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温度和温标》课件[共27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677299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4《温度和温标》课件[共2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7.4《温度和温标》课件[共2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7.4《温度和温标》课件[共2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7.4《温度和温标》课件[共2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7.4《温度和温标》课件[共2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4《温度和温标》课件[共2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4《温度和温标》课件[共27页](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巩固,1、分子间的作用力有什么特点?,2、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距离有什么样的关系?,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随r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变化的快,7.4、温度和温标,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系统和状态参量?,2、什么是平衡态?,3、什么是热平衡和热平衡定律?,4、温度和温标是如何定义的?,5、如何确定温标?,1、系统:物理学中,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系统之外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其他物体统称为外界),问题1:什么是系统和状态参量?,2、状态参量 : 描述物质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几何性质:系统的大小、形状、体积等 力学性质:系统的压强、受力、表

2、面张力 热学性质:系统温度 电磁性质:系统在电场、磁场作用下的性质,如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2、气体的状态参量,(1)温度 (2)体积 (3)压强,-热学性质 -几何性质 -力学性质,问题2:什么是平衡态?,对于一个封闭系统,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系统各部分的状态参量会达到稳定(不随时间变化),我们说系统达到了平衡态 。,动态的平衡,问题3:什么是热平衡和热平衡定律?,1、热平衡,如果两个系统相互接触而传热,它们的状态参量将改变,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状态参量不再变化,达到了相同的温度,我们就说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两个系统是通过热传递热达到的平衡),甲 T甲,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它们的状态不

3、发生变化,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就处于热平衡,2、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平衡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若系统A,C达到热平衡 若系统B,C达到热平衡 A和B也是处于热平衡,问题4:温度和温标是如何定义的?,1、温度,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两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时具有的共同性质是温度相同,温度理解,高中,初中,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宏观上,温度是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的物理量 标志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微观上,2、温标,定量描述温度的

4、方法叫温标。,建立一种温标的三要素: 选择测温物质(水银/铂/气体/热电偶) 确定测温属性(体积/电阻/压强/电动势) 选定温度零点和分度方法,体积与温度成线性变化,温标种类,摄氏温标 (摄氏度t , 单位:0C) 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零度,沸水为100度,期间分为100等份 热力学温标 (热力学温度T,单位:开尔文 K) 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T=273.15+t (K) T=t,说明,温度的国际制单位是开尔文,符号为K在今后各种相关热力学计算中,一定要牢记将温度单位转换为热力学温度即开尔文;,由Tt+273.15 K可知,物体温度变化l与变化l K的变化量是等同的,但物体所处状态为l与l

5、K是相隔甚远的;,一般情况下,0K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无限接近,但不能达到。,华氏温标 华氏温标的温度tF与t之间的关系: tF32+9/5t 单位: F,华氏温标在欧美使用非常普遍,摄氏温标在亚洲使用较多,科学研究中多使用绝对温标。,例1在热学中,要描述一定气体的宏观状态,需要确定下列哪些物理量( ) A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 B压强 C体积 D温度,解析:描述系统的宏观状态,其参量是宏观量,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是微观量,不是气体的宏观状态参量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分别是从力学、几何、热学三个角度对气体的性质进行的宏观描述,是确定气体宏观状态的三个状态参量显然B、C、D选项正确,BCD,例2

6、、一金属棒的一端与0冰接触,另一端与100水接触,并且保持两端冰、水的温度不变问当经过充分长时间后,金属棒所处的状态是否为热平衡态?为什么?,解析:因金属棒一端与0冰接触,另一端与100水接触,并且保持两端冰、水的温度不变时,金属棒两端温度始终不相同,虽然金属棒内部温度分布处于一种从低到高逐渐升高稳定状态,但其内部总存在着沿一定方向的能量交换,所以金属棒所处的状态不是平衡态,答案:否,因金属棒各部分温度不相同,存在能量交换,例3实际应用中,常用到一种双金属温度计它是利用铜片与铁片铆合在一起的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制成的,如图741所示已知左图中双金属片被加热时,其弯曲程度会增大,则

7、下列各种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有 ( ),双金属温度计 图741,A该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是铜、铁两种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金属 B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测温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 C由左图可知,铜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铁的热膨胀系数 D由右图可知,其双金属征的内层一定为铜外层一定为铁,ABC,解析:双金属温度计是利用热膨胀系数不同的铜、铁两种金属制成的双金属片其弯曲程度随温度变化的原理来工作的,A、B选项是正确的图7 4一l左图中加热时,双金属片弯曲程度增大,即进一步向上弯曲,说明双金属片下层热膨胀系数较大,即铜的热膨胀系数较大,C选项正确图741右图中,温度计示数是顺时针方向增大,说明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指针顺时

8、针方向转动,则其双金属片的弯曲程度在增大,故可以推知双金属片的内层一定是铁,外层一定是铜,D选项是错误的,摄氏温标是瑞典人摄尔修斯(A.Celsius,17011744)在1742年首先提出的一种经验温标,过去曾被广泛使用。摄氏温标以水沸点(101?325Pa压力下水和水蒸气之间的平衡温度)为100度和冰点(101?325Pa压力下冰和被空气饱和的水之间的平衡温度)为0度作为温标的两个固定点。摄氏温标采用玻璃汞温度计作为内插仪器,假定温度和汞柱的高度成正比,即把水沸点与冰点之间的汞柱的高度差等分为100格,1格对应于1度。,摄氏温标,1954年第10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决定采用水三相点一

9、个固定点来定义温度的单位,冰点已不再是温标的定义固定点了。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定义:温度单位开尔文是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1988年第18届国际计量大会及第77届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决议,自1990年始采用“1990年国际温标(简称ITS-90)”。ITS-90定义的温度单位更精确,更容易复现。我国自1994年始全面采用这一标准。,温度的单位有了新的、更加精确和科学的定义以后,考虑到人们长期以来的使用习惯,仍然保留摄氏温度这一名词,但它有了新的意义。某一热状态的摄氏温度,就是用它与一特定的热状态(比水三相点温度低0.01?K的热状态,即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差

10、所表示的温度。这个温度差要用开尔文温度来表示。它的单位称为摄氏度,符号为。因此,摄氏温度是从开尔文温度导出的,是以0摄氏度作为计算起点的温度。摄氏温度和开尔文温度相差一个常数,彼此可以互相换算:t/T/K273.15。由此,摄氏温度有了新的定义。在数值上,它与过去人们习惯使用的摄氏温标温度很相近,但不相等,与摄氏温标的原定义无关。,1714年,荷兰华伦海特(GDFahrenheit)最初所制的水银温度计是在北爱尔兰最冷的某个冬日,水银柱降到最低的高度定为零度;把他妻子的体温定为100度,然后再把这段区间的长度均分为100份,每一份叫1度。这就是最初的华氏温标。显然,认定气温和人的体温作为测温质的标准点并在此基础上分度是不妥当的。健康人的体温在一天之中经常波动,而且他妻子如果感冒发烧了怎么办?,华氏温标,后来,华伦海特改进了他创立的温标,把冰、水、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的熔点定为零度,以0F表示之,把冰的熔点定为32F,把水的沸点定为212F,在32212的间隔内均分180等分,这样,参考点就有了较为准确的客观依据。这就是现在仍在许多国家使用的华氏温标,华氏温标确定之后,就有了华氏温度(指示数)。,华氏温标在欧美使用非常普遍,摄氏温标在亚洲使用较多,科学研究中多使用绝对温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