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第三章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共94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6772892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8.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毒学第三章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共9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病毒学第三章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共9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病毒学第三章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共9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病毒学第三章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共9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病毒学第三章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共9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毒学第三章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共9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学第三章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共94页](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病毒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主讲:刘燕,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第三节 病毒的分类原则,1.核酸的类型、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病毒核酸是DNA还是RNA,是单股还是双股,使线状还是分段,核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多少,核酸相对分子质量占病毒体总量的百分比,鸟嘌呤加胞嘧啶(G+C)的含量等。 2.病毒的形状和大小:病毒体的形状是杆状、球状、二十面体、子弹状、转形,还是蝌蚪状等;病毒体的长度和宽度、病毒体的直径。 3.病毒体的形态结构:包括壳体的对称型、立体对称、螺旋对称或复合对称;有无囊膜;二十面体壳体的壳理数目和直径、螺旋壳体的

2、直径。,4.病毒体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的敏感性。 5.血清学性质和抗原关系。 6.病毒在细胞培养上的特性:包括对细胞和宿主的特异性;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复制过程;合成和装配部位;在核内、细胞质内或细胞表面成熟的情况;细胞内包涵体的形成和细胞病理变化。 7.除脂溶剂外对其他化学和物理因子的敏感性:包括对酸的稳定性、对热的稳定性和加入两价阳离子后的稳定性。 8.流行病学特点:包括病毒属的宿主范围;传播方式和媒介种类;临床病理学特征。,第三节 病毒的分类原则,第四节 病毒分类系统,最新的分类系统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

3、s, ICTV)于2005年7月发表了最新的病毒分类第八次报告。在这个长达1259页的报告中,将目前ICTV所承认的5450多个病毒归属为3个目、73个科、11个亚科、289个属、1950多个种。在亚病毒感染因子下设类病毒、卫星和阮毒,其中类病毒有2个科、7个属;卫星病毒有2个亚组,卫星核酸有3个亚组;朊病毒分为哺乳动物肮病毒和真菌肮病毒。,第八次报告是在前几个病毒分类报告的基础上,汇集了自2000年以来所有得到批准的病毒分类新建议,包括1999年悉尼第11届国际病毒学大会、2002年巴黎第12届国际病毒学大会以及2001年、2002年、2003年ICTV各次中期会议上批准的分类建议。与第七次

4、报告相比,实际新增加了9个科、2个亚科、56个属,约400个病毒种。第八次报告的最大特点是进一步明确了“种”作为病毒分类系统中的最小分类阶元,在每一个确定种下面列出了至少一个、至多几十个不同的分离物以及它们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增加了许多反映病毒基因序列同源性关系的系统树图,并将原子分辨率的粒子三维结构插入到相应的科或属中,使读者对病毒粒子空间结构有更详细的了解。,小结,思考题:,1、国际病毒分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常见的病毒科有哪些?,总结,病毒的群体特点,种类繁多 多样性丰富性 变异迅速 专一性强 有致病性,病毒的个体特点, 形体微小,具有比较原始的生命形态和生命特征,缺乏细胞结

5、构; 只含一种类型核酸(DNA或R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在RNA病毒,全部遗传信息都在RNA 上编码,这种情况在生物学上是独特的; 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合成系统; 不能再无生命的培养基中增殖,必须依赖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复制自身核酸、合成蛋白质并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举例:病毒基因组的多样性,第三章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大小,一、研究病毒形态与结构的意义 弄清病毒的形态与结构,对开展病毒的分类、起源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病毒的形态特征,病毒的个体形态:病毒的个体极其微小,结构简单,但它们却是形态各异,丰富多彩。,1、测量单位纳米(nm) 3、观察工具电子显微

6、镜 2、大多数病毒的直径小于150 nm,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立克次体 450nm,衣原体 390nm,SARS病毒为冠状病毒,HIV 及其感染细胞示意图,流感病毒,狂犬病毒(RV),埃博拉病毒的病毒粒子 美国电影极度恐慌(Outbreak),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及其感染大肠杆菌示意图,i. 病毒的大小,研究病毒大小的方法: 1、电子显微镜测量法,可观察病毒形态结构,测量病毒体的大小; 2、分级超过滤法,使用超滤膜的滤孔,估计病毒颗粒的大小; 3、超速离心沉淀法,根据病毒的沉降速度推算病毒的分子量与大小; 4、X射线衍射分析法,研究病毒的结构和亚单位等。,i

