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面试)(BTRL-305)面试人员评价表_ (3164)_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761751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聘面试)(BTRL-305)面试人员评价表_ (3164)_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招聘面试)(BTRL-305)面试人员评价表_ (3164)_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招聘面试)(BTRL-305)面试人员评价表_ (3164)_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招聘面试)(BTRL-305)面试人员评价表_ (3164)_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招聘面试)(BTRL-305)面试人员评价表_ (3164)_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招聘面试)(BTRL-305)面试人员评价表_ (3164)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聘面试)(BTRL-305)面试人员评价表_ (3164)_(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大学堂教师招聘科学试题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Fe36Zn65Mg24S32K39Na23Ba137Ag108Ca40一、选择题(40分)1.唐代诗人李白的七绝峨眉山月歌中这样写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山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中所描述的月亮的月相是()A.峨眉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2.黄毛夜蛾静止时体色与背景相同,受袭时展翅而飞,翅色较鲜艳,快停飞时,突然跌落在地,并掩起鲜艳的翅膀,移动一段距离后停止不动,体色又与背景相同,这样可以逃避敌害。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为()A.适应性B.拟态C.保护色D.警戒色3.含有Fe、Zn、Mg的合金粉10.

2、5克与200克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蒸干后得到晶体29.7克(不含结晶水),则同时最多可得到氢气()A.0.2克B.0.3克C.0.4克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A.水振动,水的高度B.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5.下列关于太阳的演化过程,正确的是()A.太阳白矮星红巨星暗矮星B.太阳红巨星白矮星暗矮星C.太阳红巨星白矮星星云D.太阳星洞星云暗矮星6.如图是自卸车的示意图,车箱部分可视为杠杆,则下

3、列分析正确的是()A.B点是支点,液压杆施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B.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箱前部可省力C.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箱后部可省力D.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箱前部可省力7.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8.小东和小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东说:“我的球弹性比你的好。”小明回答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请你帮助小东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4、()A.把两球向墙掷去,测量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B.用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C.让两球与离地等高处坠下,测量哪一个反弹得高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测量它们反弹的高度9.近年探测火星形成一个热潮,相继有“火星快车”“相遇号”“勇气号”飞临火星上空和登陆火星,使人们对火星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火星上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95)还有少量氮气、氩气,大气压为6.7百帕,火星有自转和公转,火星上温度极低,为-5至-90之间,火星上已发现有液态水存在过的证据,根据以上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火星大气中无法传播B.单质铁在火星上不易生锈C.因为没有氧气火星上不可能存在生命D.火星上不会形成风

5、10.如图所示是我市东白山脉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A.这种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B.在一定高度内,降水量随地势的升高而增加C.山的南坡是背风坡,北坡是迎风坡D.山的北坡比南坡多雨11.如图所示,取一个瓶口内径略小于乒乓球直径的雪碧瓶,去掉其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到瓶口处,然后向瓶里注水,会发现水从瓶口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指堵住瓶口,不久就可观察到乒乓球上浮起来。此实验说明了()A.大气存在压强B.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C.浮力产生的原因D.连通器原理12.乒乓球,保龄球等表面都是光滑的,为什么高尔夫球的表面上布满小坑呢?经有关科学家研究发现:两个等大

6、的球,一个表面布满小坑,另一个光滑,在空中高速飞行时,表面布满小坑的球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小,现将质量与体积均相等的两个小球A(表面布满小坑)与B(表面光滑)分别利用细绳悬挂在等臂杠杆的两端,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当从两球正下方同时以相同速度(足够大)的风对准它们竖直向上吹时,则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左端下降B.杠杆右端下降C.杠杆仍然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D.无法判断杠杆的转动情况13.有关星空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是东升西落的,星星是没有东升西落的现象的B.在上海和北京,同一时间里看到的星空是相同的C.牛郎星和织女星位于银河的两侧,和地球的距离其本相同D.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

7、没有东升西落的现象14.如图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15.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CO2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作用产生的.某学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选用的试剂是()瓶瓶A.Ca(OH)2NaOHB.NaOHCa(OH)2C.稀HClCa(OH)2D.NaOHBaCl21

