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251A型人员管理系统说明书.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6766877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J251A型人员管理系统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KJ251A型人员管理系统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KJ251A型人员管理系统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KJ251A型人员管理系统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KJ251A型人员管理系统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J251A型人员管理系统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J251A型人员管理系统说明书.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ISO9001:2000认证企业;p 产品使用说明书KJ251A型煤矿人员管理系统 感谢您选购本产品!为了保证安全并获得最佳效能,安装、使用产品前,请详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并妥善保管,以备今后参考。执行标准:Q/MKC 282-2008版 本 号: VER2.0出版日期: 2008.03.01目 次前 言 II1 概述 12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23 技术特性 64 软件使用 75 故障分析与排除 146 维护、保养147 警示语158 运 输、贮 存159 开箱检查1510 其 它15附录A KJ251型煤矿人员管理系统主要设备配置表17前 言本说明书详细地介绍了KJ251A型煤矿人员管理系

2、统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者在使用前请务必仔细阅读。KJ251A型煤矿人员管理系统在生产过程中执行的是企业标准Q/MKC 282-2008 。KJ251A型煤矿人员管理系统1 概述1.1 产品特点KJ251A型煤矿人员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是为加强井下作业人员的管理、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而设计的可靠的实时监控管理系统。它能够实时监测记录井下人员到达的位置、入/出井时刻、重点区域入/出时刻、重点区域入/出时刻、限制区域入/出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的活动路线等。并具有对上述信息的显示、打印、存储、查询、报警及管理等功能。系统由KJ251-F2、KJ251-F8型

3、人员管理分站、KJF210A、KJF210B型矿用读卡器、KGE116B、KGE116C、KGE116D型识别卡、KJJ46数据通讯接口、矿用通信电缆、工控机及管理软件(中心站)等组成。KJ251-F2、KJ251-F8型人员管理分站(以下简称分站)是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的主要配套设备之一,是以32位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化产品。具有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显示、红外遥控及远距离通讯等功能。KJF210A、KJF210B型等矿用读卡器是人员位置监测系统的数据信息采集设备,通过对远距离移动、静止目标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实现对人、车、物在不同状态(移动、静止)下的自动识别;然后通过分站将数据传输至地面

4、中心站,完成对人员的监测与管理。具有无线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声光指示、远距离通讯等功能。 KGE116B、KGE116C、KGE116D型识别卡均采用一次性电池供电,平均电流小,使用寿命长;具有电池欠压提示功能;类型齐全,可分为帽卡、胸卡及腰卡等;各类识别卡均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对人体健康无害;外壳密封性良好,安全可靠,发射稳定。1.2 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系统主要应用于人员及其它移动目标进行位置监测,对人员进行考勤管理的场所,也可作为现场事故调查和抢险救灾的重压依据,可在有煤层及瓦斯爆炸危险的环境中使用。1.3 型号含义与类型1.3.1 型号及含义KJ 251 A 产品设计序号 产品序列

5、编号 矿用监测系统1.4 环境条件1.4.1 系统中用于机房、调度室的设备,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a) 环境温度:15 30 ;b) 相对湿度:40 %70 %;c) 温度变化率:小于10 /h,且不得结露;d) 大气压力:80 kPa110 kPa;e) 接地电阻:2 。1.4.2 系统中用于煤矿井下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a) 环境温度:0 40 ;b) 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 %RH;c)大气压力:80 kPa110 kPa;d)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但无显著振动和冲击、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1.5 供电电源1.5.1 地面设备交流电源:a)额定电压: 220V AC,允许偏

6、差标准值的:10%10% ;b)谐波:不大于5% ;c)频率:50 Hz,允许偏差5% 。1.5.2 井下设备交流电源:a)额定电压:127V AC/380V AC/660V AC,允许偏差标准值的25%10% ;b)谐波:不大于10% ;c)频率:50Hz,允许偏差5% 。1.6 传输介质1.6.1 采用煤矿用聚乙烯绝缘铜丝编织屏蔽聚氯乙烯护套通信电缆。1.6.2 电缆参数:a) 电缆型号:MHYVP14(7/0.52mm)(单芯截面积1.5 mm2);b) 线缆直流电阻12.8/km(单芯);c) 线缆分布电容0.06F/km; d) 线缆分布电感0.8mH/km。2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2

7、.1 结构特征人员管理系统是一套分布式处理系统,分为硬件采集与传输及地面中心站软件分析处理两部分。组网方式为接口型组网结构。由地面管理软件(中心站)、工控机、UPS不间断电源、KJJ46数据通讯接口、避雷器、矿用通信电缆、KJ251F2、KJ251-F8型人员管理分站、KJF210A、KJ210B型矿用读卡器和KGE116B、KGE116C、KGE116D型识别卡等设备组成。2.2 工作原理识别卡下发给入井人员时,需在中心站建立该识别卡ID号与携带者实际身份信息一一对应的关系并进行存储,确保入井人员携带识别卡ID号的唯一性。识别卡和读卡器组成的无线识别系统工作在2.4GHz微波频段上,识别卡周

