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基本特征 [共77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6772939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毒的基本特征 [共7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病毒的基本特征 [共7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病毒的基本特征 [共7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病毒的基本特征 [共7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病毒的基本特征 [共7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毒的基本特征 [共7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的基本特征 [共77页](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毒学,3000BC,埃及孟非思壁画中长老患小儿麻痹症。,病毒virus,最微小,可通过除菌滤器,结构简单,无完整的细胞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一种核酸(RNA或DNA) 在活细胞内存活,以复制方式繁殖,Virus:体积小,结构简单,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只能在活的、敏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与其它微生物的区别,病毒引起疾病的特点,传播性 病死率 持续感染 肿瘤的形成关系,第23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体(virion),完整的成熟病毒颗粒,具有典型的形态结构,并有感染性。 测量单位为纳米(nm,为1/1000m) 150nm 大型病毒(最大30

2、0 nm) 多数病毒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杆状,丝状,少数可为子弹状、砖块状,噬菌体可呈蝌蚪状。,微生物的大小比较,葡萄球菌 (1000nm),牛痘病毒 300250nm,A,B,C,D,E,F,G,立克次体 450nm,衣原体 390nm,A、大肠杆菌噬菌体 ( 65 95nm ),B、腺病毒 (70nm ),C、脊髓灰质炎病毒 (30nm ),D、乙脑病毒 ( 40nm ),E、蛋白分子 (10nm ),F、流感病毒 ( 100nm ),G、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的结构和组成,病毒体结构模式图,壳粒,衣壳,核心(核样物),核衣壳,包膜,包膜病毒,包膜子粒,核心:核酸 基因组genome 决定病毒遗

3、传、变异 和复制 壳粒capsomere 衣壳capsid 保护、介导、抗原性 包膜envelope,包膜子粒peplomere(刺突spike) 保 护、介导、抗原性,核衣壳的对称形式 Symmetry of Nucleocapsid 螺旋对称型(Helical Symmetry) 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 Icosahedral Symmetry ) 复合对称 型(Complex Symmetry ),RNA,壳粒,Enveloped Virus,Naked Virus,Cubic,Helical,第二节 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一、病毒核酸,多样性,线状、环状,大小悬殊,复制方式多样,存在形式多

4、样,有内含子,ORF间有重叠 克隆和表达 较大的遗传不稳定性 感染性,二、病毒蛋白质 由病毒核酸编码,结构蛋白 组成病毒体的成分 衣壳蛋白 包膜蛋白 基质蛋白连接衣壳蛋白与包膜蛋白的部分, 有跨膜及锚定功能区 非结构蛋白 病毒内酶 感染细胞内特殊作用蛋白,第三节 病毒的培养和增殖 (Culture and Replication of Viruses),一、病毒的培养,动物(Animals) 鸡胚(Embryonated eggs) 组织培养(Organ and tissue culture) Organ culture 胚胎Embryo culture Cell culture:原代细胞 传

5、代细胞 双倍体细胞,常用的细胞培养,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 CPE) 包涵体(Inclusion Bodies),正常细胞,CPE,狂犬病毒包涵体(Negri body),巨细胞病毒包涵体,病毒数量和感染性测定,1、蚀斑试验,2、ID50 或 TCID50,病毒感染鸡胚、动物或细胞后,引起 50% 发生死亡或病变的最小量。,病毒感染单层细胞后,产生的局限性病灶,称蚀斑,蚀斑是由一个感染性病毒体复制形成的,称蚀斑形成单位,病毒悬液中的感染性病毒量以每毫升的蚀斑形成单位PFU来表示。,病毒的增殖,活细胞 敏感细胞 复制( replication) 病毒复制周期病毒基因为模板

6、,籍DNA多聚酶或RNA多聚酶等,使细胞转为复制病毒的基因组,转录、转译出相应的病毒蛋白,最终释放出子代病毒。,吸附和穿入adsorption and penetration 脱壳uncoating 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组装成熟与释放assembly and release,病毒的复制过程,病毒的复制过程,ADSORPTION,budding,HIV 复制过程,接触结合特异性吸附(病毒配体位点与细胞膜特异受体结合) 穿入,Adsorption and Penetration,融合-有包膜病毒 胞饮-无包膜病毒,HIV,influenza virus,uncoating,Biosy

