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隔代教育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86570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当代隔代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当代隔代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当代隔代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当代隔代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当代隔代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当代隔代教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1一、隔代教育概述2(一)隔代教育相关理论21.隔代教育22.家庭教育2(二)隔代教育的特殊性2二、隔代教育问题的现状3(一)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3(二)隔代教育问题的现状3三、隔代教育的弊端分析4(一)对孙辈的不良影响41.对孙辈学习方面的不良影响42.对孙辈人格建立方面的不良影响53.对孙辈行为方面的不良影响54.对孙辈智力开发方面的不良影响55.对孙辈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良影响6(二)对家庭的不良影响6三、对隔代教育的引导措施6(一)家庭方面7(二)学校方面7(三)社会方面7(四)对隔代儿童的自身教育8四、结束语8参考文献10致谢11摘 要当前正值经济转型期,由于不少的农村父母因为

2、生活所迫去外地打工,让家中的老人照顾自己的子女,这些孩子就是“留守儿童”。这种情况使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缺失,从而孕育“隔代教育”这词汇的产生。而老人是小孩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教育使原来固有的家庭教育体系发生改变,使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减少,残缺的祖孙教育替代了传统教育。隔代家庭教育是学校与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因为该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基于相关理论,讨论儿童在隔代成长中产生的问题,并联系社会现实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有针对性地弥补家庭教育的空缺。关键词:隔代教育;家庭教育;不良影响;对策10一、隔代教育概述(一)隔代教育相关理论1.隔代教育隔代教

3、育是一部分父母为了生活中某些原因外出打工或夫妻分离,将自己的子女托付给祖辈照管,是经济转型期的产物,形成了一种孙辈由祖辈抚养的教育现象。从本质上来看,隔代教育,又可称为隔代教养或者祖辈教养,是指祖辈与孙辈一起生活,并承担抚养教育孙辈的主要或全部责任。隔代教育于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表述的是原来本属于父辈教养的责任现在由祖辈来承担。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不断发生改变,当父母无法亲自照顾子女时,通常会将子女委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这是近年来常见的社会变化趋势。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可以说是从事家庭教育的教育者对子女的教育。通俗来讲就是家庭监护人对自己的被监护人实施的教育。其中监护人是包括祖

4、辈、子女的父母及子女的养护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于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的急速转型,生活方式不断变化,工作压力增大,新生代父母们对孩子的教育时间和精力都在急剧减少。为了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许多的父母选择将孩子交给祖辈进行敎育。儿童所获得的家庭教育有所缺失。(二)隔代教育的特殊性祖辈家长所有的儿童观、教育观都会影响到老人们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态度和行为,从而对孩子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而非制度化的教育方式,隔代教养有内涵上的独特性和方式上的多样性。深入了解挖掘隔代教养

5、的特殊性,为幼儿园进一步发挥其指导作用,在我国当前的隔代教养普遍的背景下有着重要的价值。笔者通过文献阅读发现,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对于隔代教养的特殊性也有一定的涉及,且多是通过比较不同教养方式的异同,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出隔代教养的特殊性。祖辈主要教养人所以能够担负起孙辈教育的主要责任,除了父母辈的实际情况、家庭的客观条件等外部因素外,还与祖辈自身的条件、愿望等主观因素有关。总的来说,祖辈在隔代教养中的作用的特殊性存在于祖辈本身品格这一变量对其所发挥作用的影响,如健康状况、道德修养、文化水平、个性特征、社会境遇、家庭环境以及本人所掌握的家教知识和能力等都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祖辈个人品质、经验、习惯等

6、因素决定了隔代教养的特殊性。二、隔代教育问题的现状(一)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家庭是社会的齿轮,家庭教育是培养每一个儿童身心健康的重中之重,是孩子了解社会的第一堂课。而随着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社会的急速转型,生活方式转变,工作压力增大,新时代父母们教育孩子的时间和耐心占比急剧下降。为了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了工作中,许多父母选择托付给祖辈来对子女进行教育。这就使现代家庭中家庭教育的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隔代教育已逐渐取代过去的亲子教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并且逐渐普遍化。隔代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家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隔代教育的存在对众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乃至人生观构建有着重要

7、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隔代教育将成为普遍现象,我们又应该如何适应它。本文将从隔代教育的现阶段表现剖析,通过探讨隔代教育所出现的隐患,去寻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现代家庭教育中隔代教育问题的应对方式。(二)隔代教育问题的现状我国目前有约 1.6 亿儿童、青少年生活在农村,其中超过全国儿童总数的五分之一有61022.6 万人为留守儿童。据统计,留守儿童80%以上是由祖辈监护人和亲友临时监护人进行抚养的,留守儿童的功课身体年迈、文化程度较低的祖辈辅导,对孩子学习辅导有心无力。再加上村办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观念存在问题,家庭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关注不够,潜移默

8、化的使很多留守儿童对学习失去兴趣,出现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虽然“隔代教育”帮助父母解决了孩子的日常吃穿的生活,但祖辈封建的教育理念和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隔代教育”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使孩子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问题,针对这些不良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解除。 2018年6月10日,湖南衡阳界牌镇一位由祖母照看的12岁的留守儿童陈某某,将同村一对姐妹毒死。 祖辈由于身体赢弱,法律知识薄弱,孩子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进行管教,致使他们心理扭曲,冷漠无情,性格乖张,导致了惨剧的发生。总体来看,隔代教育下的留守儿童身体和心理状况处在非常严峻的环境中,他们的情况需要重视。三、隔代教育的弊端分析经济发展新

