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背景资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3677009 上传时间:2017-10-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寡人之于国也—背景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寡人之于国也—背景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寡人之于国也—背景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寡人之于国也—背景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寡人之于国也—背景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寡人之于国也—背景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背景资料(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迁都后的当年,梁惠王废逢忌之薮以赐民。废字又作发, 薮 即川泽地。逢忌又称作蓬忌、逢池、逢泽,地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泽薮在以往由国家控制,作为国库的一项收入,百姓不得染指。魏惠王废弃国家控制的逢忌泽,让百姓利用,以施惠于民。接着又兴修水利。 水经济水注引竹书纪年说,魏惠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引甫水。河指黄河,甫田是一泽名,在今河南中牟县西。是魏国把黄河水引到甫田泽,再开挖一条灌溉渠(大沟) ,引甫田中水灌溉农田。这样,使魏国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由于魏惠王采取以上政策,魏国的威望逐渐提高。惠王十四年,鲁、宋、卫、韩四国国君都到大梁来朝见惠王。古本竹书纪年载: (魏惠王)十四年,鲁恭侯

2、、宋桓侯、卫成侯、郑(韩)厘侯来朝 ,即指此事。这样魏惠王又恢复了魏文侯、武侯时的霸主地位,因此有逢泽会诸侯朝天子的举动。 战国策,秦策五载:梁君伐楚胜齐,制韩、赵之兵,驱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于孟津。(此事又见于秦策四 、 齐策五 )魏惠王带领的十二诸侯,多是泗上小国,商鞅说魏惠王:大王所从十二诸侯,非宋、卫也,则邹、鲁、陈、蔡。鲍彪注秦策说十二诸侯中有鲁、卫、曹、宋、郑、陈、许之君。郑即韩,公元前375 年韩灭郑国,后迁国都于郑都新郑,故韩也称为郑。逢泽之会,不仅12个中小国家,战国七雄中秦、赵、韩国都在其中。 史记秦本纪载孝公二十年,秦使公于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朝天子。史记赵世家肃侯四年,朝天

3、子。四年当是六年之误,魏惠王率诸侯朝周天子在惠王二十七年(即公元前343 年)。魏惠王率领战国七雄中的四个大国及一些中小国会盟朝天子,使魏国的霸业到达顶峰。这也反映出,到战国初年,政治斗争的格局,还是照抄着春秋时期的争霸方式在进行着,企图利用周天子这块牌子来达到号令诸侯的政治目的。3施政措施魏文侯时用李悝为 相,实行政治改革。首先,推行“尽地力之教” (汉书食货 志 ) ,即奖励垦殖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次,主张“善平籴,即丰年向农民多征粮食以储谷,作为荒年调剂之年)到魏国的, 孟子梁惠王记载了当时会见谈话的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 桂陵之战一、公元前361年,为了便于统治东部地区,为了加强对东

4、方诸侯的控制力量和保证国都的安全,把国都从安邑(山西夏县北)迁到大梁(河南开封) 。二、对内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如开凿运河,修筑黄河长堤等。又开放统治者独占专利的山林川泽,不仅使生产有所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统治阶级与人民间的矛盾。三、对外采取团结赵、韩的政策。四、公元前358年,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 ,这可能就是沿洛水筑的长城。公元前352年又进一步扩建。这条长城的修筑,显示出魏国对秦国已采取守势,以防御为主。由于魏惠王采取了以上比较切合时宜的措施,国力又大大加强。公元前356年,鲁、宋、卫、韩的国君都到魏国去朝见魏惠王,继文侯、武侯之后,魏惠王又成为诸侯的领袖了。桂陵之战后

5、,前352年,诸侯军将魏军包围于襄陵 (今河南睢县) ,秦军则进攻魏的河西夺取了少梁和安邑。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夹于秦、齐、楚大国之间,但是要永保霸业又必须对外用兵,外交的不利,造成了军事上的被动,军事上的失败成为了必然。虽然魏在襄陵取得了胜利,并西向收复了全部河西失地,但是魏国力大损,无奈和赵将和,将邯郸还给赵国,与赵结盟。魏惠王没能实现当年庞涓给他制定的战略方针,从此魏国开始走下坡路。魏西临强秦,为了防备秦国的军事进攻,以便统一三晋,魏惠王曾于前358年开始派龙贾率师修筑长城。这条长城从黄河边的卷(今河南原阳县西)开始,东到阳武(今原阳县东南) ,折往西南行,到达密(今河南密县东北) 。

