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研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83512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研究摘 要:独山盐酸菜是闻名全国的八大腌菜之一。它以其酸、辣、甜、咸俱全的独特风味,受到普遍欢迎。在国际享有盛誉。在百姓对健康饮食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盐酸菜生产企业必须按人们的健康需求提高盐酸菜的口味和质量,让消费者吃上放心优质的盐酸菜。本文针对独山县的盐酸菜产业的发展以及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关键词:独山盐酸菜;贵州;腌菜II目 录一、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1(一)独山县的概况11.独山县的地形、气候特征12.独山县目前农业的发展方向13.独山县对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2(二)独山县盐酸菜产业的发展现状21.独山盐酸菜的发展历史22.独山盐

2、酸菜产业目前的产业规模33.独山盐酸菜产业目前的市场概况3二、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对当地的影响3(一)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对当地其他产业的影响3(二)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对财政收入的影响3(三)独山县盐酸菜产业的发展对当地农民的影响4三、独山盐酸菜发展存在的问题4(一)规模小4(二)科技投入不足,导致质量不稳定、不统一4(三)市场占有率较低4(四)经济投入不足5(五)带动作用不明显5四、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5(一)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二)加大科技的投入,引进人才和技术,提高质量5(三)发展品牌意识,大力推广,扩宽市场6(四)加大经济投入量,加强政府的扶持力度6(五)发挥龙头企业

3、的带头作用6五、结论7参考文献8一、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一)独山县的概况1.独山县的地形、气候特征独山县地处贵州最南端,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全县总面积2442.2平方公里,县城距广西南丹县城120公里,距黔南州都匀市约48公里,距省城贵阳市约198公里,距重庆市600公里,南距广西北海市740公里、广州市800公里。你是导航吗?大家并不想知道那么多,它有多远。独山县地处云贵高原,平均海拔较周边地区高出300500米。独山县的地理地形有著名的独山泥盆纪石炭纪标准地层剖面,发育完整、出露完好、研究程度较高、各种地质现象和反映时空观念、环境因素、生物进化的生物化石丰富等。全境地处贵州高

4、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箱状背斜,形成较周边地区高出 310490米的突出平台地,最低海拔500米,最高海拔为1465米,平均海拔8501100米之间。独山县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5.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4.0,年降雨量为1429.9毫米,无霜期297天。2.独山县目前农业的发展方向2016年独山县已引进发展农业企业100余家,培育家庭农场150家,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177家,获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54家(其中:省级6家、州级24家、县级24家),获得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6家、州级示范社14家,企业涉及精米、面粉、芥

5、菜、水果、茶叶、中药材、木材、果糖、油桐、生猪、肉牛、奶牛、山羊、肉兔等10多个种养加行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贵州省著名商标4个,贵州名牌产品3个,有机食品认证4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8个,无公害产地认证38个。独山盐酸菜有限公司、贵州御龙尊茶业有限公司、贵州绿健神农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黔旺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依靠“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2016年参与基地建设农户4.6万户,促进了独山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和农户增收,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生态条件脆弱、旱涝灾害频发、产业布局分散、市场主体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农

6、业产业还存在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企业带动能力不均衡等短板。根据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总方针。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全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线;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化农业产业层次,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外向型农业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内容,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注重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从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农业资源与生产

7、要素的合理整合,进一步提升我县农业综合开发的水平,走“生态循环、高效优质、安全文明”的现代大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3.独山县对农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独山县坚持以党建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创新“三改三变”发展模式,基层党委协调为辅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发展模式不断转变优化,种植、养殖、农旅结合等各类农业产业百花齐放。近年来,独山按照发展畜牧养殖大县的思路,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各园区(镇)党(工)委主动引导畜禽规模养殖场申报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畜禽菜篮子工程、草地生态畜牧业等项目,利用项目资金支持养殖场的发展,同时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引入大量资金发展畜禽养殖生产。截至目前,独山全县畜

8、牧业产值已完成15.84亿元,畜牧增加值达10.13亿元,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68.31%。近年来,独山县注重党建引领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园区(镇)党(工)委重点打造以商品蔬菜、特色经果林、中药材、高山生态茶等生态特色产业,并把生态特色产业做成党建品牌、党建亮点向外推广。截至目前,除海花草外,独山还大力培育了葡萄、茶叶、种桑养蚕等专业村14个。2017年,独山创新农旅结合发展模式,通过建立非公企业党支部,打造“企业+党组织+农户+景区”亲密合作联系网。截止目前已打造集奶牛养殖、牛奶加工、草原观光、品鲜奶、烤全羊、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大草原休闲度假区;

9、集茶叶种植、加工和采茶、品茶、生态茶园观光旅游、茶园旅馆为一体的茶天堂生态观光茶园和云上茶乡休闲观光体验园;集铁皮石斛种植加工、独秀峰道教文化、“神仙洞”观光旅游、赏花、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园,推动了独山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党建品牌的提档推广,促进了党建、产业、农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繁荣稳定这些跟我们这篇文章没有半毛钱关系,哪个新闻搬来的?。(二)独山县盐酸菜产业的发展现状1.独山盐酸菜的发展历史独山盐酸菜产于贵州省独山县,盐酸菜最初称作坛酸,后改称盐酸,这句应该放到第一句是布依族、水族、苗族等民族久负盛名的食品,独山盐酸菜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源始于明代

