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76949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宿 豫 职 教 中 心 胡 志 媛目 录内容摘要(1)关键词(1)引言(1)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1)二、语文学科的特点及其对非智力因素的要求(2)(一)是开放性(2)(二)是多元化(2)(三)是情感性(2)三、非智力因素对语文学习的影响(2)(一)从学生主体角度探因 (2)1学习中的过多焦虑 (2)2学习兴趣缺乏(3)3学习意志薄弱(4)(二)从教育者的角度探因(5)1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以情引情(5)2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6)注释(6)参考文献(7)浅谈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胡志媛内容摘要: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最微妙的阶段,像泥塑,可塑却又易碎。虚荣心

2、的膨胀,逆反心理的产生,心理发育的不良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学生学习不良,往往是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为此,应从排除不良的情绪、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学习心理辅导。本文想就中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作一个粗浅的探讨。关键词:语文学习;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大量的心理问题,都与其学习心理有关。有人对上海市4649名中小学生的心理现状调查表明:中小学生亟待作心理辅导的问题,居前十位的是:学习动机不正、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够、注意力障碍、自控能力差、自我中心、耐挫力低、学习焦虑、自卑和社交退缩,其中与学习有关的心

3、理问题有七项。可见,困扰学生最多的是学习心理问题。其中学习能力不够和注意力障碍属于智力因素,而另外八项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却忽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这是不足取的。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原因虽说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智力因素方面,又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主客观原因,其正常智力没有发挥出来;二是智力因素出了毛病,如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思维障碍等。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存在是两种情况:一是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没

4、有激励和发挥出来;二是非智力因素所包含的某方面因素产生了问题,如情绪障碍、意志障碍、学习焦虑、人格适应不良等。本文拟对非智力因素造成语文学习障碍作一个粗浅的探讨。非智力因素是相对智力因素来说的,一般认为智力因素包括六个方面: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创造力;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焦虑、信念、世界观等方面。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互相制约中得到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智力因素制约着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一个人具有敏锐、精确的观察力,也就形成他性格的理智属性;另一方面,非智力因素也制约着智力因素的发展,如一个人对学习的责任感、坚持性、

5、自信心和自制力等性格属性,会支持他刻苦顽强地学习,从而智力也就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获得应有的提高。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在学校读书时,曾被认为是智力出众的学生,毕业后却没有什么作为。这一事实证明,智力高的未必一定能成才,隐藏在事实后面的一个事实是:人的成才除了一定的智力因素和社会条件外,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可以对智力因素起着两种不同的作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起着调节和推动的积极作用,使智力因素在认识活动中得以充分发挥;而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起着干扰的或妨碍的消极作用,使智力因素在认识活动中无法正常发挥。如果两个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同,但他们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差异,一个学习

6、目的明确,有“我要学”的兴趣,勤奋、自信心强等;另一个学习目的模糊,存有“要我学”的应付态度,懒惰、松懈、自卑等。那么虽然这两个孩子智力水平相同,但是学习效果肯定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没有超常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刚毅坚强百折不回的精神,即使有非凡的智力,要取得成功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助于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二、语文学科的特点及其对非智力因素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而有之的基础性学科,这表明语文教育的目标,不应再一味追求培养知识渊博的人,而是具有独立判断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

7、能。”而语文技能形成的关键在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因而非智力因素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对于提高语文素质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可以具体联系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分析语文学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生活,只要有学语文的意识,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日常生活中对语文知识充满兴趣、对待未知充满好奇心、有探索的激情、有学习的需要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因素。兴趣、好奇心、激情、需要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二)是多元化。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语文学习是循序渐

