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城镇化和文化发展的关系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86559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城镇化和文化发展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我国城镇化和文化发展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我国城镇化和文化发展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我国城镇化和文化发展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城镇化和文化发展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城镇化和文化发展的关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文摘要新型城镇化和文化建设是我国推进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引擎,理应受到高度重视与认真落实。环视目前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和文化产业的现实场域,仍然尚处于初创阶段,原因之一就是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态势没有真正形成。本文主要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文化建设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总结,首先得了解城镇化发展与文化建设的主要关系才能顺利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理念契合、主体合作、项目与考核的互动,不断完善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互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城镇化;文化发展;农村;合作目录前言2一、相关概念界定1(一)城镇化的内涵及特征41.新型城镇化建设内涵42.城镇化的

2、特征4(二)文化建设发展5二、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的关系5(一)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51.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52.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必然要求加强文化建设6(二)文化建设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地位61.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62.文化建设是提升新型城镇化整体实力的重要推动力73.文化建设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7三、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文化产业互动发展8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101前言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

3、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加大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乡贤文化”。乡贤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中国乡村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乡贤文化资源是乡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利用好乡贤文化资源对于弘扬乡贤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一、相关概念界定(一)城镇化的内涵及特征1.新型城镇化建设内涵城市化是特定于历史的,城市化的内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转型时期,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对城镇化有着不同的要求。新型城镇化与科学发展观密不可分。科学发展观可以

4、指导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人们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没有人参与到城市化的建设中来。没有“城市”只是一座空城。经济发展可以继续发展新型城镇化。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就会因为缺少衣食而受到阻碍,这将阻碍新的城市化进程。最重要的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从传统的粗放型城镇化到以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从低质量低速度到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新城市化可以看到传统的意义和不同的城市化、城镇化的“新”代表不仅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建设,但也高度重视质量的整个城市的形象和城市的发展,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模式和速度。“新”的另一个含义是包含人类因素,这是与传统城市化最本质的区

5、别。还需要更快的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促进其繁殖,经济发展的规模再大也不能忽视人的存在,说经济是一个服务的人,但在新的城市化或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城市贫困人口和城市病。在今天的文化建设也有特定需求的时代,我们应该人的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不会注意到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我们应该注意质量的新的城市化,没有速度,纯经济的价值的基础上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将文化融入城市,将城乡居民融入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2.城镇化的特征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和产业结构等要素的转化过程及城镇与农村空间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农业现

6、代化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城镇化以工业化的依托,是现代农业的支撑。推进城镇化,就是工业农业并举的过程,农村不能掉队。同时,城镇化要从城乡的现实着眼,关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扶持农村;关注公共服务和城市文明向农村覆盖和扩散,形成城乡互补、共融发展的良好态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一元化结构。其次城镇化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等各要素相协调的城镇化。城镇化不仅仅是人口、资源、经济的融合,更是资源融合和资源创新的过程。城镇化要使城乡的各种资源包括文化资源要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促成城镇化与文化资源的双向互动。凸显文化资源的优势,发挥文化资源引领和助推城镇化建设的作用,传承和发展文化资源的物质

7、载体培育新文化资源的活性生态环境。再次,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是城镇化发展的原则,城镇化应该避免大城市过度扩张,加快健全中小城市软硬设施,尤其是文化软环境的营造,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有序发展格局,城镇空间优化与文化繁荣的愿景,实现城镇环境的宜居宜业。最后,城镇化是人口转移、“市民化”和公共文化服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城镇化并不是人口的快速转移,仅有人口转移和产业的优化,而没有进城农民公共文化服务的享有,没有生活质量的提高,没有思维方式的转变,没有优秀精神文化的熏陶,称不上城镇化的高质量。要通过文化驱动转变农民的职业身份,让进城

8、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平等的权利,彻底实现农民的市民化,解决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二)文化建设发展细究文化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一个地域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中所感知到的、各类有型的基础设施。如建筑、交通、布局、通讯设施、绿化环境、水源等。以建筑为例,我国建筑具有多样化,不同时期、文化传统下的建筑特点亦是各具特色,如宫殿建筑的恢宏壮观、严谨突显王权尊严,园林小品的依山傍水,注重人造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民居建筑因循地域气候、地理、生活习俗及民族文化差异性而呈现出多种样式和风格。一个地域的制度文化往往是建立在该地域的物质文化基础之上的,以规范人与人之间、人与群