6、前352年,魏惠王再次修筑长城。 影视剧中的魏惠王(40 张)魏国虽遭桂陵重创,国力损耗,但军事上还保持着强盛的声势。前344 年,魏惠王听从于卫鞅的游说,去侯称王。同时召集逢泽(今河南开封南)之会,邀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会盟,尔后同朝见周天子。逢泽之会遭到了韩国等大国的抵制,于是韩魏翻脸。前342年,魏国向韩进攻。韩向齐求救。同年,齐、魏军 大战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 ,魏军大败,主帅庞涓身亡,太子申被俘。次年,魏国又受齐、秦、赵三国三面进攻。前340年,魏、秦交战,魏军又大败,主帅公子卬中计被俘。不久,彻底放弃安邑,徙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魏惠王由于在秦、齐等国夹击中不断

7、惨败,于前334年不得不采用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的建议,率韩国等小国国君赴徐州(今山东滕州东南)朝见齐威正,同时齐威王亦承认魏惠王的王号。魏、齐接近,使齐停止了进攻,但秦国以魏为“腹心疾” ,还是不断攻魏。前330年,秦军败魏军于雕阴(今陕西甘泉南) ,迫使魏惠王献出河西之地。次年,秦军又攻占魏国的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 、皮氏(今山西河津西) 、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 、曲沃(今三门峡市西南)等地。为了联合他国抗秦,前325年,魏惠王又和韩威侯相会于巫沙,并尊韩威侯为王 (即 韩宣惠王) ,同年,他又与韩宣惠王并带太子入朝于赵。次年,魏惠王又和齐威王相会于甄(今山东鄄城县北) 。魏

8、惠王两次会齐威王,都是卑躬屈节的。但这并不能制止强秦的进攻。同时南面的楚国为了逼魏惠王废太子嗣,送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为太子,于前323年败魏军于襄陵,夺取8个邑。次年,秦国又攻取了魏国的曲沃、平周(今山西介休)等地。有感于惠施联齐、楚抗秦策略的失败,魏惠王不得不采用秦相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楚) ”的策略,逐惠施,起用张仪为相。而张仪的真正目的是“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 ,即其连横策略。前 319年,魏惠王又在齐、楚、燕、赵、韩五国支持下,逐张仪,致用倡导合纵的公孙衍为相。魏惠王对外忽纵忽横,军事上树敌过多,此后国势日弱。4问政孟子魏惠王自称治国尽心竭力,河西发生灾荒,就将那里的

9、灾民安置到河东,将河东的粮食运送到河西。当河东发生灾荒 时,也是这样做的。可是魏国的人口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说,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 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这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典故的由来。魏惠王问怎样才能治好国家。孟子说;只要不去剥夺农民耕种的时间,粮食就吃不完;不拿过密的鱼网去捕鱼,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木材有定时,木材就用不尽。这样老百姓就感到满足了。他还说: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棉袄。鸡和猪狗一类家畜不要耽误繁殖饲养的时间,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能及

10、时耕种,数口的家庭就不会闹饥荒。认真地办好教育,孝顺父母,尊敬长上,老人就不再用为自己生活奔劳。这样就能得到人民的拥藏。魏惠王又谈到自己继位以来,被秦国和齐国多次打败,这是奇耻大辱,要怎样才能报仇雪耻呢?孟子说;“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口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共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总之,孟子劝魏惠王“施仁政,行王道” 。在孟子见魏惠王前后,魏惠王曾用惠施为相,进行改革惠施根据“去尊”的思想,主张限制奴隶制残余较重的“巨室” , “大族”(吕氏春秋爱类 ) ,制定新法。韩非说:“当魏之方明立辟(法) ,从宪令行之时,

