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784228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及条件对外贸易之所以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方面是因为各国按比较成本规律进行国际贸易,通过两优取其更优、两劣取其次劣的办法进行专业化分工,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增加了产量。通过交换,各国都得到了多于自己生产的消费量,这是对外贸易的直接利益。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外贸易产生间接的动态利益,即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动态转换过程,把经济增长传递到国内各个经济部门,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对外贸易有利于经济、产业结构的转换,对外贸易有助于实现技术进步、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功能,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结构的转变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因为发达

2、国家现有的技术水平、市场配置资源和资本的形成能力、成熟的市场调节功能等,都为产业自身的升级和转换创造了内在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在发展中国家却显得不足。对外贸易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有两种意义。一种是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即从农业或采矿业的单一经济结构向轻工业、重化工业、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发展的产业类型多样化;一种是效率化结构变动,即在各产业部门采用高效率的生产方法,使产业实现现代化。对外贸易促进这两种意义的结构变动,从而改变现有的比较优势,及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贸易结构,而新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又推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对外贸易加速技术进步和扩散,技术进步、技术扩散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外贸易为技术进步

3、、扩散创造条件。技术进步、扩散又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而有利于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和规模的扩大。技术进步对对外贸易效益的积极作用,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能否加快出口产业的发展。当技术进步发生在出口部门时,它会大大地提高本国该产品的出口优势,为本国开发研究出更多新的出口产品,扩大贸易利益。所以,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应当特别注重出口产业。一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贸易与技术进步的良性循环就可形成:对外贸易靠技术进步创造了更大的生产能力和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出口又为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更多的资金来源。对外贸易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人力资本,劳动力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投入物,高素质的劳动力会有丰富的人力资本

4、,是很重要的投人要素。劳动力素质越高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单位时间内创造的财富越多或生产的货物、服务的量就越大。而且在对外贸易中出口的扩大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作用:(1)出口扩大意味进口能力的提高。进口中的资本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使这个国家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地节约了社会劳力。另一方面,资本货物的进口,尤其是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可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经消化后,会大大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2)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国内的投资流向发生变化,资本会越来越集中在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专业化生产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3)规模经济利益。一国

5、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总是狭小的,出口的扩大克服了国内市场的狭小性,生产规模可以不断扩大,以达到最佳程度,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单位成本不断下降。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4)出口扩大还会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这一点对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国家尤其重要。出口的扩大,特别是加工程度较深的制成品出口的扩大,会增加对向出口部门提供投入物部门的需求。这些部门转而向其他供给部门增加需求。如此反复下去,不但能带动所有部门的发展,而且会大大地促进国内经济的一体化。(5)出口的不断扩大会鼓励外国资本的流入。这对普遍缺乏资本的落后国家日益重要。外资的流入不但能解决国内

6、投资不足的难题,而且会促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传播。(6)在世界市场上进行激烈的斗争会使国内出口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改进质量、降低成本,从而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实现条件:贸易发动机的实现条件贸易发动机理论,是孤立地论述对外贸易的作用,忽视了对贸易发动机实现条件的分析。贸易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原理不会变,但贸易对经济增长作用效果如何,则完全取决于发动机的实现条件被满足的程度。1.稳定的出口市场是贸易发动机启动的外部条件对于19世纪新殖民地区的国家,国际贸易作为经济成长的发动机,首先依赖于稳定的出口市场,这是发动机启动的条件。新技术革命趋势出现以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进口需求呈现减弱的

7、趋势,这就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那种“带动兼控制”的作用强度降低。对于当代发展中国家来说,新发展起来的制造业面临的是激烈的国际竞争,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困难远远超过当年率先工业化的国家冲破自然经济壁垒的困难,传统制成品的生产出口受到发达国家更高科技的竞争优势的压力,大量依靠低工资的生产出口又受到各种贸易壁垒的抵御,而且,整个世界经济并非一直处于繁荣而保持较高需求的,这样出口市场并不是有保证的,这些原因都使得发动机的启动比以往困难得多。2.贸易动力的转换是贸易发动机持续运转的内部动力按照传统的贸易理论,贸易增长的动力来自于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这样就会合乎逻辑地推出随着这种比较优势带来的边际增长收益

8、下降,贸易增长会逐渐减缓,发动机将无法持续运转的观点。东盟四国便是一个明证,在经历了十来年的出口高速增长期后,出口增长开始下滑,而导致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就是因为19961997年起国际市场电子产品的过剩,出口增长率大幅度下降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外贸逆差增加。所以香港有影响的怡富证券公司报告指出“东南亚各国的对外贸易已从经济的推动者变成拖地区后腿的因素”。建立在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上的贸易增长动力会随着自然资源或劳动力资源优势的逐步丧失而减弱,贸易增长到了一定时期就面临着贸易动力转换的问题。贸易增长动力转换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比较优势的高级化,即比较优势由自然禀赋上升到技术、管理和营销网络

9、等后天禀赋,二是建立起竞争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三个层次上: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和创新优势。实现贸易持续增长的关键是贸易动力的转换,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往往表现出另一种形态:“贫困化”增长,即随着建立在原有比较优势上的出口的增长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这事实上是由于贸易增长动力没有随着贸易增长阶段变化而相应转换造成的。3.资本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结构转型的关键实现贸易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对于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要素积累的核心是资本要素的积累。在平衡的国际收支上,商品出口的顺差与资本要素流动的逆差是并存的,商品出口实现的国际价值

10、用来“购买”本国短缺的生产要素、资本以及与资本相伴随的技术与管理,而降价出口、亏损出口则不利于出口部门的发展和资本要素的积累。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仍然是基础。一旦贸易与技术进步两者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那么必然会对经济增长形成更大刺激。尽管技术进步不论发生在任何部门对经济总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当技术进步发生在出口部门时,它可能会大大提高本国该产品的出口优势,为本国创造一种新的出口产品,扩大贸易利益,所以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应当特别注重于出口部门和有潜在出口可能的产品上,以形成贸易与技术进步的良性循环,贸易靠技术进步创造更大的生产能力和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出口又为技术的进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即资金来源。如果出口的扩大不能导致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要素的积累,并进而形成出口增长与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的良性互动关系,出口发动机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而如果出口部门的发展是相对孤立的,或者出口部门是一些低档次的产业部门,而非高附加值、深加工的制造业,那么出口产业对其它产业的带动力就很小,出口作为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就不会很明显。总之,作为经济成长的总体来说,出口是诸动力中的一种,不是唯一的发动机,外部市场可以利用到何种程度,国家贸易政策在何种程度上促进贸易动力的转换,以及贸易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是否形成良性循环,都直接关系到贸易作为经济成长发动机的作用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