8、期性地按约定格式发射加密的ID号。在读卡器的接收区域,读卡器接收到微波信号,经过低噪声放大、解调及校验,确定接收数据有效后,进行声、光提示目标已识别,然后存储识别卡信息及接收时间,等待分站呼叫信息上传。当识别卡离开读卡器的识别区域时,读卡器立即存储该识别卡信息及离开时间。分站经过参数设置后,周期性地对所辖读卡器进行呼叫,采用RS-485通讯方式收集读卡器识别到的识别卡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存储、显示,然后等待中心站的数据上传呼叫。分站收到命令经过校验正确后将数据上传。中心站按协议对数据进行处理,校验准确后分类写入数据库,为中心站数据分组查询、统计、显示等操作提供数据来源。一旦人员管理分站与地

9、面中心站失去联系时,分站自动存储监测数据,当通讯恢复后监控主机可提取数据自动完成数据修复。2.3 主要功能2.3.1监测2.3.1.1系统具有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出/入重点区域时刻、出/入限制区域时刻等监测功能。2.3.1.2系统具有识别携卡人员出/入巷道分支方向等功能。2.3.1.3系统能对乘坐电机车等各种运输工具的携卡人员进行准确识别。2.3.1.4系统能识别多个同时进入识别区域的识别卡。2.3.1.5系统具有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和每位下井人员携带1张卡唯一性检测功能。2.3.1.6系统具有接收识别卡发送的报警信息功能。2.3.1.7系统具有发送报警信息到识别卡的功能。2.3.2 管理2.

10、3.2.1系统具有携卡人员下井总数及人员、出/入井时刻、下井工作时间等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并具有超时人员总数及人员、超员人员总数及人员报警、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2.3.2.2系统具有携卡人员出/入重点区域总数及人员、出/入重点区域时刻、工作时间等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并具有超时人员总数及人员、超员人员总数及人员报警、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 2.3.2.3系统具有携卡人员出/入限制区域总数及人员、出/入限制区域时刻、滞留时间等显示、打印、查询、报警等功能。 2.3.2.4 系统具有特种作业人员等下井、进入重点区域总数及人员、出/入时刻、工作时间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具有工作异常人员

11、总数及人员、出/入时刻及工作时间等显示、打印、查询、报警等功能。 2.3.2.5 系统具有携卡人员下井活动路线显示、打印、查询、异常报警等功能。2.3.2.6 系统具有携卡人员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年龄、职务或工种、所在区队班组、主要工作地点、每月下井次数、下井时间、每天下井情况等显示、打印、查询等功能。2.3.2.7 系统具有按部门、地域、时间、分站、人员等分类查询、显示、打印等功能。2.3.2.8 系统具有接收、发送报警信号的查询功能2.3.4 存储和查询2.3.4.1 系统具有存储功能,存储内容包括:a)出/入井时刻;b)出/入重点区域时刻;c)出/入限制区域时刻;d)进入读卡器识别区域

12、时刻;e)出/入巷道分支时刻及方向;f)超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g)超时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h)工作异常人员总数、起止时刻及人员;i)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年龄、职务或工种、所在区队班组、主要工作地点等。j)接收报警的信息,包括人员、时间以及报警类型。k)发送报警的信心,包括人员、时间以及报警类型。2.3.4.2 系统具有查询功能。查询类别如下:a)按人员查询;b)按时间查询;c)按地域查询;d)按识别区查询;e)按超时报警查询;f)按超员报警查询;g)按限制区域报警查询;h)按工作异常报警查询;i)按人员分类查询;j)按部门查询;k)按工种查询等。2.3.4.3 系统具有防止修改实时

13、数据和历史数据等存储内容(参数设置及页面编辑除外)功能。 2.3.4.4 系统具有数据备份功能。2.3.4.5 分站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当系统通信中断时,分站存储识别卡卡号和时刻;系统通信正常时,上传至中心站。2.3.5显示2.3.5.1 系统具有汉字显示和提示功能。2.3.5.2系统具有列表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下井人员总数及人员、重点区域人员总数及人员、超时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超员报警总数及人员,限制区域报警人员总数及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工作异常报警总数及人员等。2.3.5.3系统具有模拟动画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巷道布置模拟图、人员位置及姓名、超时报警、超员报警、进入限制区域报警、特种作业人员工作异常报警等。具有漫游、总图加局部放大、分页显示等方式。2.3.5.4系统具有系统设备布置图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分站、电源箱、传输接口和电缆等设备的设备名称、相对位置和运行状态等。2.3.6 打印系统具有汉字报表、初始化参数召唤打印功能(定时打印功能可选)。打印内容包括:下井人员总数及人员、重点区域人员总数及人员、超时报警人员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