11、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天下,威行四邻。及法慢,妄予,而国日削矣, ”(韩非子饰邪 )看来魏惠王对变法并没有认真贯彻。有一位叫卜皮的人就预见魏惠王必然失败。魏惠王问从何说起,卜皮说:“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 韩非子 内储说上 。魏惠王于前335年举行称王大典。第二年改元。后元一年,他与齐王会于徐,互相承认为王。5三人成虎原文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

12、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 ” 王曰: “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译文庞葱要陪太子到赵国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吗” “魏王说:“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 ”庞葱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 ”庞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赵国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 ”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议论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

13、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开通鸿沟。范台之会时鲁共公曾告诫他“纵欲者必亡其国” ,要他“清心寡欲” ,公孙痤去世前,劝惠王杀商鞅,不要让他逃走,惠王不听。6魏国选相公叔痤是魏国之相,他手下的中庶子(相国的侍从之臣)卫鞅很有才能,公叔痤欲将卫鞅推荐给魏惠王,但未及推荐他就病卧床榻了。 史记商君列传 、 资治通鉴周纪二以及战国策魏一 、 吕氏春秋仲冬季长见记载,公叔痤病重时,魏惠王前去看望,他问公叔痤说:“万一相国一病不起,我将把国政托付给谁呢?”公叔痤回答说:“我的中庶子卫鞅,年纪虽轻,却有奇才,希望大王把国事全托于他。 ”见惠王默然无言,公叔痤遣退侍臣,单独对惠

14、王说:“大王倘不任用卫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出境,为别国所用。 ”惠王许诺离去。公叔痤又召来卫鞅,抱歉地说道:“今天大王询问国相的继任人,我推荐了你,看大王的神色并不同意。我先君而后臣,当时对大王说如果不能用你,就应把你杀掉,大王答应了我。你应该赶快离开,免遭擒杀。 ”卫鞅回答说:“大王既然不能采纳您的意见任用我,又怎么能采纳您的意见杀掉我呢?”于是没有离开。惠王离开公叔痤病榻后对身边人说:“公叔痤的病情很重,他竟然要我把国政交给卫鞅,后又劝我杀掉卫鞅,真是太糊涂啦!”果然没有考虑公叔痤的意见。公叔痤死后,卫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招贤,于是西入咸阳,被秦国任用,封于商地,是为商鞅。7惠王称王齐

15、、魏桂陵之战之后,魏国还保持着强盛的声势,准备以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许多小国举行会盟,图谋攻秦。就是苏秦说齐闵(湣)王:“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北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 ”(战国策齐策五 )所谓“从十二诸侯” ,具有合纵的性质,也就是韩非子说林上篇所说“魏惠王为臼里之盟,将复立天子。 ”因而秦孝公很是担心,加强防守。卫鞅分析了形势,认为“以一秦而敌大魏,恐不如” ,建议用尊魏为王的办法来改变魏惠王的意图。秦孝公接受了这个主意,于公元前三四四年,卫鞅去向魏惠王游说,谓“从十二诸侯” “不足以王天下” ,劝说他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小国外,北面争取燕国,西

16、面争取秦国, “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 。魏惠王果然听从了,便“身广公宫,制丹衣,建旌九斿,从七星之旟” (战国策齐策五 , “旌”原作“柱” ,从王念孙读书杂志改正) , “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 (秦策四 ) ,俨然摆出天子的场面来。本来,在君主制度下,王是最高的等级称号,如今由于魏的“功大而令行于天下” (齐策五苏秦述卫鞅语) ,居然自称为王了。魏惠王因而召集逢泽之会(逢泽在今河南开封南) ,由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来参加会盟。卫鞅这个计谋,使得魏进攻的矛头,从秦转变为齐楚, “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 (齐策五 ) 。8惠王问宝公元前355年,齐威王与魏惠王一起打猎,魏惠王问齐威王:“大王有何宝物?”威王心里明白,这是魏惠王要向自己夸耀国力了,于是便以退为进地说:”我没有。 ”于是魏惠王不无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