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37现代文学史名解、简答、论述.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784635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537现代文学史名解、简答、论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00537现代文学史名解、简答、论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00537现代文学史名解、简答、论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00537现代文学史名解、简答、论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00537现代文学史名解、简答、论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537现代文学史名解、简答、论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537现代文学史名解、简答、论述.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题象征诗派(1)活跃在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代表人物是李金发、穆穆天等;(2)诗歌创作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提出“纯粹的诗歌”的概念。孤岛文学*(1)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被称为“孤岛文学”,时间从1987年11月至1941年12月。(2)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是杂文和戏剧,代表作家有唐發、柯灵、王任叔(巴人)以及于伶、阿英等。朦胧诗(1)70年代后期出现的带有现实主义色彩的诗潮。代表诗人有北岛、舒婷等;(2)注重象征、暗示、联想等手法的运用,作品具有朦胧、多义的特点。语丝社*(1)“语丝社”创办于1924年,因办语丝周刊而得其名。(2)主要成员有鲁迅、

2、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等;语丝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九叶诗派*(1)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2)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了穆旦、辛笛、陈敏容等诗人;因后来出版诗歌合集九叶集,被称为“九叶诗派”。(3)九叶诗派扎根现实,船代理向往光明与和平的时代情绪。新写实小说(1)“新写实小说”的创作发生于80年代后期;(2)其创作方法以写实为主要特征,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大多采用避免明确价值判断的冷静叙述;(3)代表作有刘震云一地鸡毛、池莉烦恼人生、方方风景等。文学研究会1)文学研究会1921年在北京成立;2)发

3、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小说月报是文学研究会的会刊;3)一般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4)在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1942年5月在延安召开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2)在座谈会上毛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寻根小说”1)“寻根小说”兴盛于1985年;2)韩少功等发表文学的“根”等文,推动了文化寻根思潮;3)韩少功、阿城、郑万隆等人创作了爸爸爸、棋王等小说,注重开掘题材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传统。26湖畔诗社1)湖畔诗社1922年春在杭州成立,成员有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2)出版诗集湖畔、蕙的风、春的歌集;3)湖畔诗人的

4、作品多歌唱爱情、友情和大自然,诗中真纯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27东北作家群*1)指“九 一八”事变后流亡至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群东北作家,他们创作了一批反映东北人民生活与斗争的文学作品;2)主要作家有萧军八月的乡村、萧红生死场等。白毛女1)四十年代创作于解放区的新歌剧;2)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贺敬之等执笔;3)塑造了喜儿等形象,表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尝试集是胡适的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新诗集,1920年版分成二编52首白话诗,“尝试”主要致力于诗的形式革新,“诗体的大解放”和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显示了诗的质与开的统一。为中国新诗

5、的大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文协”“文协”全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38年3月在武汉成立,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老舍为总务部主任并主持“文协”工作。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其会刊抗战文艺,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民众戏剧社民众戏剧社是新文学初期重要的戏剧社团,1921年成立,创办了专门性戏剧杂志戏剧;主要成员有汪仲贤、沈雁冰、郑振锋、陈大悲等;提倡"写实的社会剧"和"爱美剧"。小二黑结婚四十年代赵树理的小说成名作;写解放区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由恋爱故事:创造了一种新的评书体的小说形式

6、。“反思小说”出现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代表作品有茹志鹊的剪辑错了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等;对解放以来特别是五十年代中期以来的极"左"路线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带有较强的理性色彩和悲剧意味。未名社1)是鲁迅发起和领导的新文学社团;2)未名社成员除鲁迅外,还有韦素园、台静农、韦从芜等;3)是一个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的社团。金锁记1)张爱玲的中篇小说;2)内容写曹七巧嫁到姜公馆,用自己的青春作为抵押,终于得到一笔遗产;3)黄金枷锁扭曲了曹七巧的人性,使她成为一个变态女人。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日出

7、的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日出”象征,寓意不公平不合理的黑暗社会应当被光明的社会所代替。陈白露是剧中一个具有多重复杂性格的悲剧角色。“雨巷诗人”指戴望舒。以其代表诗作雨港而得名。包身工30年代报告文学的代表作;作者夏衍;内容揭露控诉日本资本家残酷压榨中国女工的罪行。“雷电颂”是郭沫若抗战时期的历史剧(屈原)中的一段台词。通过这段台词表达了屈原被诬陷后,希望自己的生命与自然同化,要把一切黑暗都烧毁的理想,也是屈原光明、正义、力量化身的表现。京派是指30年代身居带衰颓意味的古都,又浸染于经院学风,文化心态从容宽厚的一个带隐逸气的文学群体。他们功利意识淡薄

