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中物理 第1章《动量守恒研究》单元测试14 鲁科版选修3-5.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45721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中物理 第1章《动量守恒研究》单元测试14 鲁科版选修3-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高中物理 第1章《动量守恒研究》单元测试14 鲁科版选修3-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高中物理 第1章《动量守恒研究》单元测试14 鲁科版选修3-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高中物理 第1章《动量守恒研究》单元测试14 鲁科版选修3-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高中物理 第1章《动量守恒研究》单元测试14 鲁科版选修3-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中物理 第1章《动量守恒研究》单元测试14 鲁科版选修3-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中物理 第1章《动量守恒研究》单元测试14 鲁科版选修3-5.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动量守恒研究单元测试第卷(选择题 共3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关于动量及其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的动量相等,动能也一定相等。B、物体动能发生变化,动量也一定发生变化。C、动量变化的方向一定与初末动量的方向都不同。D、动量变化的大小,不可能等于初末状态动量大小之和。2、某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推力F的作用t秒钟物体没有移动,则F的冲量为( )A、0 B、Ft C、mgt D、无法计算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量为零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B 物体受到恒力的冲量也可能做曲线运动C 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不变时,其动量大小

2、一定要发生改变 D 动能不变,物体的动量一定不变4、玻璃茶杯从同一高度掉下,落在石板上易碎,落在海绵块上不易碎,这是因为茶杯与石板撞击过程中 ( )A、茶杯动量较大 B、茶杯动量变化较大C、茶杯所受冲量较大 D、茶杯动量变化率较大5、两球A、B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mA=1 kg,mB=2 kg,vA=6 m/s,vB=2 m/s。当A追上B并发生碰撞后,两球A、B速度的可能值是 ( )AvA=5 m/s, vB=2.5 m/s BvA=2 m/s, vB=4 m/sCvA=4 m/s,vB=7 m/s DvA=7 m/s, vB=1.5 m/s6、如图1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

3、面上的小滑块P和Q都可视为质点,质量 相 等。Q与轻弹簧相连,设Q静止,P以某一速度向Q运动并以弹簧发生碰撞,在整个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 ( )A、P的初动能 B、 P的初动能的 C、 P的初动能的 D、 P的初动能的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漏选得2分,共20分)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O点的正上方竖直自由下落一个物体m,中途炸成a,b两块,它们同时落到地面,分别落在A点和B点,且OAOB,若爆炸时间极短,空气阻力不计,则 ( )A落地时a的速率大于b的速率B落地时在数值上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C爆炸时a的动量增加量数值大于b的增加量数值D爆炸过程中a增加的动能

4、大于b增加的动能8、质量为m的小球A ,沿光滑水平面以的速度与质量为2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那么小球B的速度可能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从同一高度沿倾角不同的两光滑固定斜面由静止滑下,到达斜面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情况下重力的冲量相同B、两种情况下重力所做的功相同C、两种情况下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相同D、两种情况下物体所受合力做功相同10、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M1、M2且M1=M2,开始时两木块之间有一根用轻绳缚住的压缩轻弹簧,烧断细绳后,两木块分别向左右运动,若两木块与水平面

5、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且1=2,则在弹簧伸长的过程中两木块( ) A、动量大小之比为11B、速度大小之比为21C、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D、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11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动能为,动量大小为的小钢球1与静止的小刚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钢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和,球2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则必有( )A、 B、 D、 三、简答题:本题共2题,共26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2、(1)两块小木块A和B中间夹着一轻质弹簧,用细线捆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将细线烧断,木块A、B被弹簧弹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落地点与平

6、台边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lA=1 m,lB=2 m,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B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12B木块A、B的质量之比mAmB=21C木块A、B离开弹簧时的动能之比EAEB=12D弹簧对木块A、B的冲量大小之比IAIB=12(2)光滑的水平面上,用弹簧相连的质量均为2kg的A、B两物块都以6m/s的速度向右运动,弹簧处于原长,质量为4kg的物块C静止在前方,如图7所示。B与C碰撞后二者粘在一起运动,在以后的运动中,当弹簧的弹性势能达到最大为 J时,物块A的速度是 m/s。(3)(8分)a、b两个小球在一直线上发生碰撞,它们在碰撞前后的s-t图象如图所示,