9、形势下,隔代教育成为当前十分常见的一种教育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年轻父辈们在工作和照看孩子之间的矛盾,但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一)对孙辈的不良影响1.对孙辈学习方面的不良影响第一,孩子的学习缺人辅导。不可否认,祖辈的人生经历和经验都十分丰富,能够给后辈提供许多宝贵的指导,但是大部分的祖辈知识水平并不高,故而很难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孩子学习,甚至会对孩子的提问和学习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第二,孩子在学习上容易产生惰性,且3-7岁年龄段的孩子正式活泼好动的年纪,又缺乏自制力,在缺乏家长监管和引导的情况下十分容易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第三,在没有合理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受到影响,这

10、种情况也会引起学生厌学情绪,进而造成恶性循环。因此从学习角度来看,隔代教育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不良之处。2.对孙辈人格建立方面的不良影响在人格魅力角度,部分家庭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因为孩子长时间跟着祖辈生活,生活环境会存在一定的封闭性,祖辈在儿童情绪关注上也往往会存在空白,孩子一方面与同龄小伙伴玩耍的机会少,另一方面也没有得到大方性格的培养和情绪的疏导,这样就会使得儿童在不熟的场景下或生人面前不敢说话,胆小内向的性格也就逐渐养成。其次,孙辈也容易养成严重的个人主义。因为我国有习俗“隔代亲”,现实生活中国,祖辈往往更加溺爱孙辈,在孩子面前常有护短、偏向等行为,此前提下,儿童很容易以自我为中

11、心。总而言之,在人格建立方面,隔代教育的儿童容易产生孤僻之心。3.对孙辈行为方面的不良影响隔代教育对孙辈行为的影响也较大,因为大部分祖辈往往会注重孙辈成长环境中的物质满足,对很多事情也大包大揽,对其外在的成长变化十分关注,但是对其自身品德培养和个人习惯修正方面很少能够给予教导。正是如此导致孙辈的行为自由散漫,对祖辈依赖性强,礼仪教养上有所不足。当然,也存在一些优势之处,对一些较为传统的美德,可能祖辈了解更为透彻,能更好的对孙辈进行教育。4.对孙辈智力开发方面的不良影响儿童在0-9岁期间是其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段,一些外界方法的运用能够很好的辅助开发孩子的智力,比如说常见的玩积木拼图、做游戏、外出观

12、赏、参加比赛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受限于自身的固有生活习惯和见识,祖辈往往难以给孩子科学的指引去辅助其智力开发,这在无意中使得孩子丧失了许多感官和智力训练。另外,隔代抚养的儿童,因长期与祖辈共同生活,容易呈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早熟或“小大人”的特征。老年人爱静不爱动,也喜欢让孩子在封闭的家庭中从事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看书、写字、绘画和看电视等。年龄越大或行动不便的老人,越不喜欢户外活动,这种抚养方式不利于儿童体质的增强,欢蹦乱跳是孩子的天性,与同龄伙伴玩耍才是孩子最快乐的事情。终日禁锢在自家的小天地里,减少了户外活动的时间,对培养儿童的好奇心、观察力,探索精神以及勇敢、坚强的性格都是不利的。5.对

13、孙辈心理健康方面的不良影响儿童的心思十分细腻和敏感,其心理健康是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留守儿童一方面很少有父母陪在身边,从小缺乏父亲母亲的日常关爱,祖辈在此方面疏于引导,部分孩子会产生被抛弃的感觉。加上多数祖辈比较为重视儿童的生活等,心理上的感情缺失,容易造成其情感上的冷漠以及人际关系中对他人的漠视,敌对情绪时常流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二)对家庭的不良影响一方面,祖辈由于生活阅历丰富,自身的人生实践经验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多数祖辈也因此相对固执,而父辈则多数得到了较好的教育,理论文化知识更为丰富,所以在对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容易出现分歧,双方又各持己见缺乏沟通,就会造成两代人之间矛盾的激

14、化。另一方面,孙辈长时间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很少受父辈照顾和陪伴,疏远父辈,亲近祖辈就是自认而然的事情了。但是儿童对父母的生疏与距离感既会使其产生叛逆心理,亲子疏远也会伤了父母的心,双方相处无所适从,所造成的心理隔阂将是这个家庭和谐的绊脚石。三、对隔代教育的引导措施造成隔代教育出现的原因是多样的,其因素包括家庭、社会等,故而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候,应当将各方均联结起来,这样方能使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一)家庭方面减少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需要从多方面出发来解决,从家庭角度来说,其一,父母应当重视儿童的教育。虽然父母多忙于工作,但是仍然要把子女的教育问题放于首位,这样方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另外,

15、除却在经济上对儿童进行关系之外,还应当从心理上关系孩子,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出发,对学生的成长进行规划。其二,在隔代教育中,祖辈的作用也极大,祖辈应当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使儿童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不能对孩子过于溺爱,使儿童能够尽可能的独立完成任务,其三,则是要依据实际情况,带孩子到外界多多交流,其四,则是多于孩子进行谈心,使其心态能够始终保持在较为平稳的状态下。另外,有些祖辈的教育方式是需要改进的,重要的是父母对子女的亲自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亲子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父母要端正态度,一定要自己教养孩子,再忙也要抽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以为教育和抚养未成年子女是祖辈的义务,它是父

16、母的义务和责任。因为有些父母还没有注意到隔代教育的优势和弊端,所以幼儿园要与隔代教育家庭中的父母多联络给他们分析隔代教育优势和弊端,还有规范父母的具体行为,引起他们的重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尽可能的降低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二)学校方面对于学校而言,则是需要自身的教育机制更加合理,加强对学校组织的领导,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方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具体来说,学校可以成立一个关爱“隔代儿童”的工作领导小组,多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使隔代抚养儿童能够更好的处理好人际关系。当然,教师也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隔代抚养儿童的学习、生活进行关注,这样方能使其健康成长。(三)社会方面社会方面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