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6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6786837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6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6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6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6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6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6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6月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平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调查语文试题第卷(33分)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在桐庐的山水间行走,时常会与吟咏此地风光的古诗词相遇。桐庐境内,峰峦竞秀,江河争流,山水 。书庄笔下“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的诗句,清浅明丽,如同江水般带给人温润熨帖的感受。“三吴行尽千山水, 犹道桐庐更清美”(宋 苏轼)“朱楼隔绿柳,白塔映青山”(宋 杨万里)“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 刘绾),诗人们寄情山水,遍览天下美景,眼光往往挑剔;但桐庐却让他们这般迷恋痴醉,它该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啊!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就已经对桐庐

2、有“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的描写了。范仲淹第二次被贬谪,便是出任睦州知州,当时又叫桐庐郡,虽然驻守仅半年多时间,却先后写成出守桐庐道中十绝潇洒桐庐郡十绝等作品,描绘了桐庐的风光物事以及桐庐人惬意恬适的日常生活。元代,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的山水美景,绘就了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波阔渺,樵夫钓客身影参差,弥漫着萧散 的诗意。凭借艺术的非凡力量,使得大自然之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今天,在桐庐的山水原野间徜徉行止,分明会有一种与大自然亲密而深切的融入感。走进田野深处,金黄色的野花恣肆地开放,三五成群的母鸡在田埂边觅食,水塘旁有水鸟梳理羽毛在这样原始朴拙

3、的环境中驻足,那些汲汲以求的功名利禄,在不知不觉中会失却分量;相反,那种似乎遥远缥渺的宁静,却变得具有质感。脚步慢下来,心境静下来,才能够更好地发现和体会自然之美,探究存在的奥秘,感悟生命的意义,沉淀一种笃实的家园感。1.对上面语段中相关基础知识的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熨(yn)帖 朴拙(zhu ) 挑剔(t)B.缥渺 恣肆 惬意C.汲汲以求:拼命追求 徜徉:徘徊,心神不宁D.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为“交融”“淡泊”2.下列选项与“望峰息心”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绘就了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富春山居图。B.“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 刘绾)。C.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

4、,人们只能“望洋兴叹”。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3.下列文化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B.韦庄,晚唐诗人、词人,工诗,与温庭筠同为“格律词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C.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朝代,也是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展迅速,以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南朝的木兰诗为长篇叙事诗的代表。D.与朱元思书是一篇用骈体写作的山水小品。其中“书”即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

5、体,多用于议论。二、(9 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近6年来,这一重大倡议全球瞩目、应者云集。2013年至2018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在沿线国家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超过4000亿美元。实践充分表明,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开辟了重要途径,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 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

6、;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更向所有伙伴开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成为开放包容的平台、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历史大潮,所体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符合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沿线国家人民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热切期待。(摘编自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人民 日报2019年4月23日)材料二:“一带一路”进出口数据(摘编自2017年“一带一路”国家对外贸易数据分析,中商情报网2018年5月16日)材料三:在被赋予全新时代内涵的“一带一路”上,中国与沿线国

7、家建立起稳定合作关系。诸多合作项目已经充分证明,“一带一路”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巨大提升,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造福当地民众。“一带一路” 建设使发展中国家得到了符合自身利益的发展机会,给发达国家带来了更为庞大的世界市场、难得的发展机遇。这种美美与共的局面,显示出中国方案的动人之处。“一带一路” 是开放的合作平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开放的思想体系。人类文明应该实现多样性发展,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应该有更宽广的道路。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是自信的中国在新时代的应尽职责。打开大门,创造机会,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增长,是复兴的中国今天的必然选择。自

8、觉承担起一个发展中大国的历史使命,是负责任的中国今天应有的贡献。(“一带一路”,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绚丽工笔画, 光明日报 2019年4月25日)材料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展开,我们将迎来更多的发展契机。“一带一路”给我们国家、民族和个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好的机会。就拿我们一直认为的盛唐开放宏大的气象来说,实际上用今天眼光看,它只是单方面的:可以说是“开而不放、传而不播”,也就是说它单方面的容许外国人进来,但是不鼓励自己人出去,这就是开而不放;人家来学,它是会传授的,但是不主动,从来没有主动到外面去传播,所以是传而不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我们今天是全

9、方位的开放和传播,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摘编自葛剑雄全球视野下,“一带一路”倡议究竟给个人带来什么影响?,人民论坛网2018年1月30日)4.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B.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属于世界,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方案。C.“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开放的合作平台与思想体系,共同促进实现多样性发展进程。D.“一带一路”方案的动人之处在于为沿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带来巨大提升,从而形成美美与共的局面。5.结