7、若a球的质量ma=1kg,则b球的质量mb等于多少?13、在学习了“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后,得出了动量守恒定律,反过来我们可以利用该实验中的有关方案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下面是某实验小组选用水平气垫导轨、光电门的测量装置来研究两个滑块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的变化情况。实验仪器如图所示。实验过程:(1)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并使光电计时器系统正常工作。(2)在滑块1上装上挡光片并测出其长度L。(3)在滑块2的碰撞端面粘上橡皮泥(或双面胶纸)。(4)用天平测出滑块1和滑块2的质量m1、m2。(5)把滑块1和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上,让滑块2处于静止状态(=0),用滑块1以初速度与之碰撞(这时光电计时

8、器系统自动计算时间),撞后两者粘在一起,分别记下滑块1的挡光片碰前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和碰后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6)先根据计算滑块1碰撞前的速度及碰后两者的共同速度;再计算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并比较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的矢量和。实验数据: m1=0.324kg m2=0.181kg L=1.0010-3m次数滑块1滑块2碰前系统动量kgms-1碰后系统动量kgms-1/ms-1/ms-1/ms-1/ms-1(+)10.2900.18400.18420.4260.26900.269结论:四、说明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说明和步骤,14题13分,15题12分,16题16分,17题15分)14、在

9、水平铁轨上放置一门质量为M的炮车,发射的炮弹质量为m,设铁轨和炮车间摩擦不计,求: (1)水平发射炮弹时,炮弹速度为v0,问:炮车的反冲速度是多大?(2)炮身水平方向,炮弹出炮口时,相对炮口速度为v0,问:炮身的反冲速度为多大?(3)炮车车身与水平方向成角,炮弹速度大小为v0,问:炮身反冲速度是多大?15、质量为m的人站在质量为M、长为L的静止小船的右端,小船的左端靠在岸边,当他向左走到船的左端时,船左端离岸多远?16、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击中木块并与其一起运动,若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多少?某同学解题时立

10、出了动量守恒方程:还立出了能量守恒方程:并据此得出结果。这种解法正确吗?如果是正确的,请求出结果;如果是错误的,请说明所列出的有关方程成立的条件或错的原因,并假设此条件成立,再纠正错误,求出结果。17、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从半径为R、质量为M的1/4光滑圆槽顶端由静止滑下。在槽被固定和可沿着光滑平面自由滑动两种情况下,如图所示,木块从槽口滑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 参 考 答 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18分)题号123456答案BBBDB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漏选得2分,共20分)题号7891011答案ADABBDADABD三、简答题

11、:本题共2题,共26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2、(共18分)(1) ABC (4分)(2) 12、3 (6分)(3) 解:从位移时间图像上可看出,碰前B的速度为0,A的速度v0=s/t=4m/s(2分)碰撞后,A的速度v1=-1m/s,B的速度v2=2m/s, (2分)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0=mAv1+mBv2, (2分)mB=2.5kg (2分)13、次数滑块1滑块2碰前系统动量kgms-1碰后系统动量kgms-1/ms-1/ms-1/ms-1/ms-1(+)10.2900.18400.1840.09400.09320.4260.26900.2690.13800.136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碰前系统动量矢量和等于碰后系统动量矢量和。四、说明计算题(请写出必要的说明和步骤,14题9分,15题8分,16题12分,17题12分,18题15分)14、(1)设炮身反冲速度为v1,炮车和炮弹系统动量守恒mv0=Mv1 (2分)v1= mv0/M (1分)(2)设炮身反冲速度为v1,则炮弹对地速度为v0- v1 m(v0- v1) =Mv1(2分) v1=mv0/(M+m)(1分)(3) 炮车和炮弹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mv0=Mv1(2分)v1= mv0/M(1分)15、人和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3分) (3分) 则船左端离岸的距离(2分)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