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思维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770726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思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思维题纲:1、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是发散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侧向思维是发散性思维的另一种形式;多向思维是发散的典型形式。2、发散思维的展开方式有两种:一种穷举式发散;另一种是演绎式发散。3、发散思维富于联想、思维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引申、推广,灵活采用各种变通方法等,它具有三个特性:流通性、变通性、独创性。摘要:发散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信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不局限于既定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具体地说,就是依据定理、公式和已知条件,产生多想法,广开思路,提出新的设想,发现新的解决问题。发散性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

2、引申、推广,灵活采用各种变通方法。把发散思维运用数学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亲身的探索中掌握数学知识间的内在关系,理解所学知识,在发展学生智能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关键词:数学 教学 发散思维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创新,创新是一个进步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当今教育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与发散思维、直觉思维等形式密切相关,十多种思维的有机结合。发散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信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不局限于既定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具体地说,就是依据定理、公式和已知条件,产生多想法,广开思

3、路,提出新的设想,发现新的解决问题。发散性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宽阔,善于分解、组合、引申、推广,灵活采用各种变通方法。把发散思维运用数学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亲身的探索中掌握数学知识间的内在关系,理解所学知识,在发展学生智能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 发散思维的形式1、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思考和分析问题,表现为逆用定义、定理、公式、法则,逆向进行推理,反向进行证明,从反向形成新结论,逆向思维是摆脱思维定势,突破旧有思想框架,产生新思想,发现新知识逆向思维的训练能使学生不受思维习惯的约束,从而可以提高他们从反向考虑问题的自觉性。2、侧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另一种形

4、式,它是从知识之间的横向相似联系出发,即从数学不同分支出发考察对象,或者用不同的学科知识去模拟、仿造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侧向思维利用了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它要求不同分支或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交叉起来,用其他领域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本领域中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重视侧向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3、多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典型形式。它是从尽可能多的方面来考察同一个问题,使思维不局限于一种模式或一个方面,从而获得多种解答或多种结果的思维形式。多向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三种具体形式,即“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对同一数学

5、问题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取得、分析、以寻求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一题多解”。也可以让学生对数学问题通过改变条件或改变结论,进行“一题多变”,使学生广泛联想和类比。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同时可指导学生“一法多用”。便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发散思维的方式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体会,发散思维的展开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穷举式发散,就是有同一来源的信息,并列地展开可能出现的各种输出的联想思维。他的思维具有联想的自由性,起其作用在于对数学概念思维的横向拓广。例平方差公式的复习在复习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应用运算定律、换元思想展开发散思维。平方差公式:(

6、a+b)(a-b)=a2-b2应用交换律:(b+a)(-b+a)= a2-b2符号变化:(a-b)(-b+a)= a2-b2系数变化:(3a-3b)(3a+3b)=(2 a)2 -(3 b)2三种形式结合变化,又可以得到许多许多形式。其次,利用换元思想进一步加强对公式的理解。即公式中的a、b可以是有理0式、无理式、指数式、对数是或三角函数式等。指数形式:(5a2+3b-2)(5a2-3b-2)=(5a2)2+(3b-2)2项数形式:(a+b-c)(a+b+c)=(a-b)2+c2其它如:(+)(-)=()2-()2(+)(-)=()2-()2=1对平方差公式所展开的发展思维,不仅使学生对公示式

7、本质的认识,而且促进他们对分母有理化,三角函数、复数等运算的掌握。另一种是演绎式发散,就是由同一来源的信息,根据各种推理的心然性展开演绎思维,其作用在于对数学概念思维的纵向深入。例:分析“圆的切线长定律”的圆形性质,图形条件:PAPBO于AB。依次推理回答以下问题,得出图形的性质(答题要有根据)。(1)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2)指出相等的线段。(3)指出全等的三角形。(4)图中哪些角相等?(5)判断图中相似的三角形?(6)写出成比例的线段的二次等式。(7)指出共圆的四点。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解答,概括该图形的性质,引导学生对概念思维的纵向深入。三、发散思维的特性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性:流畅性、

8、变通性和独创性。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三个特性,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解题能力。1、利用流畅、速解基础题。发散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者心智活动畅通无阻,迅速灵活,善于联想,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和原理。它是发散思维的基础,是发散思维量的标志。在数学基础题的过程中,既要注横向联系,又要注意纵向联系,融会贯通,达到思维的流畅。例:设x+y+z=3,求:P=的值。分析:分子是三个量的积,分母是三个量的立方和,联想一下以前学过的关系公式:a2+b2+c2-3abc= (a+b+c)(a2+b2+c2-ab-bc-ca)容易思考处出用代换的方法求解。解:设x-1=a,y-1=b,z-1=c,则a

9、+b+c=0于是有a3+b3+c3-3abc =(a+b+c)(a2+b2+c2-ab-bc-ca)= 0a3+b3+c3=3abc,故P=1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是一种关系联想,它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特殊关系、从属关系、一般关系,以及内在联系,巧妙地利用公式,一气呵成。【3】例2如图AB是O的直径,AM=6,MD=2,弦CD经过M且垂直于直径AB,E是CD延长线山的一点。(1)求AF、AF的值。(2)过点D作O的切线交AE于G,若DGAE,求DE的长。分析:由已知条件、观察出AB是直径,联想到:连BF、有观察得:ABFAEM联想得到:AFAE=AMAB=48观察结论求DE的长,联想到:求DG、GE

10、 。又观察得:ADGADM=DG=DM=2联想得到:D G2= GFGA,AFAE=48综合有:GF=2 EG=6求得DE=42、利用变通性、巧解思考题发散思维的变通性,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受消极定势的束缚,及时的转换思维方向。在思考题的求解过程中利用变通性,往往可以另辟蹊径,独树一帜。例:在ABC中,B=2A,求证: b2= a2+ac证明:延长CD到D,使得BD=AB=CD=BAD= CBAB=2ABAC=D ABCADCb2= a2+ac若交换例题的条件和结论,则得到它的逆命题。在ABC中,若 b2= a2+ac;那么B=2A。通过对逆命题得考察,发觉为真命题,于是我们

11、认识到,在ABC中,b2= a2+ac成立的充要条件是:B=2A,也可对其它进行推广到其它边角关系上。3、利用独创性解数学题利用发散思维的独创性,培养学生在思维活动中的创新精神对数学题的求解有着重要的意义。例1在ABC中,AD是A的平分线。求证:A D2=ABAC-BDCD证明:作ABC的外接圆过长AD交外圆于E,连接CE易证ABDAEC于是ABAC=ADAE又根据交弦定理:BDCD=ADDE故ABAC-BDCD= ADAE- ADDE = AD(AE-DE)即A D2=ABAC-BDCD例2、已知a+b=3+,b-c=3-,求a2+b2+c2+ab+ac-bc的值。解析:已知条件中未知数、两个方程,不能解出a、b、c的值,所求式与完全平方差展开相连接近,所以可用配方法来解。解:a+b=3+,b-c=3-a+c=(a+b)-(b-c)=2原式=(2a2+2b2+2c2+2ab+2ac-2bc)=(a+b)2+(a+c)2 +(b-c)2=(3+)2+(2)2 +(3-)2=1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