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二单元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783186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二单元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二单元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二单元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二单元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二单元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二单元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二单元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反应与能量,原电池 化学电源,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3.了解新型电池的电极反应及应用。,近五年来,新课标地区对原电池工作原理考查18次、试题难度以中等难度为主稍有难度。预计2015年高考在题型上以传统题型为主,其中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及电池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的有关计算都是命题的热点内容。,一、原电池 1概念:把化学能转化为_的装置。 2工作原理:(以锌铜电池为例),3.原电池构成条件 (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常见为金属或石墨)。 (2)将电极插入_溶液中。 (3)两电极间

2、构成闭合回路。 (4)能自发进行的_反应。 答案:1.电能 2Zn2e=Zn2 Cu22e=Cu 氧化 还原 Zn Cu ZnCu2=Zn2Cu 3(2)电解质 (4)氧化还原,二、化学电源 1碱性锌锰干电池一次电池 负极反应:_; 正极反应:2MnO22H2O2e=2MnOOH2OH; 总反应式:Zn2MnO22H2O=2MnOOHZn(OH)2。 2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负极材料是_,正极材料是_。,(1)放电时的反应 负极反应:_; 正极反应:PbO2(s)4H(aq)SO42(aq)2e=PbSO4(s)2H2O(l); 电池总反应:Pb(s)PbO

3、2(s)2H2SO4(aq)=2PbSO4(s)2H2O(l)。 (2)充电时的反应 阴极反应:_;,阳极反应:PbSO4(s)2H2O(l)2e=PbO2(s)4H(aq)SO42(aq); 电池总反应:2PbSO4(s)2H2O(l)=Pb(s)PbO2(s)2H2SO4(aq)。 铅蓄电池总反应式: 3燃料电池 氢氧燃料电池是目前最成熟的燃料电池,可分酸性和碱性两种。,答案:1.Zn2OH2e=Zn(OH)2 2Pb PbO2 (1)Pb(s)SO42(aq)2e=PbSO4(s) (2)PbSO4(s)2e=Pb(s)SO42(aq) 3O24H4e=2H2O,通常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

4、不能获得电流? 提示:通常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把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如ZnCu2=Zn2Cu中,此反应中,Zn原子把电子直接给了在溶液中与之接触的Cu2,自身被氧化成Zn2进入溶液,而Cu2在锌片上直接得到电子被还原成Cu,得不到电流。,1下列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的是 ( ) 解析:构成原电池需要具备下列三个条件: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有电解质溶液;组成闭合回路,故A、B符合条件。 答案:AB,2某学生欲完成Cu2Ag=2AgCu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可行的是 ( ) 解析:A、B、D三项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只有C正确可行。 答案:C,3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锌

5、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 解析:A项,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2e=H2,SO42向负极移动,SO42离子浓度并不增大;B项,电子应从锌片(负极)经导线流向铜片(正极);C项正极上有H2逸出。 答案:D,4铅蓄电池用途极广,可多次充、放电。在铅蓄电池中铅作为负极,二氧化铅作为正极,电解液为30%的H2SO4溶液。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下列关于此电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液的pH将增大 B放电时,铅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PbSO42PbSO42

6、e C充电时,二氧化铅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充电时,电解液中的阳离子向二氧化铅电极移动,解析:A是关于原电池的反应,其中电解液中的硫酸被消耗,故酸性减弱,pH将增大,正确;B是关于负极反应式的判断,判断的要点是:抓住总方程式中“放电”是原电池、“充电”是电解池的规律,再分析清楚价态的变化趋势,从而快速准确地判断,B是正确的;C是充电时的电解池反应,二氧化铅作为阳极,其上必发生氧化反应,正确;D是充电时的电解池反应,阳离子应向阴极移动即向铅电极移动,错误。 答案:D,5下列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的是_,并写出形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及电极反应:正极:_、_;负极:_、_;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_极移动,

7、阳离子向_极移动,形成电流。,解析:Ag 2Ag2e=2Ag Cu Cu2e=Cu2 负 正 答案:B,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与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正负极判断,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2)复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如CH4酸性燃料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 CH42O2=CO22H2O总反应式 2O28H8e=4H2O正极反应式 CH42H2O8e=CO28H负极反应式,(1)负极本身不一定都参加反应,如燃料电池中,作为负极的材料本身并不参加反应。 (2)不注意电解质溶液的成分,容易误写电极反应式,如Al做负极,在酸性溶液中生成Al3,在碱性溶液中生成AlO2,在中性或弱碱性溶

