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72712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精神要求,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充分运用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各项工作这一重要法宝和工作方法,着力在抓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支部建设、作风建设上下功夫、求实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一、抓班子建设,强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领导力和推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领导班子是核心。近年来,乌兰察布重点在优化贫困地区领导班子结构,压实领导班子主体责任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领导力和推动力。一是选优配强县乡村领导班子。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切实将那些对待群众有感情、带领致富有办法、脱贫攻坚有

2、成效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县乡村领导班子,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去年以来,全市共提拔12名脱贫攻坚业绩突出的乡镇领导干部进入旗县市区党政班子;共提拔112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进入苏木乡镇领导班子;累计选拔1226名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和嘎查村委会主任中的致富带头人或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比例分别达到了36.6%和44.8%,切实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推动脱贫攻坚的能力。二是压实领导班子主体责任。市委印发了乌兰察布市脱贫攻坚工作督查考评奖惩激励暂行办法,采取“年中专项督查、年底专项考核、总体评价排名”的考评机制进行督查考评。对年度总体排名第一和顺利脱贫退出的旗县市

3、,分别奖励3000万元,并授予“全市脱贫攻坚先进地区”;党政正职和分管副职授予“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并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半年专项督查排名末尾的旗县市,由市领导约谈其党政正职。对年度总体排名末位的旗县市党政正职进行诫勉谈话,并在全市会议上检讨发言。通过正向推动和逆向倒逼,使抓脱贫攻坚成为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三是提升领导班子推动脱贫攻坚的能力。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市委举办处级以上干部新常态新理念专题培训7次,920余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市、县、乡通过举办脱贫攻坚专题培训,实现了对县、乡、村领导班子成员培训全覆盖。近期,市委组织部与市扶贫办

4、分3期对县、乡两级脱贫攻坚的业务骨干和561个建档立卡的重点贫困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专题培训。二、抓队伍建设,凝聚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合力紧紧抓住干部队伍这个关键,着力在强化农村牧区“六支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是加强苏木乡镇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推行苏木乡镇党务干部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末位调整制度。对第一年在本旗县市区分别排名末位的苏木乡镇党务干部,由旗县市区委书记、组织部长共同对其进行约谈;对连续两年在本旗县市区分别排名末位的苏木乡镇党务干部,进行岗位调整。从2015年开始,连续三年组织苏木乡镇干部开展基层党建专题培训,并采取闭卷考试、结构化面试等方式强化学习实效。旗县层面采取“请进来”“走出

5、去”的方式,对苏木乡镇干部进行了全员轮训。比如,兴和县组织乡镇主要负责同志赴河北怀安、山西天镇等地学习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经验做法。二是加强嘎查村带头人队伍建设。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持续开展了嘎查村党组织书记摸排整顿,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能力和工作实效,逐一进行分析研判,累计对106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组织调整,并建立了嘎查村干部能进能出长效机制。加大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突出抓好精准脱贫、惠农政策、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农村电商等内容的培训,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嘎查村党组织书记外出参加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培训、农村电商示范培训、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培训等。

6、同时,要求各地扎实开展党组织书记全员轮训,切实提升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脱贫能力水平。比如,化德县今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8期,开展“基层大讲堂”25次,开展田间地头送学860余次。三是加强农牧民党员队伍建设。以提高农牧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目标,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党员领办和创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等,力争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党员都有脱贫致富项目、每个贫困嘎查村都有农民党员致富带头人。截至目前,各旗县市区累计把820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710名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通过党员结对帮扶、党员中心户、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方式,引导党员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比如,丰镇市组织1800多名农村党

7、员与1800多名贫困户形成“1+1”帮扶模式,帮助贫困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四是加强嘎查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嘎查村后备干部信息库,按照每个嘎查村不低于23名40岁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要求,制定总体后备干部计划,旗县市区委组织部和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登记造册,并实行动态管理,切实解决嘎查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五是加强驻村工作队建设。全市组建驻村工作队1323个,抽调25862名包扶干部,确保每个行政村有一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名包扶责任人。市委组织部在开展“主题党日”明察暗访工作中重点对驻村工作队驻村情况进行实地督查。近日,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将联

8、合出台乌兰察布市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推动驻村工作队驻村到位,切实解决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群众满意度不高的问题。各旗县市区扎实开展包扶工作。比如,四子王旗开展了“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颗星、五联五帮促脱贫”活动,抽组2118名包联干部驻村扶贫,实现了“帮困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再比如,凉城县充分发挥县直单位职能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包联工作,卫计、教育、经信等部门开展行业扶贫,农业、畜牧、科技等部门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金融机构重点向贫困村、贫困户提供资金支持等等。六是加强驻村第一书记队伍建设。坚持精准选派,实现了驻嘎查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坚持从严考核管理,通过随机暗访、电话抽查、

