斯奠定基础的。又称唐德斯反应时ABC _或唐德斯三成分说。第二个时

7、期称加因素法时期,它是由斯顿伯格奠定基础的。30.面对阈限概念,实验者必须借助操作定义,将之定义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积极反应的刺激之值;同理,可把差别阈限定义为有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差别感觉的那个刺激强度之差。31.顺序量表是一种较粗略的量表,它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只是把事物按某种标准排出一个一个次序。32.词干补笔是指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测验时提供单字的头几个字母,让被试补写其余几个字母构成一个有意义_的单字。、33.唐德斯提出反应时ABC之后,心理学之父冯特很快就意识到唐德斯指出了实验心理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即心理活动的时间测定工作。他带领自己的学生对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进

8、行了一系列的测量,比如对注意、知觉、联想和选择过程等的反应时测量。34.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法主要有三种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调查研究。35.知觉辨认乃是在实验中,被试首先学习一系列单字,然后要求他在速示条件下(30毫秒)辨认学过的单字以及另外一些未学过的单字。36.相关研究法和观察法一样,是一种基于描述性科学研究方法,因此它从理论上或也是无法确定因果关系的37.美国哲学家皮尔斯(C.S.Pierce)指出,除科学方法外,还有另外三种确立信念的方法:权威、注意凝聚和先验。38.认知心理学家斯腾伯格(1969)发展了唐德斯的减数法反应时逻辑,提出了加法法则,称之为加因素法。它不是对减数法

9、反应时间的否定,而是减数法的发展和延伸39.根据记忆内容在时间轴上的指向,可以将记忆分为前瞻记忆和回溯记忆。前瞻记忆是指对于未来要执行的行为的记忆,即对于某种意向的记忆。40.主试在实验中可能以某种方式(如表情、手势、语气等)有意无意地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41.继人差方程和赫尔姆霍茨(1850)对青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之后,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他试图揭示反应时任务中的一些心理加工过程。为此,他设计了两类反应时任务, 简单反应时任务和选择反应时任务42.确立信念的科学方法,是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寻求现象解释的可重复性,并进行自我校正.。43.实验

10、心理学已经成为科学心理学研究的代表和主力,这一地位的取得离不开实验心理学创始之时众多研究者的工作和贡献。其中又尤其以三位学者的工作最具里程碑意义。他们是:冯特首次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费希纳_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 _艾宾浩斯则首开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之先河。44.实验室研究有其优势:对于被试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更好地控制无关变量;实验可在其他实验室中重复验证。45.感觉阈限又称阈限,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的核心概念。阈限可以分为两种:一为绝对阈限,指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二为差别阈限,指刚好能引起_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46.在系列回忆中,要

11、求被试按照先前呈现的顺序对材料进行学习和回忆。研究发现,影响系列学习和回忆的最主要因素是每个项目在系列刺激材料中的位置。系列中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的项目通常学习得快一些,而且错误少一些,而中间位置的项目学习起来则难得多。47.要求特征是一潜在的、强有力的,也是社会科学所独有的偏差来源,与被试及他们对实验的设想有关。其典型例子是: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48.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主要有四种:习惯误差、期望误差、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49.反应偏向可由二种方法计算:一种是报告标准,另一种是似然比值。50.实验信度其实就是实验的可验证性问题。它有三种类型直接验证、系统验证和概念验证。51.心理学

12、中的三大注意理论是:过滤器理论、资源限制理论、特征整合理论。52.特征整合理论是由特雷斯曼提出的。特征和客体是该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特征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而客体则是一些特征的结合。53.操作定义由美国物理学家布里奇曼提出, 他主张一个概念应由测定它的_程序来下定义。54.从实验变量角度实验设计涉及三个基本问题:(1)实验采用多少自变量和因变量(2)各自变量内又采用多少处理水平(3)如何将被试分配到各自变量的各处理水平中。55.匹配设计是指将被试按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水平的相同或相似加以配对,然后再把每一对中的每个被试随机分配到各个组别。56.小样本设计是被试内设计的一种变式,实验时它向人数

13、较少的被试_或单个被试呈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处理方式。57.实验效度是指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程度,也就是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程度。实验效度主要包括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58.斯腾伯格曾借助加因素法揭示了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的四个独立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决策阶段和反应组织阶段。59.感觉直接测量法主要有数量估计、数量生产、绝对数量估计。60.直接出现在将被注意位置的提示称为外围提示,符号提示是指只是指出注意应指向某个位置的一个符号。二、选择题1.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B)(A)冯特(B)费希纳(C)高尔顿(D)艾宾浩斯2.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

14、较研究”一文中,因变量显然是指:D(A)超常儿童(B)常态儿童(C)超常与常态儿童(D)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3.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循遵循以下伦理道德,除了:D(A)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保障被试的退出自由(C)保密原则(D)给被试一定的被试费用4.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B(A)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C)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D)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5.下列各领域中,被看作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的是:B(A)实验心理学(B)组织心理学(C)比较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6.下列问题中,临床心理学家最可能研究的是:A(A)调适问题(B)

15、老鼠走迷津(C)儿童数学问题解决(D)种属行为7.下列用于被试间设计的方法是,AB(A)匹配(B)随机化(C)拉丁方设计(D)ABBA设计8.下列用于被试内设计的方法是,BD(A)ABA设计(B)拉丁方设计(C)匹配(D)ABBA设计9.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AB(A)统计回归(B)主试被试的相互作用(C)零结果(D)测量工具的局限性10.外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ACD(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B)没有预备实验(C)测量工具的局限性(D)样本缺乏代表性11.实验信度的验证,包括:ABC(A)直接验证(B)系统验证(C)概念验证(D)内容验证12.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_B_心理过程的研究.(A)有意识(B)无意识(C)前意识(D)潜意识13.内隐联想测验是以_B_为指标来进行的.(A)概率密度(B)反应时(C)正确率(D)信心评价14.关于感觉的差别阈限,费希纳(Fechner)定律对韦伯(Weber)定律的发展是基于B的假设(A)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C)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有效(D)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15.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B(A)极限法(B)恒定刺激法(C)阶梯法(D)平均差误法16.感觉的直接测量方法有,AB(A)数量估计法(B)数量生产(C)绝对数量估计(D)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