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汶上一中11-12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741148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汶上一中11-12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济宁汶上一中11-12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济宁汶上一中11-12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济宁汶上一中11-12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济宁汶上一中11-12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汶上一中11-12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汶上一中11-12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会员独享】.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汶上一中11-12学年高一12月定时检测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2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C路程为3.5R、

2、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R、位移的大小为R3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甲乙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4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5下面的几个速

3、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 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6如图所示,重20牛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力F=8牛的力斜向下推物体,F与水平面成300角,物体与平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0.5,则( ) A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24牛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12牛C物体所受的合力为5牛D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7如图物体 A 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则关于 A 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 BA 一定是受四

4、个力作用 C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A 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甲乙8如图,物块质量为,与甲、乙两弹簧相连接,乙弹簧下端与地面连接,甲、乙两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分别为、,起初甲弹簧处于自由伸长状态,现用手将甲弹簧的端缓慢上提,使乙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变为原来的1,则端上移的距离可能是 ( )。A BC D9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所示,今对小球a持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角的恒力,并对小球b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角的同样大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时,如下图乙中正确的是( )图乙BAO10.如图所示,用绳子OB将照明电灯拉离竖直方向,若保持OB绳水平,使电线OA与竖直方

5、向的夹角增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OB的拉力增大 B.绳OB的拉力不变C.电线OA的拉力增大 D.电线OA的拉力减小m2m1F11如图所示,并排放在水平面上的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30kg和m2=20kg,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6若用水平推力F=15N向右推m1时,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压力大小为N1;若用大小为F=15N的水平推力向左推m2时,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压力大小为N2,则( )AN 1N2 BN1N2CN1=N2 D不能确定N1与N2的大小关系1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6、B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C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D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二、填空题(本题3小题,共22分)13.(8分)某同学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频率为50 Hz,即每0.02 s打一个点)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其中x1=7.05 cm、x2=7.67 cm、x3=8.29 cm、x4=8.91 cm、x5=9.53 cm、x6=10.15 cm,x1 x2 x3 x4 x5 x6 DABCEFG(1)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

7、的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2)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s(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_ m/s2,在F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m/s(保留2位有效数字)14(8分)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2,记下所用的时间 用米尺测量1与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_。 用米尺1相对于2

8、的高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_。 改变_,重复上述测量。 以h为横坐标,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用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2的高度ho。 进行(1)中的各项操作。 计算与作图时用(hho)代替h。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方案正确可行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9、其中合理的意见是_。15(6分)利用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用一测力计水平拉一端固定的弹簧,测出的几组弹力F与弹簧长度L对应的数据如表格所示:F/N110150200280340400L/cm220022352260232023602400 (1)在坐标图中作出此弹簧的F-L图线; (2)F-L图线与L轴的交点表示_, 其值为_m; (3)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12分) 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 A在前, 速度为v=1

10、0m/s, B车在后速度 v=30m/s. 因大雾能见度低, B车在距A车d=500m时, 才发现前方有A车. 这时B车立即刹车, 但要经过1800m B车才能停止. 问:(1) A车若仍按原速前进, 两车是否会相撞? 若会相撞, 将在何时发生?(2) 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 A车司机在收到信号1.5s后加速前进, 求A车的加速度多大时, 才能避免事故发生17.(10分)如右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GA=100N,GB40N,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物体A对支持面的压力和弹簧的伸长量。18(8分)民航客机都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时打开紧急出口,狭长的气囊会

11、自动充气生成一条通向地面的斜面,乘客可沿斜面滑行到地面上。如图所示,某客机紧急出口离地面高度AB=3.0m,斜面气囊长度AC=5.0m,要求紧急疏散时乘客从气囊上由静止下滑到地面的时间不超过2s,g取10m/s2,求: (1)乘客在气囊上滑下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2)乘客和气囊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得超过多大?(忽略空气阻力)参考答案:1-5 D C A D B 6-10 AC D BC A AC 11-12 B BD13.(1) A ;(2) 0.1 ;(3) 0.62 ; 0.98 。14()斜面倾角(或填h的数值)()15.(1)图(略) (2)弹簧原长;21210-2; (3)143(141145)16(12分)能相撞 约为 31.5s 0.1725m/ s2(2)水平方向:FcosF f=0 F f=F N 由上式解得:=4/17=0.24 答案:(1)340N (2)0.2417.A受重力GA,地面支持力N,弹簧拉力F由图可知:F=GB,由F=Kx得x=0.08m对A:F+N=GA,N=60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A对地面压力为60N。18解: (1)根据运动学公式 得: (2)乘客在斜面上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由几何关系可知由式得: 乘客和气囊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得超过0.44。- 5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