8、6.有一块均匀的半圆薄金属片,有一位同学先将它按图(a)所示方式接在电极A、B之间,测得它的电阻为R,然后将它按图(b)方式接在电极C、D之间,此时测得半圆金属片的电阻为()A.RB.2RC.D.17.在M+NP+Q的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M、P为单质,N、Q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P、Q为盐和水,则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若取M、N各m克,则反应生成的P和Q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m克D.反应物M、N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P、Q的质量比18.下图是1994年和2004年我市一天的各个时刻测到的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显示冬天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

9、量比夏天高B.曲线显示了1994年一天中8时左右二氧化硫的含量较高C.二氧化硫的含量在10年间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加强了燃料的脱硫和控制了二氧化硫的排放D.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放的尾气,应严格控制使用汽车19.有一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中含H2O7.62、K2CO32.38、KOH90,若将此样品W克加入到98克20的稀H2SO4中,过量的酸再用20克10的KOH溶液恰好中和。则溶液蒸发后可得到固体的质量是()A.30.8克B.34.8克C.30.834.8克之间D.无法计算20.为保证市场的公平交易,我国已有不少地区禁止在市场中使用杆秤。杆秤确实容易为不法商贩坑骗顾客提供

10、可乘之机。如图所示秤砣质量为1千克,秤杆和秤盘总质量为0.5千克,定盘星到提纽的距离为2厘米,秤盘到提纽的距离为10厘米,若有人换了一个质量为0.8千克的秤砣,售出2.5千克的物品,物品的实际质量是()A.1.96千克B.0.32千克C.3.125千克D.2.1千克二、简答题(33分)21.极地狐生活在寒冷的北极,沙漠狐生活在炎热的非洲沙漠地区,由于非生物因素中的温度影响,它们的形态有显著的差异,右图为极地狐和沙漠狐的头像。请根据头像的特征判断回答:(1)_图是沙漠狐。(2)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22.如右图所示,A、B为两个电极,放在盛有水的玻璃容器里。闭合开关后,向水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1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与电源正极相连的A电极上出现的气体为_。在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变_,灯泡亮度变_。23.读右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图形代表_星座。(2)图中字母标注的恒星中,为北极星的是_。(3)如果每天都有一个晴朗的夜晚,那么在我国可以观测到北极星的时间是_(填“全年”,“半年”或“几个月”)。(4)在秋季的晚上8、9点钟,观测到的北斗星斗柄朝_(方向)。24.为精确测量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高度,2005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科考队利用现代测量技术对喜马拉雅山主峰峰顶进行重新测量,测量考察中,科考队员们戴着墨镜,身穿防寒羽绒服,背着氧气瓶,手拿尖头冰镐,脚蹬防滑靴,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

12、重困难,终于完成了测量任务。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分布:珠穆朗玛峰海拔高程为_米(保留二位小数)。根据以上情景,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加以简答。例如:问题:墨镜的作用是什么?(或:为什么他们要戴墨镜呢?)简答:高山上白雪皑皑,阳光反射强烈,戴墨镜可防止强光伤眼。问题:_简答:_25.19世纪末,科学家瑞利通过如下两种实验方法制得氮气,从而导致了科学上某项重大发现。请你参与他的科学发现过程,填写如下空格。实验一:从空气分离出氮气:实验步骤解释或结论(1)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通过浓硫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_。(2)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请写出能用于除尽氧气的物质

13、名称:_(3)收集气体,并测定其密度。密度为:1.2572克/升实验二:用亚硝酸钠(NaNO2)和氯化铵(NH4Cl)反应制取氮气。测得由此得到的氮气密度为1.2508克/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讨论:瑞利教授经过多次严密的实验,发现了两种方法测得的氮气密度均有微小的差异,试分析其原因_。26.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处的相对高度为_米。(2)按地表形态看,C处是_,D处是_。(3)图中甲、乙两条支流画法不合理的是_,原因是_。27.试分析右图曲线能否成立及原因。(1)随着反应体系中温度从15到45不断增大,人体的酶的催化活性的变化,成立与否?_为什么?_。(2)从进食前到进食后的一定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成立与否?_为什么?_。(3)在富营养变化的水域中,随含N、P元素的增加,水中溶氧量的变化,成立与否?_为什么?_。(4)在盛有少量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CO2,一定时间内通入CO2的量与生在沉淀量的变化,成立与否?_为什么?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