9、检查“民情日记”等方式加强第一书记工作考评,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驻村第一书记考核调整,累计“召回”驻村第一书记349名。同时,加强对第一书记的关心支持帮助,要求派出单位积极做到与第一书记责任捆绑、项目捆绑、资金捆绑,使第一书记与部门结对、单位联村结合起来,把单位职能优势、资源优势用到精准帮扶上。对工作业绩突出的驻村第一书记优先提拔使用。比如,集宁区注重选派优秀年轻干部下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并且已先后提拔了5名表现优秀的驻村第一书记。再比如,卓资县明确了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自动列为副科级和正科级后备干部,对工作不力被召回的“第一书记”,取消其后备干部资格且三年内不得推荐,树立了良好的工作导向。三、

10、抓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战斗堡垒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支部建设是基础。坚持把加强嘎查村党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发挥好嘎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全面加强嘎查村党组织基础保障。在阵地建设方面,近年来,乌兰察布紧紧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利契机,按照“面积达标、功能合理、牌匾规范、设施完善”的要求,统筹推进嘎查村活动场所建设。各地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新建活动场所242个,改扩建活动场所224个,全市嘎查村活动场所面貌明显改观。比如,商都县大力推进农村“党建直通车”建设,全县打造了98个“党建直通车”客户端网络体系,配备了附属硬件设备,最大限度的实现了县、乡、村

11、、部门的“多层级联动和常态化沟通”。在经费保障方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基础保障工作的通知,嘎查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嘎查村党组织活动经费大幅提升,嘎查村“两委”干部基本报酬、符合条件的离任嘎查村干部生活补贴以“一卡通”方式足额发放,确保了嘎查村党组织“有钱办事”。比如,察右后旗加大嘎查村干部激励,从今年起,将“两委”正职年报酬增长为2.5万元,其中5000元为绩效报酬,根据年度考核等次进行差别化发放。同时,还将嘎查村民小组长的年报酬由3380增长至4800元。二是创新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按照“有进有合”的工作思路,在新建的农村互助幸福院、新成立的专业合作

12、社、新发展的农牧业产业链中,建立党组织469个;采取“1+1”或“1+”模式,整合嘎查村党组织33个,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比如,察右前旗采取以强带弱、强弱联合的方式,在常住户少于100户的村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联合党支部,并增加2万元工作经费。三是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紧紧围绕“五个一批”脱贫攻坚举措和生态移民、异地搬迁、调整合并等工作,进一步理顺基层党组织隶属关系,不断拓展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具体途径,不断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为支撑的精准扶贫组织体系,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脱贫攻坚致富能力。比如,察右中旗大力推行“支部+企业+贫

13、困户”“支部+产业大户+贫困户”“支部+党员能人+贫困户”等模式,不断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等为支撑“一核多元”的精准扶贫组织体系。四是持续整顿组织。坚持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一项最基础的工作来抓,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今年以来,针对中央巡视反馈的“有92个三类嘎查村党组织未按期整顿转化”的问题,坚持“一村一策”、销号管理,加大力度进行集中整顿。截至目前,已有87个三类嘎查村完成了整顿转化。今后,乌兰察布将继续坚持动态排查、动态管理,把带领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实际成效作为重要评判标准,每年按照10%左右的比例倒排整顿,不断夯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组

14、织基础。四、抓作风建设,营造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打赢脱贫攻坚战,作风建设是保障。大力弘扬奋发有为、担当尽责、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推动形成“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鲜明导向。一是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教育。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市、县、乡层面广泛开展了“投身脱贫攻坚,争当北疆先锋”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组建脱贫攻坚先锋队、发起投身脱贫攻坚倡议、开展“千人签名”等活动,充分激发各级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工作热情,切实凝聚全市上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共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在先、做在前,在脱贫攻坚一线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二是切实加强嘎查村民主监督管理。开展了嘎查村“532”工

15、作法执行情况专项督查,督促引导村级组织严格执行“532”工作法,凡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严格执行“532”工作法,使之真正落地见效。严格执行嘎查村“三务”公开,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使基层工作在阳光下运行,杜绝暗箱操作、办事不公。三是持续推进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四级示范抓引领”和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加大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的惩治力度,扎实开展“庸懒散、奢私贪、粗拖浮、蛮横硬”问题专项整治,大力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和“村霸”问题,切实强化基层干部的宗旨意识、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截至8月底,全市共清理核查发现问题261个,立

16、案18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35人,组织处理139人,移送依法机关7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103起。乡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根据会议安排,现就郑口镇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等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提出宝贵意见!一、基本情况郑口镇地处县城,辖79个村,常驻人口14万人(其中本土人口6万人)。基层党支部103个,党员3305名。精准识别“回头看”后全镇建档立卡总户数2397户,贫困人口6150人,已经脱贫贫困户1696户,贫困人口4745人,现系统内贫困户701户,贫困人口1405人。(一)以学促做,促进贫困群众稳步增收。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融合,各村党支部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谋思路、出实招,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中主动作为、善于作为,带领贫困群众创业致富。各村主要采取四种方式帮助贫困户增收。一是租金收入。依托东大洼现代农业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