7、.,ii. 病毒的形态,ii.,病毒粒子的基本形态 球状、杆状和复合状,烟草花叶病毒,P2噬菌体,T2噬菌体,脊髓灰质炎病毒,病毒粒子的基本形态 包膜病毒与无包膜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弹状病毒,卵圆形病毒,蝌蚪状病毒,杆状病毒,砖型病毒,丝状病毒,球状病毒,iii. 病毒的群体形态:,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形成由大量病毒粒子和蛋白质构成的病毒群体:包含体、噬菌斑、空斑、病斑和枯斑。,iii.,噬菌斑,小结,思考题:,1、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2、病毒与立克次体相同的特点是: A含有DNA和RNA B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C含有核蛋白体 D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E对抗生

8、素敏感 3、病毒不同于衣原体的特点是: A能通过细菌滤器 B对抗生素不敏感 C可引起机体多部位感染 D严格地细胞内寄生 E在感染细胞内可形成包涵体,第二节 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一、病毒的组成,病毒粒子的模式结构及名称,二、病毒的核酸及其功能,病毒核酸的功能,其功能: (1)决定病毒特性;(细菌转化实验) (2)病毒复制; (3)具有感染性。 (细菌转化实验) 总之核酸是主导病毒感染、增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细菌转化实验,1. 基础知识 野生型肺炎双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菌落为光滑型,一种突变型为粗糙型,两者根本差异在于荚膜形成; 荚膜的主要成分是多糖

9、,具特殊的抗原性; 不同抗原型是遗传的、稳定的,一般情况下不发生互变。,2. Griffith转化研究(1928),Griffith对其试验结论及发展,根据上述研究结果Griffith认为: (有毒)死细菌中的某种物质转移到(无毒)活细菌中,并使之具有毒性,导致小家鼠死亡。 他将这种细菌遗传类型的转变称为转化,并将引起转化的物质称为转化因子(tranforming principle)。 但是当时的化学与生化分析技术还无法鉴定杀死细菌中的成分,因而不知转化因子为何物。,Griffith对其试验结论及发展,以后一些研究者重复上述试验,并且加入了体外培养试验,即:将加热杀死的SIII细菌与无毒RI

10、I细菌混合培养,然后注入小家鼠体内,同样导致家鼠死亡。表明: 细菌在培养条件下也能够实现遗传类型间的定向转化。,三、病毒的蛋白质及其功能,病毒蛋白分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结构蛋白指构成一个成熟的有感染性的病毒粒子所必需的蛋白质,包括:壳体蛋白、包膜蛋白和存在于毒粒中的酶等; 非结构蛋白指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产生并具有一定功能,但不结合于病毒粒子中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1)构成衣壳的全部成分及包膜的主要成分; (2)对病毒核酸具有保护作用; (3)衣壳蛋白和包膜刺突可特异地吸附到宿主易感细胞表面受体上,介导病毒核酸进入细胞,引起感染; (4)病毒蛋白是良好的抗原,可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蛋

11、白质的功能,(一)壳体蛋白及功能,壳体蛋白是构成病毒壳体结构的蛋白质,壳体蛋白的最小单位是由一条或多条多肽折叠形成的蛋白质亚基。也称为壳粒。 一些简单的病毒的壳体蛋白仅有一种或少数几种蛋白质组成,而一些复杂病毒则可多达20余中。 壳体蛋白的功能是保护病毒的核酸。 不同病毒的壳粒数目和排列方式不同,可构成多种对称类型。,壳体蛋白的功能,能维持病毒的形态结构; 保护核酸; 具有粘附作用,能与细胞表面结合,介导病毒的感染和决定病毒对细胞的亲和性; 具有抗原性。,(二)病毒包膜及功能,某些病毒在衣壳蛋白外由一层包膜围绕。包膜由脂类、蛋白质和糖蛋白组成。大多数有包膜病毒呈球形或多形态,但痘病毒呈砖型,包

