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部分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81206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船舶部分设计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船舶部分设计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船舶部分设计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船舶部分设计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船舶部分设计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船舶部分设计研究开题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随着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以高效、便捷为特点的集装箱船运输逐渐赢得了运输市场,并成为航运业发展的主流。近几年中国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和班轮运输公司的运量增长率,航运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根据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追求的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规模经济的一般原理,作为降低成本的途径,集装箱船的大型化这个概念就应运而生。值得注意的是,集装箱船的大型化的发展背后存在若干不容忽视的隐忧。相反,这其中隐藏着的信息,正将我们的视线移向将再度走俏的中小型集装箱船。1.在低箱位利用率条件下,船舶经营人将承担高昂的运输成本大型集装箱船

2、的低营运成本是基于船舶高箱位利用率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大型船舶实现规模经济的前提是有充足的货源,必须选择能够提供“适当货物规模”的航线。但能够向大型船舶提供适当货物规模的航线相对较少,集装箱航运市场上因运力过剩而导致越演越烈的竞争局面已经显现,船舶挂靠港箱源不足,甚至已经导致超大型集装箱船原有的“低运输成本” 的优势消失。低箱位利用率中运行的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经营人将要或已经在经受着“高运输成本”的严峻考验。2.发展相对滞后的港口软、硬件条件将会限制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发展早有经济学家计算过,如果市场要完全吸收增长的运力,贸易量就必须扩大26%左右,而正常水平的商品贸易增长不会超过12%,这样就造

3、成了大约33万TEU的运力过剩。随着越来越多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多投入到国际航线,全球众多港口的集装箱泊位尚无法接纳这类“巨无霸”集装箱船挂靠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致使这类超大型集装箱船变得“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港口受限,正使得中小型集装箱船日显优势。超大型集装箱船舶受吃水深度、装卸能力、疏运设施、及通道、运载工具、信息管理系统、扩建港口、更换设备、疏浚维护航道等巨额投资的限制,而众多的集装箱港口码头却没有应对这一高速发展的集疏运承接能力。正因为集装箱船大型化让人们看到这其中的隐忧,而在市场需求多样化、多层次的调节下,中小型集装箱船重新回归,被人们所看好。随着大型船舶的涌现,对支线运力会有更

4、大的需求,从而令人担心的并不是会出现运力过剩,而是这些小型船舶的运力无法满足将来支线供给要求的问题。因而支线繁荣,中小集装箱船空间突显。低运载力集装箱船在许多情况下是与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特殊性,尤其是地区性的沿海、短途支线运输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已经达到难解难分的地步。统计表明低运载力集装箱船满箱率在东南亚和地中海等地区超过95%。劳氏和远洋运输咨询中心研究,到2010年以前,全球支线和沿海集装箱船舶运力至少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69,大约需要完成9900万TEU运量。按照目前支线和沿海集装箱船舶运力计算,为满足预期的支线集装箱船贸易货物运输增长需求,到2010年,世界集装箱运输市场至少需要中小

5、型集装箱船2400艘。到2012年,大约需要新建造1300艘支线集装箱船。毫不夸大地说,当今超高运载力“巨无霸”集装箱船离开低运载力集装箱船的支持将难以满载成行。而小型集装箱船最大优势就是机动灵活的经营特色,运输便利、快速、短程和支线调度周转快。当然,难以比拟的低廉运价也是小型集装箱船舶的特色。不仅适用于地区性内河航运、沿海短程,甚至可以参与国际性南北集装箱贸易支线,经济效益明显而又稳定。所以世界各国集装箱运输专家的主流意见是,目前低运载力集装箱船运输市场最大的特点是经过若干年的发展阶段后又返航到平衡阶段,因此,必须用长远的战略目光观察和分析。尤其必须注意的是中国、美国、欧洲地区国家日益重视沿

