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787574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关系心理学―人际关系(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际关系心理学,主讲:杨丽华,从几个感悟谈起,从几个感悟谈起,你人生的重要目标是什么?,从几个感悟谈起,金钱? 地位? 名誉? 成功?,从几个感悟谈起,金钱?地位?名誉?成功? 幸福是建立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吗?,从几个感悟谈起,心理学家通过反复的观察和调查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子、夫妻和亲朋好友之间以及你的事业的合作者等关键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主要的因素。,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幸福和成功的基石,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据调查:53 %的人感觉同学间的感情温度“一般”,感觉“温暖”的只有28 .5 %,觉得“冷”的占18 .5 % 。,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这个女生很面熟,

2、是我们班的吗?”“我也不知道,问班长吧。”,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随着大学扩招,班级人数增多,尤其是在女生占绝大多数的新闻班里,男生认不全自己班里的女生是很普遍的事情。大四男生翰林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班上共有58人,其中女生有35人。男女生宿舍是分开的,平时除了上课,课余时间基本见不着面。班级里组织的出游活动也常因无人响应而取消,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很少,大家都各忙各的。有时候在路上遇见面熟的,打个招呼也就敷衍过去,所以互相记不住名字是常事,要论交情,就更说不上了!,引言:校园里的人际关系,与此相对应,在调查中,当问到“在大学里,你认为谁是你最亲密的朋友?”时,有39的人选择“身边同学”,有31

3、.4 选择“大学之前、之外的其他同学朋友”等。而在“有心里话,你更愿意向谁倾诉”在这一问题的答复中,48.4的人都选择了“大学里的朋友”,这一比例大幅超过“男(女)朋友”、“父母”和“老师”。,结论:,大学生人际关系趋淡 大学生人际关系更复杂化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 大学生有改善人际关系的需求,希望这门课的学习能带给你一些帮助。,第一章 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二、人际关系的基础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1、定义: 所谓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相互交往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一)

4、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A、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B、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C、人际关系的亲疏取决于人际心理距离的远近。 请学会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 善于保持心理距离的人才不会失去原则!,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一)人际关系的界定 2、特性: D、人际关系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不要害怕,请去交往!,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情、意 1、认知系统人际认知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一、人际

5、关系的心理结构,(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情、意 人际认知是指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相互认知,即通过彼此相互感知、识别、理解而建立的一种心理联系。 使自己了解他人,也要使他人了解自己!,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情、意 2、动力系统人际情感人际关系的核心,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情、意 人际情感是指人际交往中各自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情感体验。 人际情感是人际关系的核心。,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情、意 人际情感的形成取决于相互需要的满足程度。 请小心呵护人际情感!,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二

6、)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情、意 3、控制系统人际行为人际关系的调节杠杆。,一、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二)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 知、情、意 人际行为是指双方在相互交往过程中的外在行为的综合体现,包括人们的仪容仪表、服饰打扮、言谈举止、礼仪礼节等。 人通过各种行为调节、修补、完善各种人际关系。 请修饰你的言谈举止!,二、人际关系的基础,(一)关于需要 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匮乏而产生的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各管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需要是我们考察人际关系的逻辑起点。,二、人际关系的基础,(一)需要 2、需要的形成: 人的需要是一个由低级

7、的生理性需要的满足逐渐产生出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的发展过程。,二、人际关系的基础,(一)需要 3、需要的种类: 生理层面动物性逃避痛苦、寻找快乐 心理层面人性尊重、安全、自主、归属 精神层面神性心灵的需求:对真理、自由、为人类的福祉,二、人际关系的基础,(一)需要 绝大多数的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都是与缺乏正常的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的。,二、人际关系的基础,(二)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与倾向 1、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 包容的需求:是指希望与别人来往、结交,想与他人建立并维持和谐关系的欲望。 其行为特征表现为:交往、沟通、参与、 亲和等; 与之相反:孤立、退缩、排斥、疏远等。,二、人际关系的基础,(二)

8、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与倾向 1、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 支配的需求:是指在权力基础上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 其行为特征表现为:运用权力、权威、去 超越、控制、支配与领导他人等。 与此相反:抗拒权威、忽视秩序、受人支 配、追随他人等。,二、人际关系的基础,(二)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与倾向 1、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 感情的需求:是指在感情上希望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欲望。 其行为特征表现为:喜爱、亲密、同情、 热情等。 与之相反:憎恨、厌恶、冷淡等。,二、人际关系的基础,(二)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与倾向 2、人际关系的倾向,心理学家舒兹(Schuts),二、人际关系的基础,(二)人际关系的需求类

