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76700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安全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力安全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力安全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力安全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力安全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安全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安全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安全生产管理暨全国安全工程师职业培训班考试试题姓名:陶凯强 职位:副总经理 阅卷人: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50 分)1、应急预案的一级核心要素是(C)、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A目标B目的与意义C方针与原则D功能2、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称为(B )。A不安全B事故C危险源 D事故隐患3、以下有关演练结果的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B )。A.不足项不同于改进项,不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B.演练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为不足项时,策划小组负责人应对该不足项详细说明,并给出应采取的

2、纠正措施和完成时限C.整改项指其单独作用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必须与改进项共同作用影响安全与健康D.改进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4、从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到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这一观点是包括在(A )理论中的。A系统安全理论 B事故频发倾向理论C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5、“安全第一”就是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安全,实行“(B)”的原则。A安全第一B安全优先C预防为主D以人为本6、以下不属于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C)。A作业环境不良B防护缺陷C负荷超限D标志缺陷

3、7、以下措施不属于重大事故应急管理“准备”阶段的有(C)。A应急队伍的建设和应急物资的准备B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C应急现状的评价工作D应急机构的设立和职责的落实8、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B)。A可预防的范围 B人们的承受程度C制定的规章制度D安全性9、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A )负责,其他负责人(A)搞好安全生产工作。A全面;协助 B直接;协调C全面;单项负责D直接;全面负责10、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分为(B )人类,(B )小类。A5;37B6;37C6;40D5;40

4、11、按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法可分为( ):A定性安全评价法、定量安全评价法B对照、经验法、类比法C直接法、系统分析法 D主观经验法、客观分析法12、(A )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内容。A风险评价B安全预评价C安全评价D重大危险源评价13、关于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A )。A重大事故的应急管理是指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活动B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C应急管理应贯穿于事故的全过程,体现“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应急思想D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14、应急预案的层次司划分为(B )。A综合预案、前馈预案、具体预案B综合预案、专项

5、预案、现场预案C整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D整体预案、前馈预案、具体预案15、关于功能演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针对应急救援预案中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B是实战性演练C调用很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D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外,还应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16、以下哪个系统(体系)不属于应急支持保障系统?( A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B信息与通讯系统C物资与装备保障系统D人力资源保障系统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 B ),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A、教育 B、宣传 C、

6、培训 D.竞赛18、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8218 -2000 ),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 D )。A物质的物理特性 B物质的比重及数量 C物质的密度及数量 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19、依据系统安全理论,下列关于安全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没有发生伤亡事故就是安全 B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C当危险度低于可接受水平时即为安全 D安全性与危险性互为补数20、故障树分析是系统安全工程中的更要的分析方法之一,它是( A )描述事故发生的有方向的逻辑。A从结果到原因 B从原因到结果 C从初始到最终 D从评审到改进21、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 /T 9002-200

7、6,), 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属于( B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基本应急预案22、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为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B )。A.设备故障 B.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C.违章或违规操作 D.安全生产管理松散23、根据能量转移理论的概念,事故的本质是什么?( A )A.能量的不正常作用 B.造成人员死伤C.造成经济损失 D.不正常的意外事件24、下列对 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 C )。A.包括设备和设施等本身固有的失误安全和故障安全功能B.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C.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D.设备

8、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25、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 A )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A.事故 B.危险 C.管理不善 D.违章26、( A )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A.职业安全 B.劳动保护 C.劳动安全 D.安全生产27、海因里希对5000多起伤害事故案例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后得出了海因里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 A )。A.1:29:300B

9、.1:10:300C.1:10:100D.1:100:50028、“三同时”是指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B )A.同时立项、同时审查、同时验收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C.同时立项、同时设计、同时验收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29、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专门负责( D )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是( D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A.安全生产技术 专职或兼职 B.安全生产管理 兼职C.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专职 D.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 专职30、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的是( A )。A.工伤保险的政策、法律、法规B.

10、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方法C.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等D.典型事故案例分析31、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管理、事故预防、风险控制管理及(C)。A.环境改善 B.事故调查 C.应急管理 D.持续改进32、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D)。A.三级,即级(特别重大)、级(重大)和级(一般)B.三级,即级(一般)、级(重大)和级(特别重大)C.四级,即级(一般)、级(重大)、级(特大)和级(特别重大)D.四级,即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33、应急管理是对

11、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C)”的应急思想。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常抓不懈C.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D.预防为主,常抓不懈34、在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时,要全面、有序地进行识别,防止出现漏项,识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 C )的过程。A.安全预评价 B.安全评价C.系统安全分析 D.安全验收35、根据风险管理理论,实施风险管理基本程序是:( C )。A.风险评价、风险控制B.风险分析、提出方案、实施方案C.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D.风险调查、原因分析、整改、评审36、在事故树分析方法中,某些基本事件共同发生可导致顶上事件的发生,

12、这些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事故树的( A )。A.割集 B. 径集 C.最小割集 D.最小径集37、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明火”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明火”属于下列( A )类危险、有害因素。A.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B.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C.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 D.其他危险、有害因素3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 B )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国务院C. 国务院有关部门 D. 省级人民政府39、下列哪部法律或法规明确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应急

13、救援体系( D )。 A.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B.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C.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D.安全生产法40、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从“一般”到“特别严重”依次用( C )表示。A. 红色、橙色、黄色 B.蓝色、黄色、红色C.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D.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41、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 B )类。 A.三 B.四 C.五 D.六42、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是物质的( D )及其( D )A.形态数量 B.生产方式储存类型C.协调性干扰性 D.危险特性数量43、( A )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A.个体防护 B.隔离 C.避难 D.救援44、下列选项,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的是( C )A. 营救人员 B. 控制事态发展 C. 应急能力评估 D. 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45、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 B )。A.应急队伍的建设 B.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C.事故损失评估 D.应急预案的演练46、从防止触电的角度来说,绝缘、屏护和间距是防止( D )的安全措施。 A.电磁场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