9、体之间的某种关系。制度文化一般又包含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家庭制度等三类。对于政治制度,依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在城镇发展上,一般利用权威和政策的力量来进行严格控制,维护统治的需要,对于经济制度,我国自古就是典型的农业国家,土地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农业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反而限制了农民向城镇的转移:对于家庭制度,传统思想奉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流思想,推崇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以家庭观念来满足衣食住行等需求。精神文化作为抽象物,是一个地域的核心,也是该地域居民社会意识的总和,它往往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为全体居民所认同和遵从。如城镇中,包含了知识、道德、艺术、信仰、法

10、律、习俗、生活及行为习惯等。西方学者斯宾格勒提出,“一个城市与一座乡村的区别不在于规模及范围,而是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我国城镇精神在历史人文的延续中,从城镇规划、城镇建设、人居生活态度及方式上都体现了与环境的协同一致。二、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一)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1.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曾论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过程都是可以分解为若干部分的。整体是由它的各个部分构成的,他不能先于或脱离其部分而存在;部分是整体的一个环节,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离开整体的要素则只是特定的他物而不成其为部分。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11、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社会方面以及生态方面都离不开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些各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来说都是不完整的。其中,文化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尤其的重要和突出。文化的作用决定了文化的影响,文化会影响综合国力的强弱,民族团结,文化影响文化会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所以我们应该突出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今天的中国,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城市化建设,强调文化内涵和公共服务的内涵,城市不仅是材料,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精神也想让人们享受城市化的新类型的变换。因此,没有文化的城市化建设是不完整和不完整的。因此,文化建设的质量与新型城镇化

12、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将决定新的城镇和城市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以及当地人的精神,等等。在过去,城市化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盲目的,没有相应的文化引导,导致文化意识的缺失,所以过去的城市化建设是不完整的。基于过去的经验教训,我们知道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2.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必然要求加强文化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物质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建筑材料。另一方面,文化建设也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有些人认为只要良

13、好的文化建设的物质建设会更好,物质建设的建设就不会好,这样的观念我们是不能认同的。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就会出现一系列传统的城市化问题,会影响城市化进程。城市化不仅是人口的转移,也是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张。城镇化的目的是“改造”人,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发展。这不是一种正式的融合,而是和原来的城市居民一样。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的新要求,使科学理论指导,只有在正确的指导思想中坚持以人为本,在坚持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统一的基础上,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二)文化建设在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地位1.文化建设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型城镇化主要使城镇成为一个高质量、宜居的地方。因

14、此,人们在城市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持。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和城市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和现在的最好的彼此,是一种双螺旋上升趋势的发展,但只有在新的城市化发展是必须的,良好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新城市化建设和发展。首先,人们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有一些文化,人们可以说,人们创造文化,或者文化造就人。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加强文化素养与人文思想的融合。城市生活中,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人们的文化素质应该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转换过程加快的过程,属于提高农民工,减少城市发展不良的生活习惯,强调一种新型的城市景观,可以帮助新城市化的建

15、设和发展。在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广泛的发展和过度强调物质建设已经减缓了城市化进程。但由于城市化的文化建设在新的发挥重要指导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在新的城市化建设的人文主义理念指导城市建设,使人们在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促进高质量的新的城市化的发展。第二,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精神和血液的延伸,形成了民族归属感、认同感的精神,也孕育了民族气质和基因的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遗传学中有一种理论,即文化是多源的。人们相信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创造不同的风俗习惯,从而形成不同的心理状态,从而产生不同的物质文明。畜牧业和农业是不同的,例如,农业的需求,畜牧业的要求,因此,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文

16、化,形成多种文化心理的积累。文化是更多的来源,就像我说的这样的过程中新型城市化的建设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城市文化,新城市文化是城市和农村文化的整合,是一种新的文化的形成。只有当人们接受这种新的文化并融入其中,他们才能发挥文化的作用,把人们聚集在一起。第三,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文化积淀、教育、传承、创新、发展、共享的全过程。没有文化参与的建设,新的城镇化建设将是盲目的、不稳定的、不完整的、死气沉沉的。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沉闷的,一样的,没有灵魂的。老地方等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促进有机结合,可以避免城市文脉的中断,不仅能保持原有的建筑历史和文化价值,和新添加的混合城市景观的历史和现代文化,文化继承、创新和发展,能更有效地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第四,城市特色需要城市文化的表达和支持。城市特色的形成可以促进当地的生产和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