7、nthesis,隐蔽期 6大类型:双链DNA病毒 单链DNA病毒 单正链RNA病毒 单负链RNA病毒 双链RNA病毒 逆转录病毒 区域:DNA病毒 核内(除痘病毒) RNA病毒 胞质(除流感病毒及 部分副粘病毒),assembly and release,装配(assembly),The stage of replication during which all the structural components come together at one site in the cell an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virus particle is form

8、ed.,装配(assembly),释放(release),裂解(Disintegration) : naked virus cause the host cell lysis 出芽(Budding): enveloped viruses,疱疹病毒的复制过程,三、病毒增殖的细胞效应,干扰现象interference 当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的增殖抑制了 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产生原因 干扰素interferon,IFN 第一种病毒改变了细胞表面受体结构或细胞代谢途径;或抑制第二种病毒mRNA的转译,四、病毒的异常增殖,缺陷病毒( defective virus ): 基因组

9、不完整的病毒体 缺陷干扰颗粒(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s, DIP) 缺陷病毒不能复制,但却能干扰同种成熟病毒体进入细胞。 天然缺陷病毒 腺病毒伴随病毒 顿挫感染(流产性感染)(abortive infection):细胞条件不合适,病毒进入细胞但不能复制,容许性细胞 非容许性细胞,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传统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突变株mutant 温度敏感突变株(temperature sensitive,ts) 2835可以复制, 3740不能复制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宿主范围突变株,抗原性突变株等 变异株variant 突变株能稳定地存在,可在相应

10、的宿主或细胞中传代与存活。,重组与重配(基因间相互作用),重组recombination,重配reassortment,基因复活,交叉复活 多重复活,表型混合(基因产物间相互作用),两株病毒混合感染时,装配过程发生错误形成 主要表现为耐药性,抗原性等改变,基因并未改变,改变的生物学性状不能遗传,分子遗传学,病毒基因组分析 病毒保护性表位的确定 病毒抗原高变区分析 毒力相关基因编码区分析 耐药性变异分析 作用于病毒蛋白质的某些细胞蛋白的研究,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Viruses),分类原则 Basis of Classification,核酸类型和结构(RNA

11、/DNA, ds/ss, linear/circular, fragment /no-fragment) 病毒体形状和大小 病毒体形态结构 对脂溶剂敏感性,DNA病毒 RNA病毒 DNA 和RNA 逆转录病毒,DNA viruses,dsDNA, Presence of an envelope Poxviridae (痘病毒科) dsDNA, Presence of an envelope Herpesviridae (疱疹病毒科) dsDNA, absence of an envelope Adenoviridae (腺病毒科) Paproavairidae (乳多空病毒科) ssDNA,

12、absence of an envelope Paraoviridae (细小病毒科),dsRNA,fragments,absence envelope Reoviridae(呼肠病毒科) Birnaviridae(双RNA病毒科) -ssRNA, no fragment , Presence envelope Paramyxoviridae (副粘病毒科) Rhabdoviridae (弹状病毒科) - ssRNA,fragments, Presence envelope Orthomyxoviridae (正粘病毒科) Bunyaviridae (布尼亚病毒科) Arenaviridae

13、(沙粒病毒科) +ssRNA, no fragments, absence envelope Picornaviridae(小RNA病毒科) Caliciviridae (杯状病毒科) Astroviridae (星状病毒科) +ssRNA,no fragments , presence envelope 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科) Flaviviridae (黄病毒科) Togaviridae (披膜病毒科),RNA Viruses,DNA and RNA Viruses,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sviridae) 逆转录病毒科( Retroviridae ),类病毒( Viroids),很小 (200-400nt),杆状 RNA 分子,有二级结构 无衣壳或包膜 在核内增殖,严格细胞内寄生 多与植物疾病相关,卫星病毒satellites,多数与植物病毒有关 有两类:一类可编码自身衣壳蛋白 另一类为卫星病毒RNA分子 需辅助病毒才能复制,HD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