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doc11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770054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doc1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doc1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doc1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doc1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doc1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doc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doc1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大赛“生本教育”树新风子长县秀延小学薛 婵“生本教育”树新风子长县秀延小学 薛婵13689210523【内容摘要】生本教育的课堂其实是学生小组交流的课堂。学生有了先学的基础,回到课堂,就可以进行小组交流。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心得(无论多少,无论对错),都想在同伴面前展示一番,此时课堂上教师就要给学生这样的展示机会。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在积极的互助交流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和谐师生、生生的课堂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关键词】生本教育 小组交流学习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

2、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个人先学,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被称为课堂教学的四流程“个人先学”,指的是教师把明天要讲的教学目的、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明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当然,布置“前置性作业”也非常有技巧,同样考验教师的教学规划能力。常

3、规教学以教师的教为起点,生本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个体先学,以学生原始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第一步。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感到这个知识是我探究出来的,是我自己学会的,从而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有了想“展示”的欲望。由此展开学生学习的第二环节小组交流。所以,先学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小组学习的基础,是知识获得的根基。 学生有备而来的学,教室有备而来的教,这样小组交流才有研究价值。生本教育的课堂其实是学生小组交流的课堂。学生有了先学的基础,回到课堂,就可以进行小组交流。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心得(无论多少,无论对错),都想在同伴面前展示一番,此时课堂上教师就要给学生这样的展

4、示机会。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在积极的互助交流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和谐师生、生生的课堂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大胆开展“三段五步”教学手段。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做法及思考:一 小组交流学习的实践意义。小组交流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交流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 二 小组交流学习的实施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讨、去研究。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几条比较重要的策略。1.科学的组建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小组成员应明确分工、互相配合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所以,在开展合作时必须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在组内所需承担的责任。一般可以分工为:小组长要指导小组有序活动、分配发言机会、记录小组合作结果的记录员、把小组意见汇总、进行课堂交流的汇报员、检查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员等等,这样的分工可

6、以每周轮换一次,使每个学生都能担任不同的角色,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形成一定的“对话、共事、倾听”等合作技能,达到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另外,要按组计分,设立计分员,设最佳表现奖、小组合作奖等形成激励机制促进良性循环。 我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我把我班学生分为不同名称的组,如“飞鹰组”、“红领巾组”、“小蜜蜂组”、“小神童组”、“天天向上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

7、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例如: 我在让孩子分小组学习“认识钟表”时,小组内有“教师”,有“学生”,有“记录”,还有“裁判”,学生的分工非常明确!;又如: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圆角分”时,孩子们相约带来了玩具、书、文具等物品,教室里开张了近十个小商店,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教室里热火朝天但秩序井然。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如果不分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这样的游戏,局面真不可想象。 2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热衷于分数排

8、队,比较强弱胜负,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象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3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指导。合作交流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

9、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交流是否有效,同教师的参与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

10、与指导,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4小组交流学习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小组交流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万能的,它还应与其它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特别是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交流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小组交流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就如水上浮萍,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交流合作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例如:我

11、在教学9加几时,当“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没有急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先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举起了一双双小手,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说:“孩子们,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点数法、接数法、凑十法象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非常必要! 三 小组交流学习的操作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交流学习的:1.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二年级的学生才6

12、、7岁左右,天真、爱幻想、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或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例如:我在教学一册的比多少时,创设了一个“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在教学9加几时,创设了运动会上给运动员送饮料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乘加、乘减时,创设了“小熊掰玉米”的故事情境象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很多。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学生乐于接

13、受。 2. 明确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的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第二册统计这一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明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锻炼课,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到底安排哪些运动项目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与统计一下吧!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 3. 合作、

14、探究。合作。合作意识的培养应该从合作氛围的营造开始。例如:在学习“量长度”时,我让孩子们分组测量,于是孩子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4利用生本语言交流、评价。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

15、简单的评价,并用小五星或小红旗以示奖励。 我在教学第一册前后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一行五个小朋友戴着动物面具一起大步走上讲台,表演跑步运动赛场,孩子们表演的很好,跑到很起劲,然后按他们自己的分工,五个学生都有事做,即一个说我在( )的前面,一个说我在( )的后面,底下学生回答,最后一个向大家提问“请问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这时,只见台下举起了一双双小手,一名同学说:“还有一个问题:小猫在最( )面?”“( )在最后面,等等。面对这每一个问题,台上的小组均派出代表作了认真的回答和补充。我抓住时机,对这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并在这个小组的组号后面贴上了一个红红的五星,在其它组的掌声里,

16、这个小组的成员带着自信、带着微笑回到了座位。当时,我真的为一年级的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高昂的合作热情和超常的合作能力所折服,我意识到:孩子们在合作中成长了!四、辩证看生本,灵活用模式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在今后的课改中,我们要深入学习生本教育理念,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模式、用好模式并不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是达到“无模式”,我们只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能够有效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