10、合材料二的数据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7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国家对外贸易总额占全球比重将近4成,在全球贸易版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B.“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数据中出口额达到3000亿美元的国家有韩国、新加坡、印度,进口额达到30000亿美元的国家有韩国、新加坡、俄罗斯、阿联酋。C.在对外贸易方面,韩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对外贸易总额排名第一,且数额巨大,远超其他国家。D.从两组数据显示来看,“一带一路”对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6.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智慧,是为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国方案,提出后得到沿线国家的

11、积极响应,近六年来更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B.“一带一路”致力于经济合作,是全球一体化和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是复兴的中国当下发展的必然选择。C.“一带一路”虽然是面向亚欧非发展中国家开放,但也能给发达国家带来更为庞大的世界市场和难得的发展机遇。D.“一带一路”是一种全方位的积极主动的开放与传播,其开放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给我们国家、民族和个人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赵大讷,字敬叔。县人周恭肃王元俨之十世孙也。起家译曹掾,调泉州录事。大盗起,宁都泉之无赖男子啸众应之,遂谋来攻城。大讷作栅以御其冲,盗为引去。迁兴化录事,转龙溪尹。俗尚鬼

12、,垒石作祠,以奉紫衣神,黠民将为奸利,必牲犬以祭。大讷投神江中,移石以修孔子庙。庭县多山畲洞獠,官稍侵之,辄弄兵暴掠,至烦。大将出屯,经年不解,大讷调御得其术,服从如良民。邑大姓怙势杀人,郡守受其财出之。大讷抱案诣府,历指其奸。守怒,阴中以他罪,大讷略无所慑。俄迁永嘉,永嘉计口赋盐,民以为病,大讷建请令富商转售之瑞安。猾吏伪为官书,诬平民盗贩,民自杀者三人。府下大讷讯之,大讷徙之临汀。州城枕大江,水暴,岸善崩。大讷列植巨木,先以萁芒杀浪势,然后实土,以石甃之,岸凡数千尺得不坏。除温台等处海运千户遭母丧改知永新州州民素豪势出守吏上闻大讷至皆畏服不敢吐气。乡饮酒之礼久废,大讷讲而行之,宾主就位,献

13、酬有节,揖拜有容,观者叹悦。在官二年,告老解印段而归,时至正八年夏六月也。大讷性刚直,不惮大吏,屡典剧县,皆有能声,卒胥无敢出乡。宿猾元豪亦相告远遁,数平反冤狱,民为立生祠。或以事如远乡,父老携子弟聚观曰: “此赵侯也!”其为人爱慕如此。大讷同时,有金德润君泽者,亦县人,由湖南廉访司掾,历官至嘉兴推官,亦以政事称果毅有为,议者谓不如大讷云。赞曰,大夫之以功名自见者,岂必藉祖父之势战?藉祖父之势而成者,世岂无之?终不足谓之大夫,必也。奋自布衣,卓然有立,小或作州牧,大或闻国政,使德泽简在人心,声闻流于后世,然后始无愧于斯名,善矣哉!小或作州牧,大或闻国政,使德泽简在人心,(选自明宋濂浦阳人物记)

14、注赵大讷,元朝人。周恭肃王元俨。指宋太宗赵匡义的第八子赵元俨,封周王,谥恭肃。7.文中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盗为引去 引:拉,牵引 B.辄弄兵暴掠,至烦 烦:频繁C.民以为病 病:困顿不堪 D.或以事如远乡 如:去,往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讷作栅以御其冲 不赂者以赂者丧B.盜为引去。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C.告老解印绶而归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丈夫之以功名自见者 凌万顷之茫然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除温台等处/海运千户/遭母丧/改知永新州/州民素豪势/出守吏/上闻大讷至/皆畏服不敢吐气B.除温台等处海运千户

15、/遭母丧/改知永新州/州民素豪/势出守吏上/闻大讷至皆畏服不敢吐气C.除温台等处海运千户/遭母丧/改知永新州/州民素豪/势出守吏/上闻大讷至/皆畏服不敢吐气D.除温台等处/海运千户/遭母丧/改知永新州/州民素豪势/出守吏上/闻大讷至/皆畏服不敢吐气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很多,其中“除”,是任命的意思。“调”,是调动官职。“迁”是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也指贬官。B.揖拜是我国传统礼仪,分揖与拜两类。揖即拱手礼,多用于平辈、陌生人之间:拜即跪拜礼,常用于对君主、上级、长辈。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的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D.篇末“赞曰”中的赞是纪传体史书中篇末的评论性文字,是对文中人物的总结性的评价,不一定都表示赞美。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