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描写夏天的古诗欣赏

上传人:l****y 文档编号:136778506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 描写夏天的古诗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作文 描写夏天的古诗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作文 描写夏天的古诗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 描写夏天的古诗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 描写夏天的古诗欣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描写夏天的古诗欣赏注释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解说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注释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

2、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

3、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注释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2. 耘田:除草。3. 绩麻:把麻搓成线。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5. 未解:不懂。6. 供:从事,参加。简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4、“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注释】: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注:此诗出自水浒传智取生辰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