12、膜来自细胞膜,但包膜蛋白几乎都由病毒基因编码。 包膜的功能与表面刺突相关。刺突为糖蛋白,能与红细胞结合的糖蛋白谓血凝素(HA);与细胞表面神经氨酸起作用的称神经氨酸酶(NA)。,脂类和糖:病毒脂类构成包膜的主要成分,因此脂溶剂可破坏病毒包膜,使其失去感染性。糖类参与构成病毒刺突成分。,病毒包膜功能,有些包膜上具有在电镜下可见,并有一定形状的刺突。在流感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中,这些刺突具有重要的抗原性,可诱生机体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应答。,病毒体呈球形,直径约100120nm。 病毒体外层为脂蛋白包膜,其中嵌有gp120和gp41两种病毒特异的糖蛋白。 gp120构成包膜表面的刺突,

13、gp41为跨膜蛋白。 病毒内部为二十面体对称的核衣壳,衣壳蛋白为P24,病毒核心含病毒RNA、逆转录酶核核衣壳蛋白。,HIV生物学性状,包膜糖蛋白,gp120暴露于病毒包膜之外,称外膜蛋白,含有与宿主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位点、中和抗体结合位点和T淋巴细胞结合位点。 gp41是病毒的跨膜蛋白,当gp120与CD4分子结合后,其疏水性氨基末端可插入细胞膜,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包膜融合。,小结,作业题:,1、病毒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功能是什么?,2、可称为病毒体的结构是: A核衣壳 B核酸 C衣壳 D包膜 E壳粒,病毒的对称性 螺旋对称的病毒粒子 二十面体对称病毒粒子 复合对称的病毒粒子

14、,第三节 病毒颗粒形态结构的对称性,三类典型形态的病毒: 廿面体对称的结构(球状) 螺旋对称的结构(杆状) 复合对称的结构(蝌蚪状) 大肠杆菌的T偶数噬菌体是由椭圆形的二十面体头部和螺旋对称的尾部组合而成,是病毒中复合对称的代表。,病毒的对称性,i.螺旋对称形,壳粒沿病毒基因螺旋对称排列,形成杆状的核衣壳,如烟草花叶病毒、狂犬病病毒、正粘和副粘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为杆状; 狂犬病病毒为弹状; 正粘病毒(流感病毒)和副粘病毒为多形性结构,且有包膜。,第三节 病毒颗粒形态结构的对称性,烟草花叶病毒,刚性与柔性病毒粒子 烟草花叶病毒:病毒粒子刚硬,不易弯曲。受外力时易折断 水稻条纹叶枯病病毒:可弯曲

15、变形,水稻条叶枯病毒,有包膜螺旋的对称病毒 埃博拉病毒:在柔性的螺旋对称纤维外面覆以包膜,埃博拉病毒的病毒粒子 美国电影极度恐慌(Outbreak),有包膜螺旋的对称病毒(续) 副粘病毒(Nipahvirus):螺旋对称的病毒核衣壳缠绕成团,外覆以包膜。,有包膜螺旋的对称病毒(续) 麻疹病毒(副粘病毒),有包膜螺旋的对称病毒(续) 流感病毒:RNA基因组分成8个片段,它们分别形成螺旋对称核衣壳,然后聚集在一起,外覆以包膜,流感病毒,有包膜螺旋的对称病毒(续) 狂犬病毒(弹状病毒):螺旋对称的核衣壳为短杆状,外覆包膜,但一端内陷,呈子弹状,ii. 二十面体对称,壳粒排列形成20面体对称型,有12

16、个顶、20个面和30条棱的立体结构,包裹核酸形成球状或近似球状的结构。20面体的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由许多壳粒镶嵌组成,见于多数球状病毒。 肠道病毒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都是20面体对称球形。,二十面体的特点: 容量大 接近球形 对称性好,双层、多层二十面体衣壳,轮状病毒,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movirus)的三层结构,双层、多层二十面体衣壳(续),包膜病毒 许多动物病毒具有包膜,疱疹病毒,包膜病毒(续) 乙型肝炎病毒(HBV),包膜病毒(续)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衣壳形成时为二十面体,在病毒粒子包装成熟时“塌陷”成楔状,iii. 复合对称,病毒体的结构较为复杂,其壳粒排列既有螺旋对称,又有立体对称的形式,如痘病毒和噬菌体。,HIV病毒,第四章 病毒的复制,病毒必须在活的细胞体内增值,它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能量和复制场所,利用宿主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