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单元测试(2)大纲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43908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单元测试(2)大纲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单元测试(2)大纲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单元测试(2)大纲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单元测试(2)大纲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单元测试(2)大纲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单元测试(2)大纲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单元测试(2)大纲人教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单元测试(2)大纲人教版本试题分为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图示生理过程(图中代表核糖体,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B图中所示的全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C遗传信息由传递到需要RNA作中介D图中在该过程中不起作用,因此是内含子2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表达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

2、是变化的BDNARNA通常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同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3关于下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限制性内切酶可作用于处,解旋酶作用于处B处的碱基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C把此DNA放在含15N原料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DNA中含15N的DNA占3/4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4对下列图式,说法正确的有 ( )图式中的过程可能需要逆转录酶图式中的过程可能需要RNA聚合酶图式中DNA的碱基序列属于非编码区图式中共有5

3、种碱基图式中显示的碱基间有12个氢键图式中共有6种核苷酸图式中的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BC D5科学工作者分离得到了某生物的基因A,将其解离成两条单链,用其中一条与基因A的信使RNA杂交配对,结果如图所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基因A来自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 B17代表了基因A编码蛋白质的序列C1和7位于基因结构中的非编码区 D2,4,6属于内含子部分6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菌和酵母菌基因结构中都不存在内含子和外显子B与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相对应的DNA片段位于编码区下游的非编码区中C小麦细胞基因的编码区中存在非编码序列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不

4、定向改变的过程7下图为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B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C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就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DR基因中的全部脱氧核苷酸序列都能编码蛋白质8利用细菌大量生产人类胰岛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适当的酶对运载体与人类胰岛素基因进行切割与黏合B用适当的化学物质处理受体细菌表面,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菌C通常通过检测目的基因产物来检测重组DNA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菌D重组DNA必须能在受体细菌内进行复制与转录,并合成人类胰岛素9下列各项应用中不属于基因工程的是 ( )A

5、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成功B培育工程菌生产胰岛素C将C4植物叶绿体移入C3植物体内使光合效率提高D利用DNA探针检测饮用水中有无病毒2008080110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B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D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11基因含有的遗传信息通过控制合成相应的蛋白质而得以表达。下列各项均是与此过程有关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的碱基数目恰好是相应蛋

6、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的6倍B氨基酸的密码子是指相应tRNA分子中的三个碱基CmRNA分子的碱基数目大约是相应基因内含子碱基数目的1/2D以m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可获得目的基因的一条链12美国得克萨斯州科学家在2002年2月14日宣布,他们已经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猫。这只名为CC的小猫毛色花白,看上去完全不像生养它的花斑猫妈妈,也不完全像为它提供细胞核基因的猫妈妈,正确的解释可能是( )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了基因重组所造成的结果提供卵细胞的雌猫细胞质基因的调控作用生养它的花斑猫妈妈的基因的调控作用ABCD13水稻(基因型为AaBb)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如下过程

7、培育试管苗。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倍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乙烯和脱落酸;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照B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二培体植株;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光照C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单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Da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获得二倍体植株;b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c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乙烯和脱落酸;d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14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在工农业生产和医学应用中有着重要

8、前途,下列有关生物膜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模拟生物膜可以处理污水,淡化海水B研究生物膜可以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新途径C模拟生物膜可以合成代替人体病变器官的膜材料D通过生物膜工程可以诊断、治疗疾病,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15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或人工种子,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细胞株或细胞系,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16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完成分化以后,其细胞膜的通透性稳

9、定不变B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C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识别“自己”和“非己”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17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形成细胞株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18A种植物的细胞和B种植物细胞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仅显示细胞核),将A、B两种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若经过组织培养后得到了杂种植株,则该杂种植株是 ( )A二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B三倍体;基因型是DdY

10、yRrC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D四倍体;基因型是DDddYYyyRRrr19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成功“复生”野驴的方法是 (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20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右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从该图提供的信息不能获得的结论是 ( )A正

11、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相同B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培养的影响不同C培养基中补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细胞的培养D培养基中是否补充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21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

12、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但不能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能得到自己的孩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22下列有关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和谷氨酸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成酶是维持菌体基本生活的必要条件B菌体能合成各种生长因子,不需要从外界补充C发酵液pH呈酸性时,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D细胞膜透性的改变,可解除代谢产物对有关酶活性的抑制23下列有关微生物群体生长曲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调整期是大量合成细胞分裂所需酶的时期B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只是在对数期产生的C调整期、对数期和稳定期共同构成了菌种的“S”型生长曲线D衰亡期是微生物与无机环境生存斗争最剧烈的阶段24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已成功的培育出生产干扰素的酵母菌。某制药厂引入该菌后进行生产研究。下表是在一固定容积的发酵罐内培养该酵母菌,并定时取样测定培养基的pH及菌体数量(万个/毫升)几次取样结果如下:样品代号abcdefgh菌体数量3256127234762819821824pH6047594957515356由于取样时技术员粗心,忘了标记取样的时间。下面对该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