8、进、由浅入深的。根据上述特点,学语文不能机械死板地学,这就要求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品质。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沟通起来,把学习内容与生活感受融汇起来。因此要注重培养非智力因素中的意志力,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 (三)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根据上述语文学科的特点,可见在学生智力水平正常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语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9、关于非智力因素有很多种,下面论述的非智力因素对语文学习的影响是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几种。三、非智力因素对语文学习的影响(一)从学生主体角度探因 很多学生在上语文课时注意力分散,课堂学习心不在焉;情绪抑郁怠惰,上课精神萎靡不振,下课反而异常活跃;作业敷衍塞责,照书搬抄,不愿认真思考。有的甚至厌学、厌师,有弃学的潜在意识。这种学生虽然为数不多,但危害很大,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与研究。从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度分析,我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三:1学习中的过多焦虑“焦虑是一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映,或者是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映倾向。”研究结果表明,一

10、定程度的焦虑对学习的正常进行是必需的,但是如果焦虑太强烈,则会干扰和影响学习。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指出:“许多教学上麻烦问题的引起是由于焦虑过多而不是焦虑太少。”语文老师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这样的心声:我们学习语文很努力了,上课认真听,作业独立完成。晚上背书很晚才睡,这样刻苦学习,但每次考试成绩总是上不去,会背的内容却考不到,作文扣分很多。不像数学掌握了公式定理就能考得好成绩。而身边有的同学平时看上去很轻松,晚上还看电视,每次考试语文成绩却都很好,看着这些情况我们就心烦、消沉、沮丧,失落,焦虑,渐渐地产生讨厌学语文的情绪。于是就害怕中考的来临,我们怕考试考不好,简直心急如焚。心中的苦闷也不

11、知道该向谁诉说。类似这种情况,很多语文教师都遇见过,进入课堂学习的学生或多或少总有一些焦虑感:担心不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担心得不到好分数,担心在班级里的排名靠后等等。目前学生中有不少讨厌语文学习,甚至害怕语文,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语文的多元化特点我们知道语文学习并非是立竿见影的,关键在于语文知识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语文要多读、多背、多写、多实践。作为基础学科,语文的学习是一门终生的大学问,而在初中的语文,仅仅应该是一个开端一个培养我们兴趣的开端。学习过外语的人都知道,要掌握一门语言,就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汉语作为我们的母

12、语,听和说自不必言。关键就是读和写。换言之,学好语文有两种方法:“持之以恒的读”和“随时随地的写”。 而且要培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 的能力。有位语文教育者曾说过:语文就像把散落的珍珠连成串。因此在不断完善语文知识结构的同时,要学会在生活中创造性地运用语文知识。那么,在耳濡目染、潜意识中,我们不仅开拓了视野,活跃了思路,开掘了写作源泉,而且还体验到创造的趣味和知识与能力的联结对于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性。因此必须消除心理焦虑,循序渐进的学习语文。如有位学生给自己制定以下计划:每天读一篇文章,每周写一次读书体会,每月看完一本书,经常和同学讨论社会热点新闻,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

13、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位同学的方法值得借鉴,有如此学习计划的同学当然不会产生过高的心理焦虑。因此平时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消除焦虑心理。2学习兴趣缺乏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非智力因素。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不大重视语文学习,认为字会识,书会读,少上几课没关系。有的学习只为应付升学考试而学。学习兴趣不强是影响当前中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原因。也是语文成绩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学生上他所喜欢的老师的课聚精会神,态度认真,而上

14、他不喜欢的老师的课则不守纪律,马虎草率。每一个当过学生的人都或多或少地能回忆起哪些老师上课使自己特别感兴趣,乐于学习;又有哪些令人讨厌的课,听起来如同受罪。的确如此,如果没有兴趣,缺乏学习动机,就会觉得语文学习枯燥无味,上课时也就如坐针毡。兴趣缺乏的学生没有学习动力,缺乏学习热情,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没有目标,得过且过,其学习行为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应付。表现在方法上,必然会死记硬背、投机取巧、没有计划。一个丧失学习兴趣的学生,必然丧失深究学习方法的动力,导致成绩逐步下滑。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千方百计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孔乙己时,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据鲁迅的朋友孙伏园先生回忆,鲁迅在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为什么他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个怎样的艺术形象?鲁迅先生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形象的?深入理解课文就能得到解答。再则,过去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写的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