8、而艺术独立意识浓厚,其作品多由文化层面探讨人生与人性,注重于道德和文化的健康与纯正,有一定的纯文学色彩。京派小说作家主要有冯文炳、沈从文、废名、萧乾、凌叔华等。“汉园三诗人”(1)三诗人指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2)以出版三人诗合集汉园集而得名。学衡派是“五四”时期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之一。1922年1月,吴宓主编的学衡杂志创刊,标志着该派的诞生。代表人物为当时南京东南大学的教授胡先骕、梅光迪、吴宓等人。以“论究学术,阐求真理,融化新知”等标榜,称为学衡派。七月诗派是20世纪30、40年代,围绕着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杂志的一批诗人与作家,如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形成了一个贯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9、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被称为“七月诗派。”新感觉派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流派。代表作家有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等。中国新感觉派受20世纪20年代日本新感觉派等外国现代派的影响。新感觉派小说的内容多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是对畸形病态生活的描写,以快速的节奏和多变的画面表现现代都市光怪陆离的生活,刻意追求主观感觉印象,在形式技巧上花样翻新,但部分作品存在悲观颓废倾向。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或者说是这时期的一种创作现象,其代表作家有蹇先艾、鲁彦、许钦文等。其共同的特征是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村镇为背景,以回忆和描写乡村生活为题

10、材,揭示农民苦难命运,表现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南国社南国社是20年代初成立的话剧团体。田汉创立,先后办南国半月刊、南国特刊和南国艺术学院等。开展话剧运动主要在1928年至1929年,演出田汉的剧本。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其鲜明风格。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年成立于上海,1936年因形势变化而解散。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组织,先后出版刊物北斗、萌芽等十几种。左联的主要成员有鲁迅、茅盾、夏衍、田汉、丁玲、张天翼等。左联的成立推进了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突破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创作了子夜等优秀作品,对中国革命和新文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也存在“左”的倾向。信天游“信

11、天游”又称“顺天游”,流传在陕西在陕北晋绥一带,其特点:一是两行一首,表达一层意思,二是首句惯用比兴手法。论语派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现代散文流派,以创办论语半月刊而得名,尚有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主要人物是林语堂。简答题“左联”成立后主要开展了哪些文学活动?(1)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于传播;(2)促进与世界文学、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3)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4)积极从事创作,鲁迅、茅盾、丁玲等都有出色的成就,同时培养了大批新作家。简述新歌剧白毛女的艺术特色。(1)白毛女继承了秧歌剧长于抒情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的抒情唱段;(2)参照中国古典戏曲歌唱、吟

12、诵、道白相结合的手段,适当安排剧中人物的道白,以推进剧情,适合大众欣赏习惯;(3)借鉴了西洋歌剧齐唱、重唱、合唱、半场的形式以及音乐的戏剧性、性格化的传统,在广泛的继承借鉴中创造了新型现代民族歌剧的经典。简述浩然小说金光大道的主要内容。(1)浩然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文革”时期主流文学的代表作之一;(2)作品描写的是解放初期华北的一个村庄,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组织发展农村合作社,走上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3)塑造“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表现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两个阶段、两条道路、两条路线尖锐复杂的斗争,歌颂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这是文革时期文学创作的阶段斗争模式。简述余秋雨散

13、文的特点。(1)在古今文明的对比中,体现深沉的文化忧患意识;(2)从人文山水出发,表现厚重的历史感;(3)充满哲理思辨和独特体验的现代理性精神;(4)行云流水、华丽雍容的散文语言。简述台湾新文学早期作家赖和小说题材的主要特色。(1)描写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人民的悲惨遭遇和反抗;(2)揭露日本殖民统治者的丑恶本质;(3)批判传统封建思想和旧势力的愚昧;(4)表现台湾知识分子的苦闷。以戴望舒的诗歌为例,简述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艺术特色。(1)戴望舒的诗歌长于感受体味或朦胧、或明朗的“诗情”,又避免直接抒情,表现出现代派诗歌注重表达孤独、寂寞和惆怅等个人情绪,诗绪朦胧、神秘的特点;(2)戴望舒的诗歌借

14、鉴象征主义的象征、隐喻、同感、移情和奇特的观念笼络等表现手法,将主观情感外化为意象,集中体现了现代派以象征主义为中心,诗歌的语义具有暗示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的特点。简述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1)1966年,林彪委托江青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形成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2)纪要的核心是“文艺黑线专政论”,把1949年以来文艺理论方面的代表性论点归纳为“黑八论”;(3)践踏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传统,全盘否定了30年代以来,特别是见过17年的文艺成就;(4)提出了“根本任务论”“三突出”“主题先行论”等一整套理论,造成了文艺理论领域的大混乱。简析韩少功爸爸爸的人

15、物塑造与文体特色。(1)爸爸爸塑造了丙崽这一艺术形象,呈现了一种具有远古意识、初民思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展示了人性中的愚昧、蛮荒、冥顽不化的” 集体无意识“;(2)作品通过象征等手法,营造出神秘诡异的艺术氛围,启发读者去思考更深层的意蕴。巴金小说憩园在表现反封建主题方面有何特点?(1)作品以一座被称“憩园”的公馆为背景,表现了杨、姚两个富贵人家共同的悲愤命运;(2)“憩园”的旧主人杨老三败尽了祖上的家产,而根深蒂固的封建等级观念又使他不屑于自食其力,最终酿成人生悲愤;憩园的新主人姚家父子依靠封建家庭制度的遗产过着腐朽、没落的生活,结果走向破落;(3)憩园揭示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对其自身成员人性的扭曲与毒害,拓展了家的反封建主题。简析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1)张家玲小说以超脱于政治与阶级的观点去看待人生,努力寻求一种普遍的永恒的东西;(2)描述了新旧交替时期中国都市男女苍凉的经历,并暴露了人物身上的邪恶性;(3)刻画了现代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