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场舞的思考.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772726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广场舞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广场舞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广场舞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广场舞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广场舞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广场舞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广场舞的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推进广场舞发展的思考与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也有了新的高水平的追求。广场舞以其独特的健身方式和群众基础,作为一种简单的娱乐性与健身性融为一体的运动,受到了人们的极大欢迎。一、安化广场舞的发展状况广场舞是安化人民群众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近年来,广场舞在安化发展极为迅速,现有广场舞场地400余块,队伍近500支,人数达2万余人。随着广场舞的普及,部分年轻群体也逐渐加入到广场舞的行列中,令广场舞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潜在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但广场舞同质化的现象已较为明显,大多数广场舞并没有安化特色。因此可以在广场舞中融入一些安化因素,突显地方特

2、色,使之在健身的同时感受到安化的民俗文化,从而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地方的发展。二.我县广场舞兴起的原因分析1.中老年人健康需求水平提高。广场舞参与主体的年龄集中在45-59岁,这个群体的特征是工作、家庭都达到了人生的稳定期,他们基本没有什么烦心事,压力也小,因而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群体机体功能开始衰退,往往表现出体质虚弱、免疫力降低的状况,不仅是整个社会越来越关注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老年人自身也对健康有着迫切地追求。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广场健身舞具有降血压、舒筋活血、调节体重、增强肺活量、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缓解精神压力等作用,如广场舞中的甩手舞,

3、简单易学,是一种健康减肥、疏通经络的良好方式。因此,广场舞一经兴起便受到追求健康生活、注重提高生活品质的广大中老年人的欢迎和支持。2.广场舞丰富了中老年人的空巢生活。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现象尤其引人关注,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平时缺少社交活动,极易产生心理失调症状,变得低沉缓慢和淡漠。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30万余人,“空巢老人”现象在我县尤为明显。而广场舞作为一个中老年人较为集中的群体,能够很好地满足他们的社会交往需要,在一起学习、一起舞动、一起锻炼的过程中,找到了

4、属于自己的空间,追求了自己的爱好,排遣孤独,结交朋友,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另外,广场舞是作为一种舞蹈,其与生俱来的宗旨就是追求美、锻炼美,这能使老年人在舞蹈中找到属于自身的价值。清晨或暮晚,优雅的音乐,陶冶心灵;清新的空气,舒畅心脾。伴随节奏将内心压抑或疲劳释放在舞姿上,注意力转移在肢体的协调,久而久之,自然能调节情绪,做到身心愉悦。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丰富其精神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3.广场舞符合老年人保守节俭的消费特征。中老年人观念保守,做事谨慎,在消费上讲究实用廉价,健身房等锻炼场所对老年人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消费,很多人往往不愿承受。而广场舞因陋就简,具有自发

5、性等特征,即自发组织跳广场舞,自掏腰包添置设备,主动从网上看视频学习舞蹈,甚至到外地“取经”,学会后教大家,教群众跳舞的领舞者,也往往不计报酬。在广场舞的消费上,也是从“自愿”出发,调查显示,对广场舞表现出无比热爱且有经济条件的老年人往往会购置一些相关服饰、书籍;而没有经济条件的中老年人减少消费,简单着装也照样尽情尽性。4.表演或比赛对广场舞的宣传影响。对于一种新兴事物,若单纯地说教等间接宣传,很难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对于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中老年人来说,直接地切身感受能有更好的效果。广场舞基本上是露天演绎,就像是实地宣传,以真实的场面来扩大它的影响力,加深人们对它的印象;而音响的嘹亮,

6、气氛的活跃总能吸引众多围观群众,激起一些市民强烈的参与欲望。大多数人通过观看和参加比赛加深了对广场舞的理解,能在比赛中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更能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二、安化广场舞发展的设想1.创建安化原创广场舞。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造。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原因就在于她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文化原创力。因此,我们发展广场舞运动不仅要继承和弘扬前人作品,更要勇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努力用高质量高水平的原创作品来打动群众发展广场舞运动。安化人文底蕴厚重,拥有黑茶文化、羽毛球文化、梅山文化、蚩尤文化、陶澍文化五大文化品牌,这些