9、型与倾向 2、人际关系的倾向 逊顺型:“朝向他人”,无论遇到谁都倾向于意识到 “他(她)喜欢我吗?” 你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喜欢你。,心理学家霍尼(Horney),返回,二、人际关系的基础,(二)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与倾向 2、人际关系的倾向 进攻型:“对抗他人”,这类人总想窥探对方力量的大小,或他人对自己的用处如何。,心理学家霍尼(Horney),返回,二、人际关系的基础,(二)人际关系的需求类型与倾向 2、人际关系的倾向 分离型:“疏离他人”,这类人常想躲避他人的影响和干扰。,心理学家霍尼(Horney),返回,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关系金字塔,看重与我关系的人,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一

10、)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注意时期,确认时期,稳固时期,融合时期,人际关系发展过程图,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 1、注意时期 这个阶段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初始阶段。 注意是有指向性的。 对仪表身材、言谈举止形成评价某些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 这个阶段还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和交往,还没有相互的情感输入。,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 2、确认时期 这个阶段是由注意转向选择。 在这个阶段双方开始有初步的接触沟通,几乎没有感情卷入,仅仅是情感关系发展的起始点。所以模式为“相敬如宾”。 通常我们所交往的对象多数保持在这一阶段.,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11、,(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 3、融合时期 这个阶段是进入实质性的角色接触。 彼此产生好感,为对方的某些品质所吸引,交往越发 密切和深入。,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 3、融合时期 在这个阶段,情感色彩越来越浓厚。双方开始确立相互信任感和安全感,关系较为密切。双方感到充实、愉快到无话不说,建立友谊。 如果在这个时期关系破裂,将会出现焦虑、痛苦等负面情绪。,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一)人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心理过程 4、稳固时期: 人际心理进入高度相容阶段,双方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均达到相当一致,关系也相对稳定。是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 刎颈之交、唇齿相依、一日不

12、见,如三秋兮 这阶段因为高度的情感吸引,即使有矛盾,也极易化解。,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三)衡量人际关系深浅的标志 随着人际关系的深入,交往双方间的自我暴露逐步广泛深刻,自我暴露的程度是衡量人际关系深浅的标志。 通过了解别人在什么层次上对我们暴露自己,可以了解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接纳程度。 自我暴露层次越深,说明自己对人际关系的卷入越深。,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三)衡量人际关系深浅的标志 不同程度 不要任意侵犯对方隐私 暴露适当 要适当对别人暴露自己。,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四)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 1、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交往双方的需要都得到满足的基础上, 人与人之间相互重视、相互支

13、持、 满足彼此都希望被接纳、被认同的 需要。,受人尊重和重视的能力人际魅力,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四)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 2、其他条件: 一定的时空条件 交往的频度和深度,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四)人际关系建立的条件 2、其他条件: 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 要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要主动交往 要懂得移情 要学会帮助别人 言谈举止的细节、技巧等,通俗地说,就是将心比心,懂得心理换位,体验别人的真情实感,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五)人际交往的基本模式: E.Berne(英) 1、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自卑者与他人的交往关系。 这类人的特点是往往会过度赞美他人、贬低自己。,三

14、、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五)人际交往的基本模式:E.Berne(英) 2、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 持这种态度者常常会把人际交往中的失败和挫折归结为他人不好,自己总是充满优越感。 这类人似乎充满自信,其实是虚弱的,心理防御倾向比较突出。,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五)人际交往的基本模式: 3、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 既不相信自己,也不崇拜他人,既不会去爱人,也拒绝别人的爱。 这类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来生活的低潮,得不到别人的怜悯。,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五)人际交往的基本模式: 4、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 这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这类人是爱自己与爱他人、相信自己与相信他人的同一。他们

15、也许并不十全十美,但他们能客观地悦纳自己和他人,善于发现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光明面。人们喜欢与他们交往。,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五)人际交往的基本模式: 4、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 肯定自己也要肯定他人。 态度要开放、真诚、自然。,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六)人际关系的瓦解 1、分歧 分歧是双方不同点扩大,心理距离扩大,裂痕出现,彼此接纳性下降,在直觉和理解上都朝不利于原先关系的方向倾斜。 融洽程度下降,对对方的情感和动机状态没有把握。 分歧的解决。,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六)人际关系的瓦解 2、疏远 表面上还试图维持关系的良好状态,实际上已出现明显的裂痕,沟通减少,处于疏远状态。 自发的沟通减少,情感融洽程度进一步降低。 分歧的解决。,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六)人际关系的瓦解 3、冷漠 双方开始放弃增进沟通的努力。不太愿意进行直接的对话,而采用非语言方式,冰冷和缺乏热情。 这个阶段可能会维持很长时间。一是可能还想或有机会转变,一是不愿意现有的稳定状态。 在这阶段,往往会有痛苦的体验。,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六)人际关系的瓦解 4、逃避 随着关系的恶化,为脱离痛苦体验,双方尽可能回避,特别是避免两个人在一起。 双方常常具有不友好、敌意和对抗的举动。 对对方的行为过分的敏感。自我保护,三、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六)人际关系的瓦解 5、终结 双方在痛苦中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