6、海和江河集装箱运输支线的开发,低运载力集装箱船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新设计的船增加大量的冷藏箱和成套设备的载运功能,从而为低运载力集装箱船增添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由于集装箱船自身存在的结构特点使其抗扭刚性减小、抗扭强度减弱,所以对集装箱船进行结构研究、保证集装箱船的安全运行便成为造船界的当务之急。综合世界各国集装箱运输专家的主流意见,目前小型集装箱船舶运输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其经过若干年的发展阶段后,又返航到平衡阶段。这与其说是船型的结构性调整,还不如说是船型的周期性循环。因此当前小型集装箱船队的主体发展势头是积极的、强劲的和充满希望的。可见中小型集装箱船并没有被淘汰,反而将呈现处一片欣欣向

7、荣的景象。在这样的形式背景下,本次任务是航区为类航区的500TEU集装箱船的结构强度设计,为了能达到对新船的改进和现代作业的需要,准备从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在新船上的运用着手。此外进行航线、航道、港口、码头以及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了调查研究,务必使新船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只有软硬件条件都跟上,并与市场的需求相协调发展,我相信,中小型集装箱船的发展意义非凡,必将进入一个红红火火的春天。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 总体方案的确定2. 船舶舾装设备的简介和其在船厂中制造过程3. 舾装设备制定与制作方案4. 结论与展望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总体部分(

8、1)分析任务书和母型资料;(2)设计船排水量及主要尺度确定;(3)总布置设计与绘制总布置草图;(4)设计船重量与重心计算;(5)绘制设计船正式总布置图及编写全船说明书;2. 结构部分(1)设计船船体结构规范设计计算;(2)进行结构强度校核;3.总结部分(1)设计船设计过程的归纳和总结;(2)设计船的设计改进和变动优化的讨论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4.外文资料编译 四、参考文献:1 2006钢质海船入级规范,2015(10).2 王学锋.基于枢纽港的大型集装箱船营运经济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3 薛安国.小型集装箱船设计荟萃J.船舶,2015 (05).4 陈顺怀,王宝林叶忠忠.中小型集装

9、箱船船型特点及尺度优化J.武汉造船,2017 (01).5 征钱鸿,贾复.集装箱船主尺度分析和经济性特点J.上海造船,2017 (01).6 刘炳楠.利用薄壁结构理论对集装箱船强度校核的应用.大连理工大学,2015.7 陆家.低运载力集装箱船市场前景广阔J.中国水运,2015 (01).8 陆春晖.大开口集装箱船若干强度问题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17(05).9 刘学涛.基于可靠性的集装箱船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6.10 唐桂林.集装箱船结构加强方式研究 J.造船技术,2013 (02).11 优周佳,张道坤,唐文勇,张圣坤.舰船主要参地多多方案模糊评判选优J.造船技术,

10、2016 (01).12 赵虹.集装箱船结构特点及建造方针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13 陈庆强,孙兆康,朱胜昌,江南.3800箱集装箱船总纵强度计算两种方法对比研究J.船舶力学,2011 (01).14 白建伟,李润培,顾永宁,胡志强.集装箱船整船有限元结构分析J.船舶工程,2015 (05).15 李良碧,李永正,尹群,罗广恩,陈悦.大开口船舶扭转强度及结构加强方式研究J.船舶,2015 (04).16 题韩钰,李丹丹.集装箱船结构设计的若干问J.船舶,2015 (03).17 国新. 集装箱船的大小PKJ. 中国船检, 2017(01).18 杜刚,邱文昌. 集装箱船超大型化发

11、展中的若干隐忧J.集装箱化,2017 (02).19 张银炎. 集装箱船要大中小并举J. 港口经济,2017 (01).20 真虹,张鹏.中小型集装箱船发展趋势分析J.上海造船,2017 (03).21 张鹏, 真虹.发展中小型集装箱船符合柔性化运输服务需求J.水运管理, 2016 (10).22 Morton.Roger. Container Shipping Changes Whih Shifting Marker Tides. Apr2018.Vol.49 Issue 4. pl2-1423 Comparative Study Of Ship Structure Design Standards. Ship Structure Committee,201724 明明.再度走俏的小型集装箱船J.中国水运,2016 (10).五、研究工作进度: 六、教研室评议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七、院领导审核意见:1. 通过: 2.完善后通; 3.未通过 负责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