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55199 上传时间:2020-07-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新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通州区三星级高中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题(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 )A耸峙(sh) 鹰隼(sn) 炽热(ch) 攒射(cun)B憎恨(zng) 恫吓(h) 白芨(j) 逶迤(wi)C缂丝(k) 剌谬(l) 笑靥(yn) 挣揣(zhng)D菲薄(fi) 憧憬(chng) 蓬蒿(ho) 长歌当哭(dng)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3分) ( )A革命先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殒身不恤的精神令人敬佩,激人奋进。B为了那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多少人铤而走险,奔走追求。C只要我活下去

2、,我就仍旧只能是芸芸众生们中的一员,我依然会被卷入世俗生活的旋涡。D我们希望在这颗“基因原子弹”爆炸之前,通过我们的努力,建立国际性的合作,防患于未然。3. 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三个关键词。(4分)去年在南极上空陨落过程中粉碎的一颗流星已经引发了一种理论,即流星尘埃可能在我们的气候系统中发挥一种隐秘的作用。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这块岩石估计有1000吨,去年9月3日进入南极上空的高层大气,成为美国国防部卫星红外线眼观察到的一个火球。同空气分子的磨擦使得这块岩石损耗殆尽,变成一片从56公里高空延伸到18公里高空的尘埃云。利用南极地面站的仪器对这片尘埃进行的近距离观察表明,其颗粒直径

3、为20微米,比原先估计的流星碎片的体积大了将近1000倍。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火山喷发产生的直径超过1微米的颗粒能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4. 根据语境,在横线处补写上老者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5分)在一辆公交车上,一名乘客在喝完可乐之后,顺手把空瓶子扔在了地上,旁边的乘客纷纷摇起了头。这时候,一位女售票员走了过来,义正辞严地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没有公德心啊,把空瓶扔在车厢内。”顺手把瓶子拣了起来,众人给予了肯定的眼神。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售票员顺手打开车窗,把瓶子扔到了窗外。这时候,一个老者开口了:“ 。”听完老者说的话,售票员脸红得低下了头,显然她已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二文言

4、文阅读(19分) 石钟山记 苏轼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

5、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

6、简,而笑李渤之陋也。注:无射: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窾坎镗鞳: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鼓:振动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恰巧C空中而多窍 空中:中间是空的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B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世人皆浊,何不

7、淈其泥而扬其波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7.下列对文意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写绝壁下的景观,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B文中极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C作者指出石钟山命名的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在于士大夫和渔工水师不能合作考察。D从文段来看,作者写此文目的是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勃的观点,传播自己的观点。8.翻译下列句子(10分)(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8、,而况石乎!(3分) (2)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3分) (3)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友人入蜀 李 白见说桑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君平:是汉代严遵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曾经在成都市上以卖卜为生。(1) 颔联描绘了何种景象?(2分) (2)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

9、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赏析。(4分) (3)作者在最后一联中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你做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2)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4)野马也,尘埃也, 。 (庄子逍遥游)(5)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6)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7) ,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惠州一绝)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

10、,完成11-14题。看麦熟刘成章肥沃的关中平原,从头年冬到次年春,田野上十有八九都铺着日渐加厚的小麦的绿毡。而到了清明节呢,农谚说:“清明麦子埋老鸹。”于是,田野处处是厚可盈尺的绿绒被了。“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块又一块的绿绒被儿,绿光闪烁,好不喜人。从此小麦就可着劲儿长了,那绿绒被便膨起来,膨起来,一天一个样子,直至像隆起的海浪碧波,涛声震响。忽然有那么一天,麦梢儿迎风摇摆,一浪推着一浪,有了金子一样的颜色。麦梢儿的变化是一种信号,它触动了每一个庄稼人的心,而跳得最快最欢最美的,却是婆娘们的心。婆娘,关中农村特有的称谓,把自己的一颗心分成了两半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婆娘负重最多、爱最多,最具

11、人性美,最有人情味。这不,看见麦梢儿黄了,她们立即想到了娘,想到了娘家的麦田,都准备着看望辛苦了大半年的爹娘和兄嫂弟妹,同时分享娘家麦子即将成熟的欢乐。于是,她们都忙碌起来了:蒸馍馍,烙锅盔,采拔菜蔬。丈夫、公婆都理解她们,由着她们的心性。咱关中俗话说:“麦梢黄,女看娘”辈辈沿袭。她们小曲悄唱,加紧了手中的活儿。手疾脚快地找篮篮,装礼物,梳洗打扮家家屋中都是这样。她们恨不得转眼间就能扑到亲娘的怀里。于是,麦黄天,人们都惊叹关中路,广漠的田野上,到处闪耀着看麦熟的婆娘的身影。她们的肌肤有的粉红,有的微黑,有的如春萝卜般的细嫩,有的如秋白菜般的健康,真是摇曳多姿,风情万种。于是,这麦黄天,田野是大片大片的黄的色块,她们是红的绿的花的荡漾的曲线。色块有了曲线喜悦的旋律,曲线有了色块成熟的神韵,而这一切被馨香浸透。天那么蓝,那么纯,布满麦田的大地显得更黄了。大地焕发出我们民族的原色,它那么丰盈,那么辉煌,婆娘们就走在那原色之中。丰收在望,庄稼人被它燃烧,田野上便此起彼伏地飘荡着吼唱的秦腔。在那原色中, 婆娘们踏着秦腔的节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这是来自诗经的声音。婆娘们虽然不懂得诗经,但这声音,早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