8、液中,生成Al(OH)3。 (3)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但电子不能通过电解液,是通过阴阳离子的移动形式闭合回路。 (4)用总电极反应减去一极的电极反应时,须在两式电子转移数相等的前提下进行。,A电池反应中有NaCl生成 B电池的总反应是金属钠还原三价铝原子 C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 D钠离子通过钠离子导体在两电极间移动,对新型电池首先要明确两电极,以及确定两极反应,然后再分析各选项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在负极Na失电子生成Na,而正极反应为NiCl22e=Ni2Cl,故有NaCl生成,A项正确;该电池的总反应:2NaNiCl2=Ni2NaCl,

9、B项错误;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Na为负极,NiCl2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反应:NiCl22e=Ni2Cl,C项正确;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原电池的内电路导电的是Na,D项正确。 答案B,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注意点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基础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如果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正、负极,可以直接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正极。 判断电极时,不能简单地依据金属的活泼性来判断,要看反应的具体情况,如:a.Al在强碱性溶液中比Mg更易失电子,Al作负极,Mg作正极;b.Fe、Al在浓HNO3中钝化后,比Cu等金属更难失电子,Cu等金属作负极

10、,Fe、Al作正极。,生物燃料电池(BFC)是以有机物为燃料,直接或间接利用酶作为催化剂的一类特殊的燃料电池,其能量转化效率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C1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2H5OH3H2O12e=2CO212H。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1极为电池负极,C2极为电池正极 B电子由C2极经外电路导线流向C1极 CC2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D该生物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2H5OH3O2=2CO23H2O 解析:燃料电池中,通入燃料的一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C项正确;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

11、极,B项错误。 答案:B,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根据原电池原理可知,在原电池反应过程中,一般活动性强的金属作负极,而活动性弱的金属(或碳棒)作正极。 若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将A和B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A极溶解,而B极上有气体放出,则说明在原电池工作过程中,A被氧化成阳离子而失去电子作负极,B作正极,则可以断定金属A的金属活动性比B的强。,2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由于原电池将氧化还原反应拆成两个半反应且有电流产生,因而反应速率加快。 如Zn与稀H2SO4反应制氢气时,可向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4溶液,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反应进行。 3设计制作化学

12、电源 设计原电池时要紧扣原电池的四个条件。具体方法是: (1)首先将已知氧化还原反应拆分为两个半反应;,(2)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特点,结合两个半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负极就是失电子的物质,正极用比负极活泼性差的金属即可,也可以用石墨)及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的选择 电解质是使负极放电的物质。因此电解质溶液一般要能够与负极发生反应,或者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其他物质能与负极发生反应(如空气中的氧气)。但如果两个半反应分别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中间连接盐桥),则左右两个容器中的电解质溶液选择与电极材料相同的阳离子。如在铜锌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金属锌浸泡在含有Zn2的电解质溶液中,而正极铜浸泡在含有C

13、u2的溶液中。,电极材料的选择 在原电池中,选择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并且,原电池的电极必须导电。电池中的负极必须能够与电解质溶液反应,容易失去电子,因此负极一般是活泼的金属材料(也可以是还原性较强的非金属材料如H2、CH4等)。 (3)按要求画出原电池装置图。如根据以下反应设计的原电池:,(1)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一定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不可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利用原电池原理可加快制氢气的速率,但可能影响生成氢气的量。需注意生成氢气的总量是取决于金属的量还是取决于酸的量。 (3)设计原电池时,负极材料确定之后,正极材料的选择范围较广,只要合理

14、都可以。,例2原电池原理广泛应用于科技、生产和生活中,请回答以下问题: (1)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产物无污染,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2)请运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验证Cu2、Fe3氧化性的强弱。请画出实验装置图并写出电极反应式。,原电池实质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电极反应式的确定实质上是确定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解析(1)在肼空气燃料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通入空气的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加入肼的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N2H44OH4e=N24H2O;(2)验证Cu2、Fe3氧化性的强弱可以依据化学反应2Fe3Cu=2Fe2Cu2,氧化性:Fe3Cu2进行设计。可将该化学反应拆分为氧化反应:(即负极反应):Cu2e=Cu2,还原反应(即正极反应):2Fe32e=2Fe2;据此可选择铜,作负极材料,正极材料为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如石墨)或不如铜活泼的金属材料(如Pt、Ag等)。电解质溶液选择含Fe3的盐溶液,依此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即可。,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