7、我县独特的“金字”文化品牌,奠定了全县扎实的广场舞运动地方特色发展基础。但总体来说,我县广场舞作品融入元素少,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2.广场舞+旅游。旅游业是我县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将广场舞与旅游相结合产生的效益不可估量。2017年全县共接待各类游客425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4.8%,旅游业总收入35亿元,增长46.1%,宾馆酒店客房平均出租率73.6%。全县旅游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综合效益逐步提高。广场舞穿插在我县几处旅游集中区势必使景区增色不少,比如梅山生态园插入带有梅山文化与蚩尤文化的广场舞、茶马古道插入黑茶文化元素的广场舞等。3.广场舞+黑茶。黑茶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品牌产品,20

8、17年安化县完成茶叶加工量7.5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52亿元,税收2.8亿元,这也是安化茶业历史最高记录的三个数据。至目前,安化县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前四强,黑茶产量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黑茶制作过程节奏感强符合广场舞自身发展的特点,目前我县规模较大的茶厂已经有意识把茶艺与舞蹈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茶舞,取得良好的反响。三、制约安化广场舞发展原因1.场地和设施等硬件条件不足。虽然现在广场舞在逐渐普及,但是场地和硬件也不是很完善,大部分的社区老年人只能在露天跳舞,一旦遇上特殊天气就不能正常进行。硬件设施也不能及时跟上,用的设备都非常简陋,有些地区都不能正常进行跳舞。2.缺乏专门的组织管理

9、机构。广场舞从在安化萌芽到如今初见规模。其组织管理一直是让人诟病的地方,缺少专门的组织机构,各地的管理都有些散漫和松垮。包括排练时间,场地挑选,播放曲种,学习步骤都没有很有效很合理很标准化的安排,基本都是大家自己组织,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这种现状不利于广场舞的普及及其发展。四、解决广场舞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建议1.增加文化建设支出对广场舞场地建设的投入。“只要有空地,就有一群人在那跳”安化的广场舞发展情况目前呈现这一局面,小区内随处可见大妈们的身影。播放器的音量传播范围广,因此也就出现了“广场舞扰民”的现象。要想既满足中老年人的健身要求,又保证正常的邻里关系,就需要增加文化建设支出对广场舞

10、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比如:开放文化场馆、社区内设立舞蹈室。2.组建专门的管理队伍,积极引领。(1)加强引导支持。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广场舞蹈的合理引导,鼓励走特色舞蹈广场之路。社区居委会和街镇文体服务中心要定期组织培训,或组织广场舞比赛, 进行有效的引导,使舞蹈样式和曲目相对积极向上,有益于身心健康。(2)坚持加大投入。在现有硬件基础上,加大对软件的投入,如:推动人才队伍培养,抽调人员培养一支水平较高、带动性较强的领舞者队伍;组建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队伍,承担各区域舞蹈业余爱好者培训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广场舞蹈音响设施,增强音乐渲染的效果,促进广场舞蹈的吸引力。(3)着力打造品牌。致力

11、于将广场舞蹈作为广场文化的特色项目来做。3.出台相关政策,引领广场舞健康发展。针对安化广场舞发展中出现的跳舞时间过长,音量过大,乐曲不够高雅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落实管理部门,明确管理措施和责任,尽快把群众文化建设纳入新的城镇建设规划,作统一合理的安排,避免类似矛盾的出现。4.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多组织广场舞爱好者之间的比赛,调动参与广场舞蹈的积极性。(2)文化馆、文化站、文化辅导员、文化志愿者、各镇村文艺骨干等广场舞蹈专业技术人员,要积极发挥才能作用,加强指导培训,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广场舞蹈整体水平。(3)各新闻媒体单位要加强宣传,及时报道广场舞蹈发展情况,做到家喻户晓。借助媒体推广广场舞,宣传广场舞的益处,带动等多人参与其中。窗体底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