10、,最初多为家庭自制自食,成为商品进行大规模生产则是清代后期的事。表达尽量书面化经历了家庭式的自产自食-民间作坊式加工与集贸式的零售-现代的工厂生产与大规模的销售,这样三段式的发展模式。现在独山盐酸菜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了全新的开发,融合了现代科学的配方,具有甜酸、清香、咸酸、香辣、酸辣五香六种不同风味,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高品味的纯天然食品。2.独山盐酸菜产业目前的产业规模独山盐酸菜主产地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独山、三都、荔波等县,其中尤以独山县出产的盐酸菜较著名。独山盐酸菜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1997年与独独山峰锑矿合并,参与组建贵州东峰集团有限公司后,自投资金一千余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已建成

11、占地七十余亩、年产量两千余吨的花园式工厂。并从贵州大学、贵州工业大学等院校招进数十名大中专毕业生,职工素质得到很大提高。盐酸菜是独山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食,可生吃、炖、炒、包饺子、做汤等,有着悠久的历史,过去可以说是家家腌、人人吃,没有任何一种蔬菜加工产品能够如此普及。近年来,已工厂化生产,可四季食用,市场上无论袋装还是散装的酸菜都十分热销。3.独山盐酸菜产业目前的市场概况独山盐酸菜加工企业盐酸菜生产规模参差不齐,一部分产能大的企业年产过万吨,绝大部分企业年产能在1000吨以上,有些企业产能达几百吨,一小部分规模小的生产企业年产能仅有几十吨。产品销售以代理商、批发商、超市、农贸市场销售为主。近

12、年来,通过网购销售的也占有一定份额,部分企业将盐酸菜产品远销到韩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二、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对当地的影响(一)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对当地其他产业的影响 下面的内容没体现标题的内容独山县位于贵州省最南端,素有“贵州南大门”之称,全县总面积2442.2平方公里,总人口35万人,现有耕地面积25.3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单季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茶叶、烤烟、水果、中药材等。畜牧业以两牛(肉牛、奶牛)一猪一羊为主。蔬菜、畜牧、烤烟、茶叶、水果、中药材是独山农业的六大特色产业。而这其中,用作盐酸菜的商品蔬菜基地常年种植达20万亩左右,基本占据整个独山县的8

13、0%。年产西红柿20万吨,菜豆5万吨。茶叶种植3.5万亩,年产干茶300吨。烤烟1.74万亩,产量4万担。水果4万亩,主要有梨、桃、李、欧亚精品葡萄。中药材4 万余亩万亩,主要为铁皮石斛、灵芝、板蓝根、野葫芦、龙胆草、金银花等。(二)独山县盐酸菜产业发展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独山县每年从财政中拨出100万元资金扶持以盐酸菜为主的蔬菜产业的发展。几年来共争取省、州支持和县财政投入共计800多万元投入到以盐酸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发展。你自己多读几遍有些地方表达衔接不是很好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较高。单位土地面积创造利润高这句有点突然。2016年盐酸菜种植户亩均纯收入为1002.7元,而水稻、玉米、烤烟的亩均纯收

14、入为533.49元、192.96元和668.98元,仅相当于盐酸菜亩均纯收入的53.2%,19.2%和66.7%。盐酸菜亩均纯收入一般比其他大田作物高1.5-5倍。以2015年和2016年产出情况为例,2005年盐酸菜出售均价为1.4元/kg,产出在6300元/亩左右,农户从盐酸菜生产中得到实惠,生产积极性高涨,2006年该镇有4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进行盐酸菜等生产。(三)独山县盐酸菜产业的发展对当地农民的影响农民的影响有只有饮食上的?别的没影响?酸菜是独山人在长期与自然界和谐生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个性特色菜肴,根植于当地民族数百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并成为独山人生活不可或缺

15、的组成部分。在独山有句谚语:“三天不食酸,走路打捞穿。” 相传,独山人更是把盐酸菜当作美味佳肴,特别是在招待客人的时候,那一道“酸”菜是不能少的。在黔南农村,有“天天有酸吃,神仙也不换”的说法,盐酸菜俨然成了人们美好生活的象征。三、独山盐酸菜发展存在的问题问题写得太范,针对性不强(一)规模小小规模家庭经营是目前独山盐酸菜的特点。盐酸菜企业规模小,其中小型盐酸菜厂占据独山咸菜行业的很大一部分,家庭作坊式生产仍有一定的比例,企业在资金流转上相对困难,很难得到资金支持。(二)科技投入不足,导致质量不稳定、不统一机械化水平低,在一些高新技术运用上已经相对滞后,与国内的著名品牌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省内企业对盐酸菜研究的投入偏低,在一些新技术的运用上,如真空拌料、冷链运输、辐射、微波处理等方而已经落后于同类一流企业,独山的劳动成本相对较高,使得盐酸菜企业发展遇到不少的阻碍。缺乏严格的地域性标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对盐酸菜产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追求良好风味的同时更加在意产品的营养和安全,低盐化咸菜己经成为了行业的主流,独山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标准和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生产。?独山还能制定法律法规?(三)市场占有率较低市场带动型发展模式随机性较大,与农户之间的合作关系最为松散,约束力较小。农户作为市场流通主体参与市场流通,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和流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